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防非为契机,探索健康无抗的生态养殖?

供稿:猪猪侠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兽药

关键词:

    我要投稿

    近年来,笔者一直在跟踪、研究非洲猪瘟(本文简称“非瘟”)的发生规律及特点,在实践中总结防控对策,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猪场非瘟等重大疫病防控技术图谱》。面对本病造成的巨大损失,河南牧翔集团专门组建了以笔者为主持人、4位博士为成员的专家团队,开展了以保猪场、稳生产为主体的猪场健康养殖新技术体系(简称“方案”)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至20236月,该方案已应用于辽宁、山东、河南、江苏、上海、广东、广西、浙江等地的39个大小猪场(母猪存栏头数40-10000头)。其中,2022126日以来,辽宁某养猪公司2300头母猪场,经历了寒冷地区非瘟高发期的考验;20224月份以来,广西某集团2个母猪场(共有母猪7000头),经历了南方炎热地区非瘟高发期的考验。20237月份以来,又有河南、浙江、广西、云南四省(区)的14个猪场(其中含某集团猪企在河南的1个猪场),开始应用本方案。

     

     

     

    本团队的研究和实践,引起了业界关注。2022年以来,已有黑龙江、辽宁、内蒙、陕西、河北、山东、上海、江苏、广东、福建、湖北、四川、云南及河南等21个省市的养猪老板及业界专家、高管,到访本团队交流相关经验。

     

     

     

    一、对一些猪场的保场稳产经验总结、提炼,寻找成功“秘诀”

     

     

     

    (一)成功案例

     

     

     

    1)河南浚县陈氏80头母猪场(河南某“网红猪场”)、河南浚县QC1200头母猪场、江西QN牧业3万头母猪场,利用中药预防+“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发酵有机酸”饮水、消毒,确保了安全生产。

     

     

     

    2)河南巩义市CF牧业500头母猪场、陕西咸阳市HW200头母猪场、河南尉氏县ZH农牧500头母猪场,利用中药长期拌料预防,确保了安全生产。尤其是尉氏县ZH农牧自2019年以来,一直用本团队的中药和替米考星对猪群全程保健,既防住了非瘟,也控住了猪蓝耳病,猪场也由2018年底的1个发展到2022年的4个(1500头母猪场、3个存栏6500头猪的育肥场)。

     

     

     

    (二)经验启示

     

     

     

    本专家团队对上述6个猪场成功保场稳产经验,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讨后发现:

     

     

     

    16个猪场都长期使用了中药预防,说明中药对成功防非起到了关键作用。

     

     

     

    2)其中3个猪场,第一、长期在饲料中添加有益菌,保护了猪的黏膜免疫屏障,阻止非瘟病毒突破组织器官;并能刺激黏膜巨噬细胞、诱导产生干扰素、促进细胞分裂、产生抗体及促进细胞免疫等,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第二、在饮水中长期添加发酵有机酸,有利于消化道内有益菌的繁殖,减少非瘟病毒侵入猪体的载量,使之不能达到发病所需的阈值。第三、长期使用发酵有机酸对猪舍带猪消毒,打造了非瘟病毒不能生存的酸性环境,该环境也减少了猪蓝耳病、猪病毒性腹泻等非瘟“帮凶”对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黏膜的损害。

     

     

     

    上述成功猪场,采用中药、益生菌、有机酸,保护了易感猪群。

     

     

     

    二、猪场发生问题的原因分析、探讨

     

     

     

    (一)采用的防非模式有重大缺陷

     

     

     

    很多猪场尤其是集团猪企,采用洗消中心、售猪中转站、中转倒料、空心猪栏改实心栏、人员每天多次洗澡消毒、使用高温料、建防鼠板及防鸟网、隔断饮水通槽,甚至实行楼房养猪、机器人巡栏等,这些措施能有效减少中招的几率。但如果猪场已存在非瘟,这些投巨资建立的、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铜墙铁壁,作用就不大了。因为在此情况下,会不会中招取决于猪自身的生物阻断能力(黏膜完整性和机体抗病力),如果猪自身的生物阻断能力较差,中招可能在所难免。

     

     

     

    (二)对非瘟三大特征不太了解

     

     

     

    非瘟具有反复性(经定点清除后,余下的猪还会发生);季节性(冬季北方猪场多发,梅雨季、雨季南方猪场多发);间歇性排毒(在猪自身带毒但没有症状之下,一旦遇到严重应激,这些猪就会排毒)。如果养猪老板不知道上述三大特性、不了解非瘟发生机理及相关条件,中招就在意料之中。

     

     

     

    (三)对于母猪为何易被感染众说纷纭

     

     

     

    对母猪而言,一是在发情、配种、产仔、断奶四个生理阶段频繁遭受严重应激,导致抗病力下降;二是在这些生理阶段组织器官黏膜容易受损,如阴户水肿、产道受伤等,给了非瘟可乘之机。

     

     

     

    (四)非瘟病毒呈现的弱毒化,难以控制

     

     

     

    在第11届中国李曼养猪大会上,新希望六和集团首席科学家闫之春博士以《非洲猪瘟弱毒株多样性的发现及其影响》为题,就非瘟弱毒株的发生特点及为何难以控制,进行了详细阐述。

     


    (审核编辑: 猪猪侠)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