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现货供需两不旺格局或延续

供稿:王菲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基本面上,本周(1月8日当周)市场主流炒作美豆出口量低于往年同期,国内对进口美豆质量标准提高,引发美豆需求减少的预期,加上阿根廷产区天气偏坏的利多预期,上周美豆下跌,其中CBOT主力3月合约周内最高价977美分/蒲式耳,最低价为958.75美分/蒲式耳,小阳十字线。大连豆粕跟随美豆走势,M1805周内最高价为2783元/吨,最低价为2750元/吨,周线收小阳十字线。现货方面,供需两不旺格局延续,尚未有备货行情出现,京津冀鲁现货与盘面价差维持在130-200元不变对应m1805。

      技术上,豆粕支撑是2800/2750/2680对应m1805观点不变。此看多观点对应的风险是南美大豆丰产尘埃落定,中国农业部对美豆进口标准的提高会抑制美豆需求,压制CBOT价格,且没有其它突发状况。有利因素是2017年国内猪鸡鱼养殖利润好,阿根廷2017/18年度大豆种植面积缩减的预期以及因为干旱产量减少的预期。

      基本面上:1.截至1月3日的一周,阿根廷2017/18年度大豆播种进度提高到87.5%,比一周前提高了5.6个百分点,但是仍比去年同期低了4.7个百分点。迄今为止,阿根廷还有220万公顷田地尚未种上大豆,其中四分之三位于阿根廷北部,因为当地气温炎热,缺乏降雨,导致农田作业延迟。布宜诺斯艾利斯交易所预期2017/18年度大豆播种面积为1810万公顷,低于2016/17年度的1920万公顷。笔者粗略算了一下,少种220万公顷大约会减少400-600万吨的大豆供应,虽然只占全球总产量的1%左右,但阿根廷产区天气不好啊,后面的炒作由头还是有的。

      2.截止12月28日,2017年9-12月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累计为2832万吨,少于上一年度同期3300吨将近470万吨。而同时期的南美大豆出口量为1467万吨,比上一年度同期的530万吨多了将近900万吨。而美洲2017年9-12月大豆出口量总计要比2016年同期多接近500万吨。也就是说大豆出口需求整体还是很好,只是南美大豆需求很好,抑制北美大豆需求。

      3.截止2017年11月,中国已经进口了超过8600万吨大豆,加上12月预期的950万吨,2017年全年进口可达9500万吨大豆还多,基本符合2017年初市场主流预期。分项上南美大豆进口比重在增加,北美大豆进口比重在减少。国产大豆虽然也是增产,但增产200万吨,只有总量1400万吨,可以忽略不计。要注意的是,随着进口南美大豆的比重增加,中国开始提高美豆进口质量标准,架势上有争夺定价权的意思,个人认为,占点好处即可,但若认真了,无异于驱虎吞狼,险象环生。历史上董丞相被赶走后,汉献帝被曹丞相控制,依旧无法掌控自己的权利和人生。大豆和豆粕也是如此,除非国内能找到新的蛋白来源。

      4.上周河北和山东豆粕库存大约为8万吨,低于2017年最后一周的10万吨,现货市场供需两不旺,油厂不卖货观望为主,大贸易商挺价销售,中小贸易商更低的价格跑货,终端随采随用,且在等更低的价格买。整体供需两不旺,成交价格在阴跌。

      策略上,m1805点位2820/2770/2710/2630附近对应采入头寸分别是10%/10%20%/60%。目前已有20%头寸。目标单吨利润40元,越跌越买。若盘面跌不到点价位置就反弹,则已经点价之后的头寸上涨50-80元后获利了结为主,然后逢低继续点价。若涨不到50-80元,则平价买货卖货。如果现货出完之后盘面继续涨价,则惜售观望,确定是单边出现还是震荡。然后追涨或者回调点价。短节奏的话,如果能做到快速进出货,2755-2760买期货,市场价空现货,2780-2800空期货买现货。目标10-20元/吨,个人认为是可行的,当然这是理论上,因为市场价快速进出货不容易做到。


    (审核编辑: 王菲)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