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上市猪企“卷”的狠。一说降成本,马上开启了成本战,而且也颇见效果。依赖着成本的降低猪企们普遍的维持了不错的盈利状态至今。其实,通过猪企的公告可知,自去年以来,这些大集团猪企普遍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升级疫病防控体系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等手段实现养殖成本的降低,当然这一成本控制也成了他们穿越周期的“护城河”。
然而,猪市风险巨大,在这个行业里谁都是“如履薄冰”般的感受,所以多几道“护城河”也是必要的。
广大上市猪企除了日进精进成本优势之外,大部分还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对冲价格波动风险。无论是大小养猪巨头,多家猪企均实施生猪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战略,实现各个链条的全面开花,多重获利。温氏股份采用“养猪、养鸡”的双轮驱动模式,使其在猪价低迷期仍能维持现金流稳定;新希望不但有产业链还有生态圈,通过“种植-加工-养殖-食品”全产业链模式在养殖这套赛道上也是日渐佳境。此外,降本成绩行业第一的神农集团也在进一步拓展饲料业务,形成跨周期业务组合。
无论是散养还是规模化,无论是小猪企还是大巨头,关注养猪的终极话题肯定是如何穿越猪周期。如今,上市猪企已经找到了破解之道,但生猪行业的“硝烟弥漫”却永远无解。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审核编辑: 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