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成功免疫蓝耳病?成功免疫四步走

供稿:猪猪侠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兽药

关键词:

    我要投稿

    “瑞兰安”进行了大批量的田间试验,对认识蓝耳病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目前现有蓝耳病疫苗田间的保护效率、影响蓝耳病免疫效果的常见因素以及如何成功免疫蓝耳病带来了一些深刻启示。

     

    启示一—蓝耳病目前仍然是影响我国养猪业的最重要猪病

     

    无论是参与母猪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的12个母猪群,还是参与生长猪有效性试验的12个生长猪群,尽管绝大多数原先就有使用疫苗免疫(1个试验母猪群之前已停用蓝耳病疫苗1年;试验生长猪群,1个停用蓝耳病疫苗1年,1个使用自家苗),但都无一例外,仍然存在蓝耳病的影响,蓝耳病直接影响了母猪的繁殖性能、生长猪的死淘率及生长速度等,仍然是困扰生产的最重要猪病。

      

    启示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蓝耳病疫苗保护效果差异较大

     

    如上文4.1所述,许多猪场虽然都在使用蓝耳病疫苗来控制蓝耳病,但蓝耳病仍然困扰其生产,这是否是蓝耳病免疫本身的原因造成?还是疫苗本身差异的问题?疫苗保护效果到底如何?

     

    从研究和实际运用来看,总体上,蓝耳病免疫是有效的,可以减少感染猪的排毒,有利于母猪群的稳定,减少生长猪的临床症状、死淘率并提高生产性能。相对于没有做免疫的猪,免疫弱毒疫苗的猪再接触PRRSV后可产生更多的特异性γ-干扰素分泌细胞(IFN-γ -SC)(Su-Jin Park, 2014),它在预防PRRSV感染的辅助性细胞介导的免疫上发挥着关键作用(Meier et al., 2003),它分泌的IFN-γ可以抑制PRRSV的繁殖(Bautista and Molitor, 1999)。但是,不同毒株的交叉保护作用是有差异的。实验室条件下,弱毒疫苗免疫后对于后来同源毒株的攻毒表现出充分保护作用(Lager et al., 1997a, b),而对于异源毒株的攻毒则表现出部分保护作用(Lager et al., 1999; Mengeling et al., 2003a, b)。

     

    我国目前流行的PRRSV优势毒株为2006年以后出现的高致病性毒株(Yang H.C., 2013)。目前已经有众多学者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我国现有的各种蓝耳病疫苗毒株对高致病性毒株的保护效果。从他们的研究结果看,经典毒株(无论是Ch1-R株还是进口毒株等)疫苗对高致病性毒株是具有交叉保护作用的(Z.-J. Tian et al., 2009; Z. Wei et al., 2013),但是,很显然其保护作用是不完全的,免疫后攻毒,试验猪仍然会出现发热等问题,而高致病性毒株疫苗则表现出更好的临床保护效果(G. Wang et al., 2011; Leng et al., 2012)。王建等(2012年)报道进口经典株疫苗、JXA1-R株疫苗对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36.4%63.6%。以上是在实验室条件(没有其它因素影响)下得出的结果,如果是在田间,情况会更加复杂,很多时候,往往会使本来就容易保护不好的效果再打折扣。

     

     

    当然,疫苗毒株只是影响疫苗质量及免疫效果的一个因素,其生产工艺、原料以及疫苗配方等都影响着疫苗的效果,所以即使是相同毒株的不同商品苗,其在临床上的保护力也是有差异的,本次“瑞兰安”田间试验也证明了这点。“瑞兰安”在本次田间试验中普遍改善了试验母猪群的繁殖性能和试验生长猪群的成活率、生长性能。毫无疑问,“瑞兰安”是蓝耳病疫苗中的佼佼者,适合目前我国的猪群。

     

     

    启示三—一些常见的其他因素在影响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效果

     

