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因素引起的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供稿:刘刘刘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1传染性因素的防治措施

        1.由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综合征防治措施    由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猪伪狂犬病(PRl、流行性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PPV)猪脑心肌炎病毒、繁殖障碍性猪瘟等。虽然这些病毒在理化特性和临床症状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进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及存活。胎盘感染的结局主要取决于病毒特性及感染母猪所处的妊娠阶段,临床表现包括:胚胎死亡、吸收,胎儿死亡、木乃伊化或发育异常,流产,产出弱仔。另外在孕前不久母体和胎盘感染病毒,则可导致长时间的不孕或重复发情,

         由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病治疗使用常规药物效果不佳,防治常常要进行综合措施。常用措施有以下几点。

       1.1.1把好引种检疫关异地引种一定要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引种前要认真了解供种单位的免疫程序和疫情情况,严禁到疫区引种。引进后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合格.隔离观察两周并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验结果为阴性,再接种有关疫苗产生免疫力后方可人场饲养。  

       1.1.2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猪舍的卫生条件.提高日粮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饲喂高能量饲料,保持舍内空气流通和注意舍内温湿度的调节。

        1.1.3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规模猪场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免疫监测,以便随时了解和掌握本场猪相关抗体水平,确定免疫时间,适时进行预防接种。

        1.1.4查清病因,合理用药猪场一旦发现可疑病猪,要立即隔离,本场技术人员不能确诊时.应迅速采集病料或将未经治疗的病猪送兽医部门进行实验室诊断,对症用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严禁未弄清病症,乱用、滥用、超剂量用药,这样不仅造成极大浪费,还会贻误治疗时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1.1.5制定严格的兽医卫生制度食槽等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猪舍定期消毒,发现病猪及时隔离,对病死猪要深埋、消毒。此外要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灭蚊蝇、灭鼠等工作。

        1.2由细菌性因素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防治措施    

        1.2.1猪布氏杆菌防治措施预防原则:定期检疫,疫区接种菌苗后l2~36个月要检疫,疫区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对猪群进行检疫;培养健康的猪群,在猪断奶后隔离饲养.2月龄及4月龄各进行检疫一次,如全为阴性即为健康仔猪;疫区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及阴道分泌物应深埋或生物发酵处理;对疫区进行隔离。尽量减少病猪数量,限制流动;本病无特效疗法.一般采用淘汰病畜来防止本病的流行;免疫预防采用猪二号弱毒苗,妊娠和空怀母猪均可,但妊娠母猪不采用注射方法而用口服或气雾法。

      1.2.2猪衣原体病防治措施本病一旦发病很难根除,为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可采用:平时定期对猪舍进行预防性消毒;避免健康猪与病禽和病鸟的接触;同时防止与其他感染哺乳动物的接触:进行大群用药预防。一旦发病立即隔离,单独饲养并及时治疗。引进种猪时必须通过临诊检疫和血清学检查。应用疫苗进行预防,疫区用猪鹦鹉热衣原体病灭活苗耳根皮下注射2毫升/头,免疫期l年。药物治疗:优先选用四环素、氟苯尼考和金霉素等。疫场公母猪配种前l~2周及产前2~3周,也可使用长效土霉素肌注。

       1.2.3钩端螺旋体病防治措施本病为自然源性疾病,所以必须防止水源,饲料被污染。及时隔离病畜和可疑病畜,开展群众性灭鼠工作。药物治疗:治疗本病的目的是控制排毒,防止病原扩散,采用方法有饲料拌土霉素,肌注链霉素,使用3~5天。其他有效药物有l0%甲砜霉素,磺胺5一甲氧嘧啶。    

        1.2.4猪李氏杆菌病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

       粪便消毒处理,灭鼠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治疗,严格消毒。治疗: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氨苄青霉素加庆大霉素等效果好。

        2由寄生虫性因素引起的繁殖障碍综合征防治措施

        2.1猪附红细胞体防治措施

        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饲喂全价饲料,补充多种维生素和Cu、Fe等微量元素,加强饲养管理。消灭各种吸血昆虫,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母猪分娩前1个月每周l次注射长效土霉素l0毫升,在饲料中加补血剂。治疗:用血虫净.或长效土霉素与血虫净交替使用。

        2.2猪弓形体病的防治措施

        定期监测、计划淘汰。病愈猪不能留种用。猪舍清洁,定期消毒(1%来苏儿、3%烧碱、20%石灰水等),减少应激,场内禁养猫、禽,猪场灭鼠,粪便发酵。治疗:因磺胺药对弓形虫病后期病猪体内弓形虫的包囊型虫体无效,故治疗应“用药早、疗程足”,可选用药物磺胺六甲氧嘧啶,重症病猪应对症治疗,如退热,大输液,并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病情控制后应继续治疗1-2天。

       3对非传染性因素的防治措施    

        3.1遗传因素防治措施

        对于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母猪繁殖综合征一经发现立即淘汰。

        3.2生殖器官病理及内分泌因素防治措施

        由生殖器官病理及内分泌因素引起的母猪繁殖综合征可以进行相应的治疗。子宫内膜炎:用0.2%高锰酸钾液冲洗,然后向子宫内注入青链霉素各160万IU和100万IU。灭菌注射用水20毫升日注一次,连用2天。对伴有全身症状的病猪要肌注青霉素,链霉素,鱼腥草等。持久黄体:PGF23~5毫克肌注,同时要注意对子宫内膜炎和子宫积脓积水的治疗。卵泡囊肿:注射LH。使母猪畜体内LH量出现峰值,促使卵巢排卵,同时促进卵巢上形成黄体。   

     3.3饲养管理因素防治措施

        采用阶段饲养方法,即整个妊娠期共为三个阶段进行饲养。妊娠前期:配种25天内,要配以适当低能较高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并根椐膘情,配种后3天内限饲,以防止胚胎成活率受到不良影响。妊娠中期:指25~80天,妊娠母猪的营养目标是维持母猪适当增重及营养物质储备。在此阶段提高饲喂水平可改善仔猪出生后的生长性能,但对胚胎数、胎盘重及出生仔猪重没有影响。妊娠后期:随着妊娠的发育,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相应的增加,要配以高蛋白高能量日粮,严格把好饲料质量关.避免使用发霉的、腐烂的、变质的、冰冻的饲料。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管理上创造适宜的环境.特别是防止热应激,在夏天采用猪舍遮阳和隔热设计.为母猪提供充足清凉饮水,采用喷雾,滴水等措施为猪体降温,从而减少应激影响。妊娠母猪用药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催产素、地塞米松、雌激素、兴奋子宫平滑肌的药物和激素、氯霉素等影响胎儿生长致畸药物和破瘀活血、和中理气的中草药如益母草.麝香等。

        4结语

       引起猪产科疾病进而导致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因素很多,并且母猪一旦发病很难完全治疗,常常在治疗后母猪繁殖力也会下降,甚至丧失。近年来由传染因素,尤其是病毒性繁殖障碍病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实行饲养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防疫措施制度化经常化,综合运用“(引)种,(饲)养,预(防),隔(离),治(疗),消(毒),补(营养),处(理)”等综合措施,防止一切由非传染性病因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有效的疫苗免疫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是控制由传染性病因引起的母猪繁殖综合征发生的关键。从而全面的降低各种因素对母猪繁殖造成的影响,提高经济效益。

     

     

    (审核编辑: 猪猪侠)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