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抗生素、鱼粉、转基因饲料,那些正祸害你的猪场!

供稿:猪猪侠

点击:

A+A-

相关行业: 饲料

关键词:

    我要投稿

       饲料禁用抗生素一直是畜牧行业关注热议的问题,今年8月份,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决定自20168月—201712月,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行动。


      但多种抗生素常作为药物保健在养猪生产中添加,已成为惯例,为此康大夫特邀请南通麦超生物董事长兼技术总监王余平老师开设公开课,与关心猪肉产业的同仁们一起探讨“饲料禁用抗生素与生产无抗猪肉”的反思与出路。


      以下是部分王老师观点分享,听完整公开课录音回放,请关注康大夫好兽医(kdfhsy)微信公众号后,点菜单“公开课执考--专家公开课”进入直播间马上倾听。


      饲料禁用抗生素与生产无抗猪肉面临阻力很大


      一开课,王老师首先就从农场到餐桌,谁最关心抗生素残留展开了探讨,王老师提到猪肉产业链涉及到种猪公司、饲料公司、动保公司、养猪场、肉联厂、生猪收购贸易运输商


      、有关政府部门、消费者。通过调查发现,只有政府部门特别是关注公共卫生的政府部分,以及富裕的、有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消费者才会关注抗生素残留等问题,所以要推广饲料禁用抗生素与生产无抗猪肉所要面临的阻力是非常大的。


      关注超级细菌饲料禁抗刻不容缓


      关于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危害,王老师特别提醒关注超级细菌,他提到20151217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朱宝利课题组对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比较基因组分析通讯文章。20151118日,华南农业大学刘健华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教授领导的团队在《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发表文章,在动物和住院患者中发现多粘菌素耐药的新基因mcr-1。该基因由质粒所携带,可以在不同菌株间进行水平转移。由于多粘菌素被认为是对抗多重耐药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此前仅报道过由基因突变导致的多粘菌素耐药,而这种耐药性是不会在细菌间进行传播的。因此,质粒携带的mcr-1基因一经发现,立即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多粘菌素是一个很老的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很有效。但因为这类抗生素的肾毒性和结构复杂性,这些年衍生物研究非常少。对多粘菌素耐药的细菌并不少见,因为这类抗生素在畜牧业滥用严重。在中国一年用量达到12000吨,所以土壤里耐药菌大量存在。多粘菌素虽然被叫做抗菌最后防线,但也有其它抗生素被叫做最后防线,如万古霉素和碳青霉烯。据调查,很多商品饲料中添加了硫酸粘杆菌素。因此饲料禁抗刻不容缓。


      关于猪肉产业的局部性危机与系统性危机


      在分析猪肉产业的局部性危机与系统性危机前,王老师首先对何谓局部性危机和系统性危机做了介绍,他提到局部性危机就是个别错误导致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改错来纠正的。系统性危机就不一样了,在这个系统里,你每解决一个小问题,就会释放出一个更大的问题。换句话讲就是,不折腾很糟糕,但是越折腾就越糟糕。确定是不是面临系统性问题呢?很简单,如果新举措大家都觉得很正确,但是却带来始料未及的坏结果,那就是系统性危机。


      关于养猪业的局部性危机与系统性危机,王老师通过举例做了阐述,他说鱼粉是营养师的最爱,在氨基酸平衡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鱼粉有不利的方面,含有梭菌甚至是组胺,梭菌会导致育肥猪胀气和回肠炎比比皆是,为了对付梭菌在饲料中添加甲硝唑,加入抗生素、高铜、高锌、高铁抑制梭菌的生长,破坏肠道微生物,且因为高铜、高锌、高铁需要量增加,就不会使用食品级的添加剂,会使用工业性的添加剂,导致汞等重金属增加破坏环境,且会导致便秘,为了解决便秘问题,又在饲料中添加麸皮,麸皮很容易发霉,导致霉菌毒素增加,再添加脱霉剂,导致同时吸附微量营养,导致裂蹄、蹄甲疯长,具体可看以下示意图。




      正常的肠道微生物有数千种,会产生需要的氨基酸、维生素,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高铜、高锌、高铁,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导致氨基酸、维生素的缺乏,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出来。


      通过对猪肉产业链各单元的局部性危机与系统性危机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加以解决,形成了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麦超计划。我们的思维是与众不同的,我们不墨守成规,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黑格尔《小逻辑》中也提到熟知并非真知。熟知是过去成功的东西,可能会束缚你,真知是真理,需要你去探索。理论脱离实际,实践拒绝接受理论的指导,两种现象都存在,后者更为严重。事实证明:依据事实的发展,战略才能取得成功,也是任何理论取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理论必须符合事实。不应罔顾事实或为适应错误的理论改变事实。如果一种理论不符合事实,那么它就是错误的,理应被抛弃。猪场控制不住很多疾病的流行,那说明理论或许是错误的,或许做法是错误的,应该另辟新径。


