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生猪规模化养殖率已达70%左右,同时,集团猪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截止2025年上半年,23家上市猪企合计销售生猪占全国出栏总量的29.5%,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前十大猪企市占率从2020年的12.26%提升至2024年的25.49%。其中,牧原股份生猪出栏规模位居榜首,占TOP20上市猪企出栏总量的40.5%。
可见,上市猪企出栏的出栏规模已经形成“一超多强”格局,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大,举手投足之间的动作对整个行业的影响非常显著。
不可否认,2018年以来,生猪产业的发展情况与这些行业巨头的手笔关系巨大,他们吃了最肥的肉,自然也要承担行业责任,所以,本轮生猪产能去化工作集团企业带头减产、深度参与是关键。
目前温氏已率先关停全国七个猪场,包括韶关地区及丹霞山风景区周边的养殖基地,以实际行动落实调控要求。牧原股份表示企业已加入调控行列,计划通过淘汰低产低效母猪,在2025年底将能繁母猪存栏从6月末的343.1万头调减至330万头。新希望等头部企业均明确禁止向二次育肥客户出售商品猪,助力降温市场投机情绪。
但显然,减产的力度依旧不够。三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5万头,仅较二季度末下降0.2%。同时集团猪企中间,存在着坐等他人减产甚至意图扩张抢占份额的行为。所以,本轮减产工作想要持续进行并且彻底完成,必须要政策的长期监督,否则很容易中途停滞。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审核编辑: 钱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