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影响猪价更多的可能是区域性的因素

供稿:李洁

点击:

A+A-

相关行业: 生猪

关键词:

    我要投稿

    闫之春:2016年或会成为养猪行业真正的分水岭

    文章链接:http://www.soozhu.com/article/266279/

    未来影响猪价更多的可能是区域性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对主要销区的影响。随着未来中小企业的不断退出,大型养殖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张,会严重影响主要销区的大猪价格,据有关数据看现在温氏所产的大猪,似乎已占了广东省全省出栏量的20%以上,其他省内的需求缺口,几乎来自外省调入。大家都感觉到温氏大猪对当地猪价的影响力明显增加。作为传统的大猪产区和销区,河南省也比较典型,河南省大猪价格在2015年底全国的排序,明显反映了供求关系。未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很有可能会成为另一类市场模式。

    第二,进口猪肉的影响。为什么我们总提消费端? 因为对于现在的养猪企业来说,和消费端隔了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屠宰场,屠宰场其实是养猪企业的消费端。屠宰场左右商品猪市场价格的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很多,对于肉品加工能力强大的猪肉加工商,一旦他们定期进口足够量的猪肉,就可以向周边的养殖企业压价(双汇的案例很典型)。这和蝴蝶效应差不多,有可能会影响区域性的猪价。这些复杂的影响可能也是养猪业进入现代化的初期最常见的问题。

    搜猪观点:未来影响猪价更多的可能是区域性的因素,一方面,大型养殖企业通过产能扩张取得优势,对当地猪价的影响力增加;另一方面,屠宰企业通过进口足够量的猪肉,向周边的养殖企业压价,影响区域性的猪价。从中也可以看出,不管是大型养殖企业,对进口猪肉的屠宰企业,都是通过规模效应影响市场的猪价的。也就是说,随着规模化的发展,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大企业的定价权也将提升,规模企业对猪价具有更高的影响力。


    (审核编辑: 李洁)

      回盛股份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