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猪为什么不得非洲猪瘟?原因找到了

供稿:猪猪侠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兽药

关键词:

    我要投稿

    猪科(Suidae)是偶蹄目下的一个科。猪科目前有17个物种,分为5个属分别是鹿豚属、疣猪属、姬猪属、非洲野猪属和猪属(Sus)。其中家猪种(Sus scrofa domesticus)是猪科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成员;它们既是人类的首选动物蛋白质来源,也是重要的生物医学模型。

     

     

     1c73f96232c646a97bf6e26b84897b1d_20230718040820478.jpg

      家猪以及其他猪科动物面对非洲猪瘟时,绝大部分都难逃噩运,但是非洲疣猪却是个例外,它对非洲猪瘟有先天性免疫,感染非洲猪瘟病毒之后不表现临床症状。

     

      搞清楚其中的原理,对于非洲猪瘟的防控有重要意义。一个由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对疣猪和肯尼亚家猪进行了基因组组装和注释,期望能够找出赋予疣猪非瘟抗性的遗传资源。

     

      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乳酸脱氢酶B基因(LDHB)可被认为是对非洲猪瘟的耐受基因。

     

      通过比较疣猪和家猪的基因组结构,他们发现疣猪完全缺乏2号染色体上的LDHB基因。LDHB在经典猪瘟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过表达LDHB可降低经典猪瘟病毒的复制。LDHB是一种参与乳酸向丙酮酸转化的酶,已被发现在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除了在肿瘤代谢中的作用外,LDHB还与免疫细胞功能有关。

     

      将疣猪心、肺、肝和脾中LDHB的表达水平与肯尼亚家猪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疣猪心、肺、肝、脾中LDHB基因的表达水平是肯尼亚家猪的10倍以上。为了验证LDHB是否对ASFV有抑制作用,用质粒转染的3D4/21细胞在感染ASFV SY18后观察荧光蛋白的表达。LDHB的过表达和RNA干扰证明了其对ASFV复制的抑制作用。

     

      该团队认为,他们的研究对文献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他们的研究结果为未来非洲猪的进化研究和适应非洲当地独特地理环境的遗传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数据支持。此外,本研究结果还为了解疣猪对非洲猪瘟的抗性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候选基因。


    (审核编辑: 猪猪侠)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