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康农牧:技术赋能产业 实现技术红利转化为农户收入

供稿:钱涛

点击:

A+A-

相关行业: 生猪

关键词:

    我要投稿

      说到底,生猪产业的底色是民生、是农民,所以,生猪行业的发展不能放弃根本。

      在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农业农村部强调,要鼓励大企业通过订单养殖、托管代养等方式,与中小场户建立紧密联系的合作机制,带动合作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这里农业农村部明确了头部猪企的社会责任,即“联农带农”。

      四川龙头猪企德康农牧则很好的践行了这一点。

      德康农牧采用“公司+家庭农场”模式体系,育种技术的突破、养殖技术体系的完善带来的红利,正是通过这种模式体系传递给了农户。

      德康披露,2025年公司新式农场仅上半年户均代养费达80万元,同比增长15.5%。公司通过“技术+保障”双轮驱动,为农场主提供优质种猪、全流程培训与技术专员的巡场服务,更以收益保障机制稳定预期,成功实现技术红利转化为农户收入。

      但是这种模式如何延续下去呢?这位四川猪王的眼光是非常宽广的。德康农牧持续发展“百村百万”工程则让这种共赢模式落地生根。

      在四川宜宾,德康联合当地政府构建"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体系,提供优质种猪,技术骨干驻点指导,带动农户养殖增效。而未来,“百村百万”工程将以“宜宾模式”为样板,陆续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多个省市扩大覆盖。

      因为,德康农牧的终极目标是“服务平台+生态战略”。是让饲养技术持续转化为红利并融入到乡村发展的血脉之中,是从单个农场的效益提升到整村的产业振兴中去。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审核编辑: 钱涛)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