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谈“蓝”色变,蓝耳病该如何防控?

供稿:猪猪侠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兽药

关键词:

    我要投稿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以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各种年龄的猪特别是仔猪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现在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疫病之一。由于本病可以造成免疫抑制,因此本病也成为诱发猪高热病的重要原发性疾病。

     0b4616bd12ade4b26f317aaedb861c03_f6b9eddb800d6b452af123fae1e789a38957017f.jpg

     

     

     

    猪蓝耳病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主要侵袭繁殖和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断奶前高死亡率、育成猪的呼吸道疾病三大症状。

     

     

     

    发病主要表现

     

     

     

    母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暂时性偏高、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发情不正常或不孕,怀孕母猪早产或产下死胎、木乃伊胎或病弱仔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有的母猪产后无乳,胎衣滞留,少数母猪双耳、腹侧和外阴皮肤有青紫色和蓝紫色斑块。

     

     

     

    蓝耳属于动脉炎科病毒,会造成脐动脉炎症,炎性渗出物堵塞管道,切断了供给胎儿的输送氧气和营养的通道,引起胎儿的发育停止而死亡或者流产。仔猪特别是吃奶猪,死亡率很高,可达80%以上。

     

     

     

    母猪通过母乳感染小猪,哺乳仔猪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奶头发青,仔猪成活率低;临床症状与日龄有关,早产的仔猪出生时或数天内死亡。呼吸困难,有时成腹式呼吸;厌食、腹泻;耳朵发红、眼结膜炎;被毛粗乱,共济失调,容易继发其它疾病,发病感染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耐过仔猪长期消瘦,生长缓慢,几乎没有饲养价值。耐过猪生长缓慢,易继发其他疾病(如喘气、副猪、胸膜肺炎、肺疫等)或者形成僵猪。

     

     

     

    育肥猪体温可升高至41℃左右,食欲明显减少或废绝,多数全身发红,呼吸加快,咳嗽明显,个别病猪流少量黏鼻液。有不同程序的呼吸系统症状,少数病例可表现出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深紫色。感染猪易发生继发感染,并出现相应症状。

     

     

     

    生长猪和育肥猪可表现出咳嗽、喘气,反反复复,难以根除;

     

     

     

    种公猪发病率较低,主要表现为一般性的临诊症状,但公猪的精液品质下降,精子出现畸形,精液可带毒。

     

     

     

    蓝耳病主要侵害肺脏的肺泡巨噬细胞,肺泡巨噬细胞作为肺脏的门卫,受到破坏之后,各种病原微生物长驱直入到达肺脏,也是造成呼吸道病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蓝耳病的防控难度大,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蓝耳病毒株易变异,蓝耳病毒属于RNA病毒,RNA病毒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变,包括病毒本身的变异、引种母猪带来的新毒株与猪场原有毒株之间的杂合,以及更换疫苗后,新的疫苗毒株与原疫苗毒株之间的杂合,导致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猪场流行毒株不尽相同。目前各地流行的主要毒株是类NADC-30毒株。

     

     

     

    蓝耳病传播途径多样

     

     

     

    蓝耳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垂直传播(母猪通过胎盘将蓝耳病毒传染给仔猪)和水平传播(猪群之间通过呼吸道,公猪通过精液将蓝耳病毒传染给母猪)两种。一旦猪场发生蓝耳病,蓝耳病会在各年龄段、各性别猪之间持续感染,无限循环,加大防控难度。

     

     

     

    闭群

     

     

     

    闭群被认为是猪场防控蓝耳病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封闭猪群不引种也就不会引入新的蓝耳病毒毒株,培养没有致病力或弱致病力毒株为猪场的优势毒株,从而达到防控高致病力毒株的目的。

     

     

     

    疫苗免疫

     

     

     

    蓝耳疫苗免疫是最让农民养猪人头痛的问题了,有的专家建议猪场免疫经典株蓝耳疫苗,有的专家建议猪场免疫高致病性毒株蓝耳疫苗,而有的专家又不建议猪场免疫蓝耳疫苗,这让农民朋友无从下手。目前比较统一的原则是:猪场稳定,可以逐渐减少蓝耳疫苗的免疫次数;经典株蓝耳疫苗相对高致病性毒株蓝耳疫苗更稳定。猪场不稳定免疫了高致病性毒株疫苗,后续稳定后应该减少免疫次数,并将高致病性毒株改为经典株。蓝耳疫苗要慎用,结合自己猪场实际情况考虑。

     

     

     

    药物防控

     

     

     

    目前世界上认可的防控蓝耳病的药物有替米考星和泰万菌素两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因为蓝耳病毒主要是在肺泡巨噬细胞中复制,而这两种药物聚集在肺泡巨噬细胞中,可改善肺泡巨噬细胞的pH值,从而起到抑制蓝耳病毒复制的效果。

     

     

     

    此外,一些清热解毒的中兽药也可以起到防控蓝耳的作用,使猪场蓝耳病逐渐趋向于稳定。

     

     

     

    治疗方案

     

     

     

    治疗原理从中兽医学的角度分析猪蓝耳病是“虚邪共济”是发病诱因, 尤其哺乳仔猪发病死亡严重, 也就是中医所讲的五脏处于“虚”时病毒乘虚而入,导致邪盛正衰, 抗病无力所致; 该病夏季多发, 多因外感湿热化火, 导致肺气不宣, 升降失常、阴阳失调。猪蓝耳病属温热病, 治疗宜“清热解毒”“清肺止咳”、“扶正祛邪”、“抗菌消炎”。


    (审核编辑: 猪猪侠)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