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7年生猪养殖行业刮起了“环保风暴”。猪要养,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也完成,青山绿水要保护,一切都在矛盾中发展、前进和协调。
有人说,环保风暴倒逼生猪养殖行业转型升级,以及规模化占比的提升。但是,在2017年“环保风暴”结束之时,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只有46.9%,也就是说散养户仍是行业主体。
其实,2015-2017 这场“环保风暴”对准的主要是规模养殖场。所以,在这三年的时间里,规模养殖场的数量是持续减少的。除了被动之外,很多中小规模猪场因为环保设备投入过大,而不得不退市。
所以,这场“环保风暴”并未能够成功更换行业主体。
但是,2018年非洲猪瘟全面暴发,它“一视同仁”,没有任何主观性,并且快速的席卷了整个养猪产业,导致大量的防疫薄弱的中小养殖场、以及大量的散户退市。
非洲猪瘟疫情之后,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迅速提升,2023年底规模化率达68.1%,2024年底超70%。
经历从“环保风暴”到“非洲猪瘟”的双重打击,很多中小型规模场未能恢复,而留下来的散户也未能快速恢复元气。但此时,中大型规模养殖场因具备环保能力和一定的规模而快速填补了中小散户群体的退出缺口。
这两场劫难过后,规模更加规模,但有大量的中小散户被永久的淹没在了养猪的历史里,同时行业主体发生变化,生猪产业期盼的规模化发展终于实现了。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审核编辑: 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