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行业:从“保供”奔向“高质量发展”

供稿:钱涛

点击:

A+A-

相关行业: 生猪

关键词:

    我要投稿

      7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进一步强化市场引导和政策支持,健全生猪产能综合调控机制,促进生猪市场稳定运行,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生猪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观览这次会议的全部内容,我们可以肯定,生猪养殖行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保供”奔向“高质量发展”方向。

      今年从5月份底以来,从发改委到农业农村部的多次会议,有一个共同的内容“停止母猪补栏、降低出栏体重、限制二次育肥”。总之,就是要减产,其中,农业农村部明确了再降1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的任务。

      这些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是符合实际的,是适应当下行业发展现状的。

      由于上一轮周期行业产能快速的扩张,以及这两年养殖效率的提高和防疫的稳定,供应已经处于宽松的状态。但是,在经济、人口以及消费多元化的影响之下,猪肉需求进入平台期。简单来说,就是供给过剩。而且,这种状态如果没有人为干预,会长时间的发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是正常保有量3900万头的103.7%,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限。确实到了该调解的时候了。

      2025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000~4050万头,生猪供给稳定且充裕。如果集团猪企继续扩张势必引发供给再增加,在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必然会加剧生猪价格下跌风险。况且,当前龙头养殖企业,市场份额已经达到较高比例。

      行业需要、形势所迫、有一定成熟条件,生猪产业是时候转向高质量发展了。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审核编辑: 钱涛)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