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新行业动态与补充信息,现对近期生猪企业减产能消息进行全面汇总,覆盖头部巨头、区域企业及中小主体,分类呈现能繁母猪调减、猪场退租关停、扩产项目终止等核心动作,确保信息完整且精准:
牧原股份:高峰期能繁母猪存栏 362.1 万头,9 月末降至 330.5 万头,提前 3 个月完成 32 万头调减目标(相当于减少 900 万头肥猪供给),计划年底稳定在 330 万头。通过优化配种结构、淘汰低产母猪实现 “高质量减产”,同步将出栏均重降至 120 公斤,自 6 月起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售猪。
温氏股份:将能繁母猪存栏严格控制在 260 万头以内,全国关停 7 个猪场(含韶关丹霞山附近场点),6 月起下调出栏均重,中期目标降至 240 斤,严禁商品猪流入二次育肥环节。
新希望:响应国家调控政策,计划 2026 年 1 月底前逐步调减能繁母猪存栏,2026 年出栏量同步调减,始终维持出栏均重 120 公斤左右,严控二次育肥销售。
铁骑力士:6 月启动去产能计划,淘汰 10% 低产能母猪(产仔 5 胎以上或窝均产仔数低的母猪),截至 10 月能繁母猪存栏降至 9.7 万头,以此减少后续商品猪供给。
行业整体趋势: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降至 4035 万头,较去年底减少 43 万头;11 月预计环比微减,头部企业按政策要求 2026 年 1 月底前合计调减 100 万头能繁母猪。
罗牛山:11 月公告旗下贵州农友公司因兴义猪场持续亏损(受当地猪价低迷影响),提前终止该猪场租赁合同,避免亏损扩大。
天邦食品:2025 年以来通过减租退租、设施改建优化产能,截至一季度末,山东大区自建及租赁育肥场数量降至 10 个,能繁母猪存栏降至 5.58 万头,已完成山东区域产能调整。
温氏股份:除控制母猪存栏外,同步关停全国 7 个低效猪场,聚焦核心养殖区域的产能优化。
扬翔股份:2025 年出栏目标 565 万头,2026 年下调至 530 万头,累计调减 35 万头,降幅 6.2%,通过主动缩产缓解供需失衡压力。
邦基科技:11 月 11 日公告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放弃收购山东北溪农牧等 6 家猪企 100% 股权及派斯东畜牧 80% 股权,搁置从饲料端向下游养殖延伸的扩产计划。
神农集团:7 月终止红河弥勒年出栏 24 万头仔猪扩繁基地定增项目,撤回募资申请,因市场环境变化调整资金用途,暂停产能扩张。
天康生物:3 月叫停甘肃仔猪繁育与生猪育肥项目,认为项目投资回报不及预期,转而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提升核心业务效率,不再新增相关产能。
其他企业:唐人神、东瑞股份、金新农等先后终止部分养殖布局,2025 年以来超 20 个养猪扩产项目密集按下 “暂停键”。
巨星农牧:延长定增决议有效期,原募资用于养殖场扩建,此举意味着短期扩产计划搁置。
此次减产潮由政策调控与市场亏损双重驱动:2025 年 5 月起,国家明确调减能繁母猪产能 100 万头、严禁二次育肥、控制出栏体重;9 月后猪价跌破 11 元 / 公斤,行业亏损面逼近 70%,仔猪头均亏损超 100 元,倒逼企业通过多维减产 “止血”,行业正经历结构性重构。
若需进一步了解某家企业的具体减产细节、区域产能调整差异或政策落地进度,可随时告知,将补充对应深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