      王老师认为对于系统性危机的解决方案,小打小闹,修修补补,无济于事。我们需要工匠精神、精益求精,马马虎虎,将就糊弄,要不得,需要顶层设计,凤凰涅集,浴火重生。


      生猪无抗猪肉生产的前提


      王老师提到饲料禁用抗生素与生产无抗猪肉的前提是猪群疫病的净化,所谓净化,就是不免疫疫苗,不发病,病毒病的暴发,会引起严重的细菌继发感染,为了控制细菌病,必须使用抗至素、化学药物。给猪群免疫弱毒疫苗后,也会引起发烧,细菌继发感染。很多猪场普遍做法是免疫弱毒疫苗以后,会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这也会带来一些危害。


      为什么动物群体会爆发传染病?王老师认为当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静息、免疫抑制、免疫紊乱状态时,就容易爆发传染性疾病。


      什么叫免疫静息,是指在抗原刺激后,所有正常的免疫应答水平随时间延长而衰减,最终回到静息的基础状态。之所以免疫应答水平不会无限地增强,是由于免疫应答可清除抗原,随着抗原的清除,维系免疫应答的抗原刺激条件也不存在了。此外,机体存在着限制免疫应答水平的自身调节机制。譬如,嗜中性粒细胞激活后的半衰期为8-12小时,补体系统激活后的半衰期为24小时。SPF的动物是免疫静息的,所有很容易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免疫抑制与免疫紊乱,中医上特别是黄帝内经中谈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我们根据这个理论分析养猪生产中的邪气包括:


    1)恶劣的环境应激(高温、高湿、寒冷、贼风、有害气体、粉尘、劣质生产设备)


    2)有毒有害的饲料(霉菌毒素、细菌毒素、重金属、抗生素、氧化酸败的饲料、同源性动物抗体蛋白、农药残留、转基因抗虫植物蛋白、部分添加剂、劣质的鱼粉等)


    3)病毒,不管是强毒(野毒),还是弱毒(疫苗病毒),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产生毒素,引起免疫损伤,导致免疫抑制,甚至紊乱。


      王老师特别提到同源性动物抗体蛋白和转基因抗虫植物蛋白的影响,同源性动物抗体蛋白主用于教槽料和断奶小猪料,抗体蛋白比一般的植物蛋白小,进入肠道后很容易被吸收直接进入血液,黏附在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表面,引起细胞毒性的超免反应,免疫系统正常情况下是能识别自我和非我的,但这种情况下,免疫系统会发起对自身红细胞和血小板攻击,导致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导致贫血和出血点、凝血不足。在生产中,小猪吃了含添加了同源性动物抗体蛋白的饲料,饲喂10多天后就会出现30%的小猪会出现贫血症状,即所谓的被毛松散、皮肤苍白、呼吸急促、耳朵发蓝、皮下出血,兽医称为蓝耳病并发圆环病,实际上是一个免疫性疾病,只要饲料中不添加同源性动物抗体蛋白的饲料,这种情况会大幅减小。


      对转基因抗虫植物蛋白,王老师提到转基因食品的副产品中含BT蛋白对动物来说是一种内毒素,会黏附在消化道细胞表面,导致消化道细胞死亡,如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棉铃虫吃了这种棉花的叶子,即不消化也不排泄死亡,2013年从湖北宜昌运到重庆的一批转基因稻谷在码头上散落出来后被麻雀吃了,麻雀也死了,也是基于同样的机理,转基因玉米、棉花、菜籽他们的副产品中含BT蛋白,对动物机体的破坏时不言而喻的。


      对于脊椎动物机体的调控网络,王老师也做了简单介绍,他提到动物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非编码RNA调控系统不是独立运作的,形成了调控网络。经过长期的进化发展和自然选择,细胞已经建立起自身的信号转导系统,它由接收信号的特定的受体(或者其他具有接收信号能力的受体样结构)、后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信号作用终端所组成。


      高等生物体内有许多细胞不与外界直接接触,但它们仍能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密切信号交流,使机体在行使功能时表现出高度协调和整体协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通过神经介质、神经肽、激素调节免疫系统。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因子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组成的生理功能调节网络,共同担负抵御外来微生物的入侵,监视自身的变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的任务。


      免疫系统遵守生物学进化中经济、高效的原则。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针对某一抗原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克隆的细胞数很少。遇抗原刺激活化后,迅速增殖、分化,发挥免疫效应。清除病原相关抗原后,活化的T细胞通过被动死亡和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方式发生凋亡,进而使免疫应答终止。


      人类对付家畜家禽疾病的方法


      王老师认为对付家畜家禽疾病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特异性:疫苗、抗生素、西药、消毒药。直接预防、治疗疾病,杀死或者消灭病原。


    2)无特定病原(SPF)生产系统:极端严格的生产卫生控制,可以控制部分慢性细菌传染病、寄生虫病。


    3)动物福利:为家畜家禽的生长、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管理,目的是畜禽少得病、少用药、终极目标是为了肉蛋奶的消费者的福利最大化。


    4)通过营养调控,激活免疫系统,清除体内病原,维护健康水平,也就是所说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现代畜禽养殖业的疾病根源在哪里?


