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与散养的矛盾由来已久,生猪规模化养殖异军突起以来,散养市场空间确实受到了挤压。然而,规模化养殖加速突破的时间点是在2018年非洲猪瘟暴发之后,这一场非洲猪瘟给养猪业带来了重创,同时导致大量散户退市。
然而,特殊时期就要有特殊手段,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生猪产能的快速恢复,因此为了稳产保供,国家推动了养猪规模化的发展,至2023年生猪规模化发展率达到68%。与此同时,上市猪企业迎来了发展的爆发期,在此期间,大猪企不断的跑马圈地、疯狂扩张、扩产,2023年全国TOP10养殖企业出栏生猪占全国总出栏量的22.50%。
规模化群体的风起云蒸,导致大量中小散户被退市,但是大集团企业的产能仍在增长。而全国散户数量却大幅减少,数据显示五年的时间减少了41%。
但很快,随着非洲猪瘟的结束,随着超级猪周期的结束,生猪行业的弊病出来了!
规模企业的盲目扩张终于让猪市的“冰川”瞬间轰然倒塌,猪市随即迎来了三年的低迷期,尤其是2023年全行业陷入亏损状态,上市猪企负债累累,没有盈利,整个生猪行业 寒气逼人。
上市猪企的盲目扩产无异于一种不屈人后的“卷”,但这是一种病态,是一种不健康的竞争,并且已经自食恶果。同时,新的问题已经出现,大量的中小散户退市之后,还连着千千万万的兽药、动保、饲料行业,这些中小企业是依靠万万千千的中小散户的,而中小散户大量的退市,这些中小“动保饲兽”企业将何去何从?
于是新的“卷”又出现了。
大集团猪企加速推动全产业链发展,目的是占领养猪上下游的链条。然而,别人的活路呢?散户、家庭农场该如何生存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动保、兽药、饲料行业又当如何自处?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快速做出反应、发布文件,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度规模养猪模式,赋能养殖场户的规模和水平有序提升,进而实现健康、可持续、多元化的养猪格局。这才是“兼顾”的智慧!
发展本身没有错,规模化没有错,散户没错。但发展绝不是简单的“放弃”和残酷的厮杀。“伐冰之家不畜牛羊”,万千中小散群体需要生存空间,以及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审核编辑: 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