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2025年7、8月份未能出现传统的猪价反弹趋势

供稿:钱涛

点击:

A+A-

相关行业: 生猪

关键词:

    我要投稿

      往年,一般情况下生猪市场都会出现“淡季不淡”的特征,即进入夏季时段,大概从6月份到8月份,由于天气炎热,猪肉消费处于淡季,但是猪价反而能够出现上涨,这主要是冬春季影响仔猪成活率,导致夏季供应断档期的存在,虽然这三个月需求非常清淡,但供应也很少,因此猪价反而在淡季实现上涨了。

      但是,为何2025年7、8月份未能出现传统的猪价反弹趋势,而是持续的下跌呢?

      原因很简单,受2024年头部企业产能扩张的影响,2025年同期生猪出栏量仍居高位,虽然今年6月全国中大猪存栏环比下降0.8%,且能繁母猪存栏也出现下降。但今年的供给量对应的是去年的能繁母猪存栏量,所以当前规模猪场的总存栏量仍保持环比增长。目前的中小猪只仍在持续育肥、形成供应,使得现阶段整体产能压力依然显著。

      而供给处于高位的同时,7、8月份的需求却更加疲软。此外,进入三季度以来,前期压栏的大猪和二次育肥现象减少,部分养殖场户开始恐慌性出栏,尤其是集团场持续的降重出栏和完成出栏计划的节奏,进一步加剧了短期供应过剩的局面。

      直至目前,养殖端出栏的情绪其实都还未回归正常状态,无论是政策的施压还是情绪的使然,亦或是对疫情担忧,养殖端的出栏情况都还略显恐慌。不过随着政策调控的推进,出栏节奏会逐渐稳定下来。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审核编辑: 钱涛)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