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以来,政策调控密集出台,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减母猪、控体重、限二育”。
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的背后,是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处于历史相对高位,生猪价格已经出现下跌风险,养殖利润在持续缩水,如果不从根源上进行减产,那么明年的生猪价格下跌压力会更大。
截止2025年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3万头,环比5月增加1万头,已经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同比2024年增长1.2%。其实,自2024年6月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连续处于在4000万头以上,长期接近绿色产能区间上限。
而进入2025年,生猪出栏量持续增长,加上降本的托举,集团企业盈利同比扩大,以及仔猪销售利润大增,这一切都让养殖端没有主动减产的动作。然而,生猪价格重心不断下滑,并且已经出现了阶段性的亏损,为了防止亏损周期延长,稳定市场价格,宏观调控政策果断出手。
农业农村部在2025年6月上旬召开的生猪生产调度会上,提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100万头至3950万头的调控目标。其实,政策出手调减母猪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24年年3月,农业农村部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
尽管,我们清楚产能去化仍然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工作,但已经给业内敲响了警钟,况且不少上市猪企已经纷纷表态不盲目扩产、不增加母猪。至少,扩张的动作会有所收敛或暂时停止。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审核编辑: 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