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低成本养猪背后的认知黑洞与陷阱,如何安全跨越猪周期?

供稿:猪猪侠

点击:

A+A-

相关行业: 生猪

关键词:

    我要投稿

    猪价行情持续走低,虽然最近小幅反弹,未来大抵趋势已经是行业共识,养猪行业面临疫情和行情的双重挑战,如何跨越猪周期???

     

     

     

    一时间各种降本增效、低成本技术、高效科学模式不断涌现出来,使得养猪人眼花缭乱。要么偏信,要么不信的各种极端思想都有。

     

     

     

    所有财富都是认知的变现,曾经凭运气赚到的钱一定会凭实力亏掉;看热闹误入歧途想赚大钱的一定会失望而归;只有想赚长钱的新生代养猪人才能事业长青。

     

     31e5d6f0d4cc821c8247d7e21e3a73a9_6d0f52f243360a4a3e0be35e31d7c7e1c9bb6553.jpg

     

    猪周期

     

     

     

    一、降本增效背后的黑洞与陷阱

     

     

     

    我们先来看几个利润公式:

     

     

     

    利润=收入-成本

     

     

     

    利润=收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利润=收入(价格×数量-固定成本(场房+种猪)-变动成本(饲料+兽药+疫苗+水电+人工)。例如:猪价行情好时利润公式是10-8=210元猪价,8元成本,利润2元),猪价行情不好时利润计算是8-8=0(8元猪价,8元成本,利润0元),如果把成本再降成7元就可以多赚钱(8-7=1)。

     

     

     

    收入=价格×数量,价格决定不了,只有多出栏才是前提;既然固定成本降不了,不再增加固定成本即可,可以淘汰低效母猪;所以只能减少变动成本,饲料不喂或者少喂最省,但是不现实,其他成本金额不大,把员工裁掉自己来?不实际。那就减去兽药和疫苗,省一点是一点!所以就采取“三降策略”:

     

     

     

    降低标准:降低采购标准、降低管理标准、降低薪酬标准

     

     

     

    降低价格:寻求低价产品、参与促销打折活动、囤积低价原料

     

     

     

    降低投入:减少疫苗和健康管理的投入,减少学习和交流的时间投入。

     

     

     

    “三降策略”之后员工没有积极性,猪群营养和健康跟不上,生产成绩一路下滑,成本降下去了,收入也大幅下滑。原本想降本增效(8-7=1)却变成了(6-7=-1)降本更亏了。

     

     

     

    猪价不好更要把猪养好,赚钱不是靠省出来的,是猪养好了挣出来的。我们不能学《群鸟学做窝》寓言故事里面的小鸟想当然,要学燕子关注事物背后的本质,你的信息环境和决策模式,决定你的盈利能力。

     

     

     

    二、家庭农场跨周期发展的五大思维转变(成功=正确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① 种养大户向家庭农场转变:由提供产品变为提供商品

     

     

     

    ② 工厂养殖向生态养殖转变:由资源透支变为环境友好

     

     

     

    ③ 生产企业向经营企业转变:由单纯降本变为提高效率

     

     

     

    ④ 机会主义向长期主义转变:由追求暴利变为寻求复利

     

     

     

    ⑤ 生意思维向事业思维转变:由短期利益变为永续经营

     

     

     

    总结

     

     

     

    养猪行业处于生产企业向经营企业转变的过程,生产企业注重成本控制和产能,经营企业注重投入产出,比的是投资效率。除了技术以外还得有经营思维,理性投入提升效率,只有跨越猪周期发展的养殖企业,才能代表行业的未来!保安全,提效率,一起跨周期!


    (审核编辑: 猪猪侠)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