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养猪环保似乎有成为2025年生猪产业重头戏的可能。
从上半年开始,全国处罚养猪场环保问题的新闻层出不穷,至目前,似乎还有加重的态势。
其实,2025年是很多污染治理行动的收官之年。我们一一道来:
全国范围的方案:《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外,还有各地区的制定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等,以上这些方案里提到的目标最终完成时间都是在2025年。
另外,2025年又下达了新的环保方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到2027年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加强畜禽粪污综合管理,推进氨等臭气污染防控。到203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85%以上。《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建设面向中小养殖场(户)的粪污收集处理利用体系,到 2027 年,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而环保力度不断加码的背景是——生猪供应多了。其实,在2024年底,我国生猪产能已经恢复稳定,保供变成了稳产,所以,保供已经不再是生猪养殖行业主要矛盾。而进入2025年,优化生猪生产的政策接连出现,减产的要求已经被摆在明面上。同时,昨天农业农村部召开的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也说明,生猪产业已经到了质变的阶段。
所以,今年养猪环保问题将再次成为行业内尖锐的主要矛盾,生猪优化产能的工作也会趁此开展,当减产成为行动,生猪价格的也就出现了利好的星星点点的光亮了。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审核编辑: 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