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生猪养殖行业“降本战”打的如火如荼,如今猪周期威风凛凛。但显然,2025年随着生猪价格重心的持续下移,不少猪企的业绩表现已经折损不少,犹在悬崖之上。
从2025年上市猪企的前三季度报中可知,其中过半数企业利润同比已经腰斩,甚至不少上市猪企再次到了濒临亏损的边缘。
进入10月份,“量增价减”的态势更加凸显。以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新希望养猪三巨头为例。今年10月三大上市猪企生猪销量环比同比均增长:牧原股份销量同比增长13.17%;温氏股份销量同比增长45.69%;新希望销量同比增长34.44%。
销量增加,并未带来收入增加。而是销量大幅增长,收入却出现下滑。当然,这主要原因是销售均价的大幅下滑所致。据其销售简报显示,三大养猪企业销售均价都同比下滑超过三成。
当然,这还是在降本持续的护航之下所得结果。目前,牧原股份的成本控制能力作为出色。牧原股份生猪养殖成本已从年初的13.1元/kg降至9月份的11.6元/kg,成本在12元/kg以下的场线出栏量占比超80%,在11元/kg以下的占比在25%左右。最优秀的场线成本可以做到10.5元/kg。
然而,优秀如牧原股份,如果猪价跌势进一步加大或者时间延长的话,它依然无法摆脱盈利缩水甚至亏损的局面。
所以,可以看出,当前行业的降本水平依然无法消除猪市隐忧,彻底平蹚猪周期。只要行业处于过剩状态,减产才是最优解。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审核编辑: 钱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