    由上文可知,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蓝耳病疫苗对于优势流行毒株的保护效果差异较大,但在实际中,有时同一厂家的同一种疫苗在临床上的保护效果亦有较大差异。那么到底还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养猪生产中蓝耳病疫苗的实际免疫效果呢?近年常见的因素有:免疫方式、剂量、母源抗体、免疫程序以及免疫后再接触PRRSV的时间。蓝耳疫苗免疫后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发展都相对缓慢,往往需要4周以上的时间才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力,如果免疫后再暴露给PRRSV的时间间隔过短,则免疫效果容易较差。另外,和其它疾病一样,免疫剂量和免疫方式也有影响,免疫剂量要在最小免疫剂量之上,如果过早进行肌肉注射免疫(免疫方式),可能也会影响免疫效果(通常情况下,如果仔猪在哺乳阶段就感染PRRSV,则需经过滴鼻免疫配合保健等,见第61期硕腾技术通报);免疫程序应根据猪场的PRRSV感染状况来确定(见第61期硕腾技术通报)。至于母源抗体的影响,从目前的观察看,如不早于2周龄免疫,影响不大(现场经验)。

     

     

     

    母猪排毒,仔猪带毒或引进新的毒株。如上文提到的试验8场,母猪群不稳定导致仔猪在哺乳期就感染了PRRSV,使得刚开始仔猪的“瑞兰安”免疫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对母猪群加强了“瑞兰安”免疫,母猪群稳定以后,其仔猪的免疫效果才越来越好。同样,试验2场第一批生长猪的免疫效果不好,可能也和其疫苗毒通过胎盘感染仔猪有关。另外,原来稳定的母猪群往往会因为新引进在排毒期的后备母猪而重新不稳定。

     

    免疫时感染了猪肺炎支原体(M.hyo)、猪2型圆环病毒(PCV2)或伴有腹泻等其他疾病发生。猪肺炎支原体能促进蓝耳病毒的感染和病变表现,以及延长蓝耳病病变的恢复时间(Thanker, E.L., et al., 1999);猪肺炎支原体的感染会损害PRRSV疫苗诱导的辅助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Thanawongnuwech等(2003)发现相对单独感染PRRSV,混合感染M.hyoPRRSV的猪呼吸道中的IFN-γ水平要显著低,PRRS免疫失败的比例上升;最新的研究还发现(Su-Jin Park, et al., 2014),双重感染PRRSVPCV2并没有显著增强猪只的PRRSV病毒血症,倒是双重感染PRRSVM.hyo会显著增强PRRSV的病毒血症;以上所述表明如果在免疫蓝耳病疫苗时就已经感染了猪肺炎支原体可能会影响其免疫效率。另外,Opriessnig等(2006)研究发现,免疫蓝耳病疫苗之前感染PCV2的试验组相对于未感染PCV2的蓝耳病疫苗免疫组和无免疫组,在接受PRRSV攻毒以后,平均日增重显著变差,这也提醒我们,如果免疫蓝耳病疫苗之前就感染了PCV2将对我们成功免疫蓝耳病起负面作用。还有,笔者发现,近年产房发生腹泻期间免疫蓝耳疫苗,临床上免疫失败的病例很多,其中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免疫时恶劣的环境、营养和管理等其它因素。免疫蓝耳病疫苗时,恶劣的环境、差的营养和管理等因素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随着养猪企业对环境、饲养、营养的重视和规范,实际影响将逐渐减小。

     

     

    启示四—如何才能成功免疫蓝耳病?成功免疫四步走

     

