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底至今,近三个月的时间里,产能调控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而且生猪行业的减产效果也时刻被相关部门所关注。
2025年5月底,发改委约谈头部养猪集团企业,要求“停止增加母猪、限制二次育肥,出栏体重降重至120公斤”。随后,各大头部猪企纷纷响应号召,出现了第一次的降重出栏操作,同时对二次育肥多有限制。
2025年6月10日,农业农村部召开生猪生产调度会。会上农业部向各省传达了前期发改委会议精神,并对各省提出了具体的生猪生产调控目标,主要政策包括生猪产能调控,全国能繁母猪调减100万头至3950万头;优化生猪生产,加大弱仔淘汰力度,引导降低出栏体重,国储收储体重要求降至115公斤;加强监测,地方也要将二育等情况纳入监测,每月向农业部上报各地能繁、存栏、均重、二育等情况。
很明显,本次调控并不仅限于头部集团企业,而是面对整个生猪养殖行业的调控。
2025年6月底,发改委约谈了腰部集团企业,要求不得增加能繁母猪,同时要将出栏体重降重120公斤。此后,除了头部猪企之外,腰部猪企也普遍开始了降重的工作。
2025年7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要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并且明确提出,各大猪企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生猪产业稳定健康发展。鼓励大企业通过订单养殖、托管代养等方式,与中小场户建立紧密联系的合作机制,带动合作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2025年8月8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道路运输动物指定通道检查站管理指引》,对道路运输动物指定通道检查站提出明确要求,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8月19日,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其中提出,持续推进生猪产能综合调控,保障市场和供给稳定。
我想,这些调控政策措施短期内不会消失,农业农村部专家表示,近一年内生猪价格走势都将延续弱势态势。那么,至少在一年的时间里,调控政策都不会放松,直至供强需弱格局得到扭转。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审核编辑: 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