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继续涨 宏观政策将求稳

供稿:弼马温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前三季全社会用电量高于去年同期 9月CPI涨幅破3%创七个月高位 通胀预期增强

    9月CPI同比涨幅突破3%创七个月高位。占CPI比重较大的蔬菜先行领涨,而对CPI影响较大的猪肉也有上窜苗头,引发各界对通胀预期的关注。但国内经济增速仍在低位徘徊,意味着总需求对通胀的拉动作用有限,预计整体物价仍处在缓慢上行通道,不会大幅跳升。

    而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高于去年同期,因此,在经济回升态势较明确,而通胀压力开始上升时,政策将由当前的倾向促增长渐渐转为中立,央行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文/表 记者陈海玲

    本报讯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3.1%,为今年2月以来的最高。通胀数据对国内金融市场影响不大,A股昨日小幅震荡,沪指小涨0.43%。

    9月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98个百分点,其中鲜菜和鲜果价格涨幅分别为18.9%和12.5%。

    同时,9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3%,PPI同比虽连续19个月下降,但降幅继续收窄。交通银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PPI环比实现年内最大涨幅,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明显企稳回升。二是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不过,唐建伟也表示,国内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的压力仍然存在,这也会对PPI回升产生压力,预计全年涨幅可能在-1.5%~ -1.8%。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则比较乐观:“展望未来,PPI指标走出负值区间将对公司的利润前景意义重大,并可能会使市场看好目前经济活动增长的力度和可持续性。”

    “PPI通胀率在年内转正的可能性并不大,自PPI向CPI的传导效应也仍然较小。这也表明目前的通胀压力主要来自食品,而非工业制品。”澳新银行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

     

      回盛股份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