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能调控力度加大 但行业产能去化仍显困难

供稿:钱涛

点击:

A+A-

相关行业: 生猪

关键词:

    我要投稿

      今年5月底以来从发改委到农业农村部,出台了一套产能调控的政策组合拳,尤其是农业农村部不断加大对养猪业的调控力度。其实调控措施出台的背景是供应过剩且产能去不动。

      尤其是“产能去不动”让整个生猪产业陷入了巨大的风险之中。同时,也是当前生猪养殖行业最为突出的问题。

      在2024年,农业农村部就曾多次发布产能预警,提醒养殖端控制养殖规模。但是,由于生猪价格表现不错、盈利水平良好,尤其是很多集团猪企在这一年普遍实现了业绩翻盘,因此养殖端饲养信心充足并且对后市存在乐观预期,最终导致行业主体不仅没有主动减产,甚至还有扩张行为。

      对于养殖主体来说,扩张行为主要存在于规模企业中间,而普通养殖户的投资行为多是压栏和进行二育,当然规模猪场同样有这些短期投资行为。

      所以,养殖端普遍的压栏和二次育肥导致生猪出栏体重不断攀升,这无疑是潜在风险的积聚,这些猪源一旦集中出栏,大概率会对市场价格形成新一轮冲击。

      产能的扩张和出栏体重的攀升就像两块巨大的势头,压得猪市摇摇欲坠。2025年生猪价格重心不断下移,终于跌破14元关口,亏损已经摆在眼前。政策层面当机立断,通过引导集团企业降重出栏、限制二次育肥、控制新增产能等方式,以缓解短期供应压力。同时,农业农村部规定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再降100万头,以缓解长期供应压力。

      目前产能调控政策已初见成效,随着集团企业连续的降重出栏,目前出栏体重已有明显下降,宰后均重从高峰期的90多公斤回落至86公斤左右。同时,二次育肥成交量也连续多月环比下降。

      但是,产能去化工作还远未结束,这只是在政策倒逼之下的被动减产,从行业的主动性来说,行业产能去化仍显困难,随着产能调控政策的持续,或许也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去化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审核编辑: 钱涛)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