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强需弱到供给平衡 需要多方合力促成

供稿:钱涛

点击:

A+A-

相关行业: 生猪

关键词:

    我要投稿

      2025年以来生猪价格重心不断下移,并且最终跌进6元时代,归根结底就是供给过剩。今年,处于产能兑现的阶段,而需求表现始终疲软,消费的弱势主要与经济环境和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有关。供强需弱的格局之下,即便没有养殖端的压栏增重的操作,这种周期性波动都是必然出现的,只不过压栏增重的行为加深了供给过剩的程度。

      但是,如果生猪价格长期低位运行,必然导致行业亏损程度的加深,进而影响后续养殖积极性,引发更为严重的供需波动。目前,虽然亏损已经出现,但产业尚未进入严重亏损的境地,所以一切都还来得及。官方的产能调控政策果断出手之后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不过,要从供强需弱实现供给平衡,需要多方合力促成。

      首先,养殖户要理性调整养殖规模,避免盲目扩产或压栏,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规划出栏节奏。这一点,5月底以来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政策引导,希望养殖端能够认清形势,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入到理性生产的节奏中来。

      另外,政府部门要持续加强市场监测预警,适时启动猪肉储备调节机制,通过收储、投放等方式稳定市场价格。最近,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轮储工作连续开展五天,估计后续还会视情况展开。

      最后,养殖端尤其集团企业要进一步完善生猪产业链,推动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环节协同发展,提升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审核编辑: 钱涛)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