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这句话一再被提及。
养猪行业,一头牵着老百姓的“钱袋子”,一头关乎老百姓的“菜篮子”。所以,养猪业是民生行业,而不能全部资本化。
近年来,养猪行业在资本大肆进驻的情况是进步的,这一点不可否定,现代化、智能化,养殖性能和防疫能力的提高,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方面,养猪行业的进步需要资本的不吝啬。
但是,随着集团企业借助资本力量极速扩张之后,生猪行业结构性矛盾已经非常尖锐,一些传统的中小养殖群体正在失去这片耕耘了几十年的土地。很多猪企表示,当前产业集中度还不够高,但是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会引发垄断风险,这个现象是更加可怕的。
因此,这两年,中小养殖场生存危机逐渐被正视,同时政策和行业同仁也一再呼吁,养猪业应该发展适度规模,而非为了追求规模经济导致行业结构失衡,进而造成寡头垄断。
从2018年以来,上市猪企疯狂扩张,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但同时近五年散户退出比例超过30%。如果按照这个形式发展,那么未来5年或还将有半数猪场退出。
行业结构矛盾必须调节,中小养殖场生存危机必须挽救,因此,7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要鼓励大企业通过订单养殖、托管代养等方式,与中小场户建立紧密联系的合作机制,带动合作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在结合产能调控措施“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农业农村部的意思很明显,要给中小散养殖户留出生存空间,集团猪企要发挥社会责任感。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审核编辑: 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