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泪斑产生的原因与防治?

供稿:猪猪侠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兽药

关键词:

    我要投稿

    近年来,规模化猪场猪群出现的泪斑现象比较常见,造成猪免疫力下降,生长缓慢,给养猪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引起猪泪斑产生的主要因素有环境、疾病及饲养管理等,在养猪生产中根据产生泪斑的原因进行综合预防,可以有效降低猪泪斑的产生,以避免给养猪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

     

    规模养殖;泪斑;防治

     

    近年来,规模化猪场猪群出现的猪泪斑现象比较常见,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猪的生活习性,猪本身是一种爱干净的动物,如果猪的眼角总是有黑色的泪痕或者泪斑,那么一定是预示着猪体内某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猪的泪斑只是一个症状,是机体内部不适的外部表现,虽不会直接造成猪的死亡,但泪斑(痕)的发生往往预示着猪群健康状况不佳,某些不利因素可能正在影响着猪群,或某种疾病正在发生发展。有泪斑的猪通常免疫力低下,生长缓慢,既可能是个别不健康的猪只,也可能是群体中最先发病的猪。因此,猪出现泪斑是猪群健康状况出现问题的重要信号,应当引起养猪者的高度重视,以避免给养猪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1  猪泪斑产生的原因

     

    1.1  技术原理

     

    全混式厌氧反应器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设置有搅拌和加热保温装置,可以连续进出料的反应器,反应器内部在连续搅拌时物料处于接近完全混合的状态,厌氧微生物和基质有良好的接触。全混式反应器通常需要物料较长的停留时间,反应器体积较大,单体反应器容积常在1 0004 000立方米左右,负荷较低,优点是进料对系统冲击较小,运行稳定,便于管理,广泛地应用在畜禽养殖粪便的厌氧处理中。全混式厌氧反应器可以处理含有高悬浮固体的养殖废水,不适合处理有机物浓度过低的原料。

     

    1.1  环境因素

     

    1.1.1 空气质量  

     

    猪舍在卫生环境较差,空气质量不好,通风不佳的情况下,会有来自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猪形成泪斑。一是较高浓度的氨气,二是空气中的粉尘。猪群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眼睛受到氨的刺激而流泪,再与空气中的粉尘结合,长期积累,在眼角处会形成半月形的泪痕斑。尤其是在保育阶段发生泪斑的现象较其他阶段的猪群有增加的趋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诱因就在于保育舍环境恶劣,加之保育猪体格脆弱和饲养密度高,造成保育舍粪便难于及时清理。另外,出于保暖等需要,通风状况不佳,保育舍的空气质量较差,粉尘多,氨气浓度高,刺激性气味浓,会直接导致泪斑的形成。

     

     

     

    猪舍内的氨气主要来源于两种途径:一是来源于动物体内,主要是肠胃消化物、粪尿等;另一种是舍内环境的氨气,主要由饲料残渣和垫草等有机物腐败分解产生。猪饲喂含粗蛋白过高的日粮,消化不彻底,就会导致肠胃消化物、粪尿中出现含氮量高的废物,这些代谢废物进一步降解,释放出大量的氨。猪舍内氨气的浓度与饲养密度、猪舍温湿度、猪舍结构等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冬季,为了保暖,猪舍通风减少,舍内氨气浓度升高。另外,清粪系统设计不合理,也可使氨气散不出去。对于8毫克每立方米的氨浓度一般不易察觉,38毫克每立方米时引起流泪和鼻塞,76毫克每立方米会使眼泪、鼻涕显著增多。

     

    1.1.2  温湿度

     

    猪舍内温度偏高或过高,湿度过大,机体散热异常,机体内热,同样也能导致母猪产生泪斑。

     

    1.2  疾病因素

     

    1.2.1 病毒性疾病  

     

    当猪群感染某些病毒性疾病时,病猪体温升高,眼睛出现眼睑水肿,眼结膜常发炎充血,分泌黏性或脓性分泌物,随着病程的延长,眼睛就会形成泪斑。常见的病毒性疾病有: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猪蓝耳病等。

     

    1.2.2  细菌性疾病  

     

    如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就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后期鼻甲骨变形,病猪有鼻炎的症状,可引起鼻泪管发炎并造成堵塞,因而分泌的眼泪无法通过鼻泪管到达鼻腔而从眼角流下,灰尘在面部泪痕蓄积,会形成一个半月形的泪痕湿润区,呈黑褐色泪斑,故有“黑斑眼”之称。常见的致病性细菌有: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等。

     

    1.2.3  呼吸道疾病  

     

    泪斑也是呼吸道疾病的先兆,尤其是在保育阶段多发,猪舍环境不好及病原菌的感染,病猪临床表现有结膜炎,大量的眼睛分泌物粘连形成泪斑。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感染的病原菌不同及环境好坏所表现的泪斑程度也有所差异。

     

    1.3  饲养管理因素

     

    1.3.1  霉菌毒素中毒  

     

    饲喂了含有黄曲霉素、赫曲霉素等毒素的玉米、花生和棉籽饼(粕),或饲料存储不当发生霉变,以及在饲槽内霉变,被猪只采食后,对猪群的实质性器官损伤很大,尤其是肝肾毒性非常明显。如赭曲霉毒素,主要侵害肾脏,是一种强烈的肾脏毒,当人和畜禽持续摄入含毒食物及饲料时,就会出现眼睛潮红、肿胀、分泌物增多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也可形成严重的慢性中毒,引起致癌、致畸等。在霉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的影响最为严重,会使猪群免疫力下降,极易诱发多种传染性疾病,病猪表现假发情、八字腿、猪背部皮肤有黑点,皮肤苍白,流红色眼泪,多泪斑和眼屎。特别是在自拌料猪场,因为该原因引起的泪斑较为严重。

