经济增长是否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供稿:刘刘刘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经济增长是否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增长能否增长人们的快乐和幸福?这是现代社会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是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基础,但它只能说明人们能够得到的产品和劳务增加了,而并不是反映人类生活水平的全面指标。比如说,工业化的实现,大机器的使用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可是如果环境被污染,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很恶劣,你能说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吗?因此,我们不能只把经济增长作为我们的唯一目标。经济增长归根到底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此外,人类还要追求快乐和幸福,而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则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澳洲华裔著名经济学家黄有光对经济增长能否增加快乐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如果经济增长不能增加人们的快乐,则经济增长并不重要,如何增加快乐才重要。他在对经济增长与快乐的相关分析中指出,已有相当多的研究显示,有钱的人比没钱的人略为快乐,人均收入高的国家的人民比人均收入低的国家的人民也略为快乐,但经济增长与快乐之间并没有完全的正相关关系。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速度仍然是必要的。这是因为,我国仍然是一个绝对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只有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速度,才能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增加人们的快乐和幸福。也只有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速度,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积极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这对于增加失业人口的快乐,保持经济社会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只有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速度,才能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保证财政收入的增长,从而增加环境保护、教育与研究等公共开支,改善社会因素,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增加人民的快乐,使各方面的日子好过一些,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创造更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供物质基础。

      经济增长能够增长人们的快乐和幸福,但人们的快乐与幸福并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能否增长人们的快乐与幸福,要看经济增长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取得的,经济增长能否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适合今天我国的经济增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应该把它与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发展协调起来,以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增加人们的快乐和幸福。从这一点出发,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应实现四个方面的重大转变:一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是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三是从物质型向知识型转变;四是从资源型向生态型转变。

      [NextPage]

      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得以转变,社会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得以增加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就会得到较大提高,人们的快乐和幸福就会得以增长。然而,如果人们只把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生活质量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或重要指标,把衣食住行得到满足等同于快乐和幸福,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其实,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居民的消费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周期,我国居民的消费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们的消费不仅仅只是物质性消费,科技性消费、休闲性消费、保健性消费、文化性消费和生态环境需求的满足在人们的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形成了一种无法阻挡的消费新潮流。因此,要想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快乐和幸福,就必须关注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注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产业,注重人们的精神消费。要使人们不把追求物质享受作为自己第一、甚至唯一的需要,从而把自己降低为一般动物,就必须提高人的各方面的消费能力,使人们能够从事各方面的消费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在物质生活资料不断丰富的基础上,人不再成为物的“奴隶”,而是能够把更多的“闲暇”用来进行文化消费,边娱乐、边陶冶性情、边获得知识,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起来。人的消费除对物的消费外,教育消费、文化消费等精神消费将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消费不能以物为中心,而是应该以人自身为中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未来社会的消费,应该是人的消费过程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的统一。

    (审核编辑: 刘刘刘)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