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产效果不及预期 产能调控是中长期政策

供稿:钱涛

点击:

A+A-

相关行业: 生猪

关键词:

    我要投稿

      生猪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归根结底是产能过剩所致。能繁母猪存栏高位、生产效率提升,二次育肥以及压栏增重均加大了供应压力。

      当然,今年我们经历了短期集中抛售进而导致生猪价格快速下跌的阶段,让人焦虑难耐,但这也确实能够加速产能出清。只不过,低于集团猪企的减产作用差点意思而已,毕竟他们资金实力强,更能熬一点。

      目前,11元-12元区间的价格已使行业陷入全面亏损,很多头部企业的大部分场线也处于亏损状态,尤其是养殖完全成本较高的猪企养猪营收情况是亏损的。这样的局面之下,无法承受亏损的企业或养殖主体将被迫抛售,加速市场出清。当然,对于现金流情况良好的猪企而言,那就是机遇,因为待市场集中出清后,市场份额简直是手到擒来。

      其实,这场猪周期对于很多中小散户而言就是一次新的挤压。我们从今年的产能调控政策就可看出,官方想要想要救市,猪市大家的,并不是某一个群体的,更不是只属于集团猪企。然而,当前头部猪企的减产进程依旧缓慢,减产工作不达预期。所以,产能调控是应该是未来两三年内的中长期政策,引导行业走向稳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状态。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审核编辑: 钱涛)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