     

    1.3.2  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超剂量、超范围)会造成肝脏损害而形成泪斑。目前,有些养猪场滥用抗生素非常普遍,产生耐药性的同时加重了肝脏和肾脏的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肝肾损伤。肝肾为动物解毒和排毒的器官,抗生素如果使用不当,在机体内大量的蓄积就会影响肝肾正常的解毒排毒功能,临床上猪群就会出现泪斑。

     

    1.4  内部因素

     

    从中兽医角度讲,内热是引起泪斑的重要原因。中医理论中有“肝藏血,肾藏精”之说。肝属木,主筋,开窍于目,目主视觉,肝有经脉与之相连,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五脏六腑之精气,特别是肝血的滋养,泪从目出,故泪为肝之液。在病理情况下,肝的病变常常引起泪的分泌异常。如肝之阴血不足,则泪液减少,两目干涩;肝经风热,则两目流泪生眵。简单说来就是由肝火上行引起。猪内热主要症状有眼结膜潮红,食欲基本正常或稍有下降,眼角有明显泪斑,这虽然不会造成猪的死亡,但严重影响猪的免疫力,使其生长缓慢。

     

    2  猪泪斑的防控

     

    2.1  做好疾病防控

     

    应根据当地的疫病情况和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萎缩性鼻炎等疾病的基础免疫工作,使机体具有较高的抗体水平,并定期对猪群进行保健调理。此外,做好药物预防,合理使用抗菌消炎药。猪场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结合药敏试验进行,会更有针对性。

     

    2.2  加强环境控制

     

    根据猪的生长阶段保持猪舍适宜的温湿度,仔猪保温箱内温度维持在3032 ℃,产房和保育舍温度应控制在2530 ℃,育成及育肥舍的温度应维持在1525 ℃。勤打扫卫生,及时清理粪尿和食槽、水槽,做到每天2次清扫。清理粪尿后要用水冲洗,使猪舍保持洁净和干燥,减少空气中粉尘的含量、病菌的滋生和氨气的产生。保证猪舍空气流通,选择不直吹猪群的少量风口间断性通风,降低圈舍内氨气浓度。特别是在冬季通风换气尤为重要,最好是中午进行通风,时间不宜过长,不宜使空气直接对流通风。注重对猪舍环境的消毒,选择广谱高效,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建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剂交替使用。

     

    2.3  保证饲料营养均衡

     

    猪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应选择不同蛋白含量的饲料,可在饲料中添加益生素,除臭效果显著,明显减轻呼吸道疾病,大大改善饲养环境。

     

    2.4  严格饲料管理

     

    饲喂营养全面、新鲜的饲料。购买玉米、麸皮等饲料时要注意其质量,测一下霉菌毒素是否超标,并注意进行脱毒处理。保持饲料库的干净、干燥、清洁。使用全价颗粒饲料要注意对饲料供应商的考察。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尤其是在夏季高温高湿情况下,对于料槽内没有采食完的饲料要及时清理干净,建议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和多种维生素。

     

    2.5  合理用药

     

    制定合理的猪场保健计划,不滥用抗生素,定期对猪进行保肝护胆处理。尽量减少在保健与治疗过程中的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在保健药物中多使用一些中药制剂(如银黄可溶粉、白头翁散等)和黄芪多糖等能够改善机体内环境、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的药物。但如果猪发生泪斑现象后,就不能使用黄芪多糖类药物。

     

    3  猪泪斑的诊治

     

    3.1  猪泪斑的诊断

     

    发现猪群出现泪斑现象,要搞清楚形成泪斑的原因,才能有效进行治疗。建议首先检查环境,是否有氨浓度超标等刺激因素,排查饲养管理环节的漏洞。如果空气质量差造成有泪斑,进猪舍后可闻到刺鼻的氨气味,即可确诊。如果是疾病方面引起的,如猪萎缩性鼻炎造成的,患病时间长会造成鼻腔的特殊变化,鼻腔萎缩卷曲,泪斑、喷嚏、结膜炎等是重要的参考因素,鼻甲骨是否萎缩则基本上可作为确诊的依据。所有造成肝脏病变的疾病都会造成泪斑产生,如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等造成肝脏有炎症的一些疾病。现在最常见的病症就是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的亚临床感染,即没有其他症状而单独表现出泪斑或结膜炎。

     

    3.2  猪泪斑的治疗

     

    对于环境或饲养管理因素等引起的泪班,可以通过及时改善环境和加强饲养管理来消除或减轻泪斑症状。对内热引起的泪斑猪病,可用清瘟败毒散,每吨饲料添加3kg,连用1015d;肺热引起的泪斑可以用麻杏石甘散,每吨料添加2 kg,连用1015d。猪群泪斑严重且猪群健康度差,使用中药净化调理方案可有效消除泪斑,提高成活率,保证猪场正常生产。夏季可用清瘟败毒散、黄连解毒散、麻杏石甘散拌料,连用1015d


    (审核编辑: 猪猪侠)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