      针对很多养殖业从业者疑问的现代畜禽养殖业的疾病根源在哪里?是病毒、病菌太强了,还是畜禽的体质太弱了等问题,王老师认为不是病毒、病菌太强了,而是畜禽的体质太弱了。现代畜禽品种按照人类的需要,发生着定向的遗传改良,相对于野生动物和土种畜禽来说,吃得少、长得快、产的多、瘦肉率高。显然现代改良的畜禽品种对自然环境不再适应,就需要人类为其生产和生长提供可控的、良好的人造环境,满足其需要。同时,改良的畜禽品种的体质在下降,抵御疾病的能力在下降。


      现代畜禽养殖业的疾病层出不穷,是天灾,还是人祸?王老师认为是人祸,人祸远远大于天灾。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违背兽医的基本原则(包括有害、有缺陷、无效、假疫苗,用疫苗治病,用药物预防疾病,错误的免疫程序);


    2)喂了不该喂的饲料原料(霉菌毒素中毒、细菌毒素、药物中毒、农药残留、重金属中毒、抗虫转基因饲料原料、动物源性抗体蛋白、劣质脂肪,劣质鱼粉等);


    3)营养缺乏和过度限饲,尤其是微量营养的缺乏和不平衡(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表现为猪的非传染性裂蹄、禽的裂爪等。


    4)违背畜禽正常繁殖、生长发育规律,比如过分强调猪30Kg体重,以前的生长速度(皮光毛亮、采食量高),早期隔离断奶。


    5)设备落后、生产管理不善,不能为圈养的猪提供更好的环境等。


      现在出现的各种猪的综合性疾病都是人祸,不是天灾。比如母猪的繁殖呼吸道综合症、无名高热综合症、顽固性的仔猪腹泻,以及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在我们应对的措施上,病毒和病菌的基因突变速度远远超过人类开发疫苗、药物和消毒药的速度。人类与病毒病菌比赛速度,结果惨不忍睹。我们需要改变思维与方法,通过营养调控,激活免疫,抵御入侵的病原微生物,以不变应万变。


      针对免疫系统的局限性,我们需要免疫的疫苗包括伪狂犬、细小、乙脑,免疫系统对球虫也不能产生有效的抵御,使用药物来预防球虫很有必要。


      王老师分享了采用麦超计划的收获,采用麦超计划,后备母猪和种公猪免疫细小病毒、乙脑、伪狂犬,经产母猪、育肥猪(出生至上市)只免疫伪狂犬。猪群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呼吸道病减少90-99%,猪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治疗用药减少80-90%;保育猪成活率提高到98-99%,保育猪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正常发育,保育猪平均70天龄体重达30公斤,保育猪淋巴结不再肿大,腹部不再发青。猪场生产效益提高,母猪年出栏25-30头断奶仔猪,商品猪170天龄平均体重达125公斤,或者200天龄达到150公斤体重,商品猪的饲养成本平均下降200-400元不等。猪场执行麦超计划2-4个月后,80%以上的猪不再流泪,泪斑开始脱落,种猪健康,没有泪斑,耳廓干净,种猪皮光毛亮,母猪难产减少,哺乳能力强。执行麦超计划3-5个月后,生长育肥猪,没有泪斑,咳嗽和腹泻比例明显减少。


      王老师最后总结到,饲料禁用抗生素与无抗猪肉生产的前提是必须净化对养猪生产影响严重的烈性、慢性、隐性感染的传染病。麦超计划涉及到疫病净化、营养调控、生产管理改进、生产条件改进以及种猪更新计划。执行麦超计划,饲料中不添加任何兽药,没有耐药菌的产生。饲料中的矿物质添加剂,严格控制在营养需要量,禁止任何功能性的添加量。生产中不会有任何烈性传染病、慢性病的流行,减少了疫病传播的风险。


      通过王老师的公开课不仅让我们反思饲料禁用抗生素与生产无抗猪肉的出路,更让我们对猪场多发疾病的根源有了更多层面的思考,听完整的王老师公开课录音回放,可关注康大夫好兽医(kdfhsy)微信公众号后,点菜单“公开课执考--专家公开课”进入直播间马上倾听。




      专家介绍:王余平老师,多年致力于饲料禁用抗生素与无抗猪肉生产,从事猪的营养与免疫、饲料营养调控、生猪疫病净化、遗传育种、生产管理、生猪的屠宰加工设备与工艺,为每个猪场净化疫病、营养调控、生产管理等制订配套的综合解决方案即《麦超计划》。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