    成功免疫蓝耳病,除了上文提到的要选择质量可靠、对优势流行毒株有效的疫苗以外,仍然需要在免疫前评估猪群PRRSV的感染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根据不同感染状态而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尽量减少PRRSV活跃期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考虑病毒活跃期是否需要保健及如何保健等。概括起来,我们认为,成功免疫蓝耳病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免疫前,评估蓝耳病的感染状态和免疫期间是否存在可能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如果存在,应尽量减弱其影响。评估蓝耳病的感染状态可以从各生产阶段猪的临床表现、生产性能以及实验室诊断(血清学、病原学)等3个方面来进行,以确定目标免疫猪群是属于哪类猪群(阴性群、母猪群阳性稳定/病毒不活动群、母猪群阳性稳定/病毒活动群、不稳定群),并确定PRRSV确切的活跃时间段,以便为下一步确定免疫程序做基础。另外,如果在计划免疫期间内存在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见上文),则应尽量减小其影响,例如,如果在产房就存在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在免疫前或免疫时注射“瑞可新”来消除其影响;如果仔猪存在带毒,应尽量通过加强免疫后备母猪、经产母猪以及减少后备母猪补充的次数来减少母猪排毒的可能;如果母猪群存在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等细菌病问题,可在免疫母猪群之前和之后一周给饲料添加“雅定兴”来减少细菌病的影响。

     

     

     

    第二步:应根据猪群的PRRSV感染状态和猪群的免疫目的来确定免疫程序。见第61期硕腾技术通报。

     

     

     

    第三步:应了解猪群病毒活跃期是否存在其它不利因素并尽力减小它们的影响。如上所述,蓝耳病免疫往往不能阻止猪只再感染PRRSV,所以如果PRRSV活跃期存在对猪只不利的因素将对生产性能带来负面影响。PRRSV活跃期常见的不利因素有:和其它病原的混合感染、环境控制及饲养管理问题等。其常见的混合感染病原有M.hyoPCV2等(上文已述);常见的环境控制问题有温度、湿度不合理和有毒气体浓度大等;常见饲养管理问题有饲养密度大、猪群流程控制及转移不合理等。在生产中,应事先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PRRSV活跃期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减少蓝耳疫苗免疫效果较差的风险。如Su-Jin Park等(2014)的研究发现猪肺炎支原体疫苗的免疫对PRRSV疫苗诱导较好的免疫反应有正面、积极的影响,也可以减小后来双重感染猪的PRRSV病毒血症和病变程度,作者也进一步提到,在PRRSV和猪肺炎支原体双重感染的猪群,免疫猪肺炎支原体疫苗可能是第一步。

     

     

     

    第四步:考虑是否在病毒活跃期做保健及如何做保健。蓝耳病免疫后是否要做保健取决于免疫后病毒活跃期的PRRSV活跃程度、活跃时间以及上文提到的是否存在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果出现较急性的感染,感染时间又较早(在断奶后不到半个月),这种情况下推荐在病毒活跃期前及活跃时做保健,有的甚至应该用“瑞可新”或“易速达”来保证保健效果确切。但是,如果活跃较晚(如育肥期),活跃程度低,呈缓慢感染,饲养管理又较好,又不存在其它不利因素,临床无明显表现,多数情况下,可以不做保健,或者只用在饲料中添加“雅定兴”0.51kg/吨即可。需要提到的是,应该尽量减少病毒活跃期间不利的猪群管理措施并尽量改善环境,如必须进行转群、混群,饲养环境又无法进一步改善时,则必须考虑在PRRSV活跃期间做保健。

     

     

     

    总结

     

    由本次田间试验可知,蓝耳病仍然是影响我国猪群健康状况的最重要猪病之一,有些猪场尽管在接种现有的蓝耳病疫苗,母猪群和生长猪群仍然存在和蓝耳病相关的繁殖障碍、死淘率较高及生长缓慢等问题。在众多的蓝耳病疫苗中,“瑞兰安”通过目前田间试验和大批量的田间使用证明,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毫无疑问是蓝耳病疫苗中的佼佼者。另外,我们也进一步知道,蓝耳病免疫如果要获得成功,除了蓝耳病疫苗本身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以及根据蓝耳病的感染状态合理安排免疫程序以外,一定要注意避免免疫时存在的影响其免疫效果的其它疾病等因素,也需要尽量减小免疫以后病毒活动期其它疾病、饲养管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有必要考虑在病毒活动期是否需要做保健以及如何进行保健来进一步减少其它因素的影响。


    (审核编辑: 猪猪侠)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