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实现稳定的关键:从行业自律到政策引导

供稿:钱涛

点击:

A+A-

相关行业: 生猪

关键词:

    我要投稿

      生猪价格加速下跌,然而当前母猪存栏去化缓慢,从6月到7月仅减少1万头,显然这个速度太慢了。9月16日农业农村部联合发改委召集25家头部企业,明确要求年底前完成100万头能繁母猪产能调减。同时建立惩戒机制,对未达标企业暂停补贴和信贷支持。

      猪肉是重要的民生产品,一手连着“菜篮子”,一手连着“钱袋子”。所以,生猪价格的大涨大跌不但影响养殖端的盈亏,还会直接传导到居民消费和通胀水平。生猪市场的过度上涨、过度下跌都会引发社会动荡。

      因此,稳定生猪产能不仅是行业的需求,也是稳经济的重要一环。

      然而,生猪价格想要实现真正的稳定,需要政策的持续引导,也需要行业的自律来配合。不可否认,此次生猪产能调控政策确实给生猪产能的继续膨胀踩了刹车,但如果调控政策不能走向长效机会,生猪价格再度陷入周期恶性循环是必然事件。

      对产能的精准调控、长效调控,对行业自律性的引导,约束养殖主体的盲目扩张、管束资本逐利的冲动,其实以上这些才是决定生猪价额能否真正稳定的关键因素。

      否则,也不只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循环而已。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审核编辑: 钱涛)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