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郑家庄西
- 邮编:262409
- 联系人:王世库
- 联系电话:0536-6619339
- 移动电话:18137617788
- 传真:0536-6619329
- 邮箱:zhonghuimuye2012@163.com
- 网址:http://www.zhonghuimuye.com/
- 给我留言
首页>>新闻动态>>详细新闻
山东中慧牧业引种隔离期成功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2014-05-12发布企业:山东中慧牧业有限公司人气:6547
2013年12月25日,山东中慧牧业从美国十大养猪企业麦克斯韦尔食品公司核心育种群——春溪农场引进杜洛克、长白、大白三个品种共1163头种猪,在潍坊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监管下进行了为期45天的严格隔离检疫,猪密螺旋体、布氏杆菌、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甲型H1N1流感、结核等检测全部为阴性,全部合格。2014年2月8日成功结束隔离,隔离期成活率100%。现将隔离期间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总结分享。
一、隔离场的生物安全 隔离场舍外消毒:严格按照《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对隔离饲养区、病猪隔离区、隔离场地分别用戊二醛、聚维酮碘、火碱进行3次消毒;对整个隔离场及其周边200米全部撒生石灰消毒;圈舍内消毒:对隔离饲养舍、病猪隔离舍内设备、地板、地沟进行了冲洗、晾干、喷雾消毒、熏蒸消毒工作;猪场消毒通道、员工更衣室消毒:进行严格的消毒效果评估,对于消毒时间、消毒浓度等进行相关试验,对地面、衣物等进行细菌指数评估,培养6h内细菌菌落总数为零;
灭鼠:隔离场全场及周边1公里内投药;对饲料间设置防鼠板、电猫;
人员:到潍坊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指定的昌乐县疾病控制中心体检,项目包括甲肝、乙肝、丙肝、结核,体检合格人员提前15天进入隔离场封场;所有进入隔离场人员的随身物品严格熏蒸消毒,电子类物品75%酒精擦拭,衣服0.2%戊二醛浸泡消毒后清洗;严格按照隔离场正常生产隔离程序进行封闭隔离;隔离期间生产人员不得进出隔离场; 食堂:提前15天伙食中取消猪、牛、羊等偶蹄兽类肉制品,选用蛋、鸡鸭肉、鱼肉等调剂生活;
物品: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备用方案,提前将隔离期间所需要的疫苗、兽药、各种维修物品等准备好,进入隔离场时严格熏蒸消毒24小时后入场;
饲料:由中慧集团自有饲料厂——中慧农牧昌乐分公司生产,严格按照检疫要求添加药物,饲料生产、装卸全部选择凌晨进行,运输过程中加盖篷布,出厂到场均严格消毒。饲料间用生石灰铺地,并加托盘,确保45天隔离期间,饲料干燥无霉变。饲料间用塑料布、胶带密封门窗、通风口后,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监管人员采用环氧乙烷消毒。
二、种猪进场前
为减少环境对种猪的影响,我们在飞机起飞、抵达时间上做了精心安排。飞机凌晨前后到达机场,此时机场飞机起落量最小,机场的环境对种猪的影响最小;同时考虑了海关手续办理、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种猪的装卸等更加顺畅快捷。运输时间选择在凌晨3点至早上7点,此时段高速公路车流量最小,路途通畅度最高,运输时间最短,同时空气中灰尘、悬浮物沉降地面,空气质量于一天内最佳,减少感染几率。按预定计划,飞机于12月24日晚23点到达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早上7点准时到达昌乐鄌郚山东中慧牧业临时隔离场。飞机到达后猪群状况的检查:相关技术人员会同检验检疫人员及时对每栏种猪进行眼观检测,同时在装卸过程中抽取部分种猪进行体温测量,并作详细记录;装卸过程中做好水箱补水工作;运输途中的安全控制:提前制定了详细的运输方案,包括车辆选择、运输路线、探路车辆、警车护送等,相关人员、车辆提前对运输路线考察;同时准备了应急预案,包括备用车辆、备用路线等,预防车辆故障、大雾、降雪等对运输的影响;车辆:所有车辆提前24小时集中冲洗、消毒;接机人员、司机集中洗澡、消毒、更换衣服,并在接机、运输过程中全部穿着隔离服;到场后的消毒:相关警车、探路车等随行车辆在隔离场外1公里停车消毒;运猪车辆到场后,在隔离场外对司机熏蒸消毒,对运猪车辆、猪笼用0.2%的戊二醛喷雾消毒。
三、种猪进场后第一周
本次引种运输选择的飞机运能为100T,综合考虑装机猪笼、水等重量,对1163头种猪总重量要求在70T左右,即平均体重不超过60公斤;引种前对1163头种猪按照4个月生产周期考量,在美国2个月隔离饲养期间进行了严格的体重控制;运输时间方面,从美国隔离场装箱、装机、飞机从芝加哥至青岛、青岛至山东中慧牧业临时隔离场(昌乐)期间猪群至少48小时未进食;本次引种时间为12月25日,正处冬季疾病高发季节。综合以上,种猪到场后第一周至关重要,考量我们整个美国隔离期猪群应激、运输过程中生物安全控制、到场后隔离过渡期的饲养管理水平。进猪第一天:隔离场门口进行一次消毒;卸猪过程中分工协作,卸猪、赶猪、分群专人负责,尽快将猪转入舍内,保证清洁、充足饮水,水中分批添加电解多维、人工补液盐、葡萄糖、阿莫西林等,并有专人负责引诱饮水,做好观察、记录。待猪群充足饮水后,在栏内实心地面区撒少许饲料以便定位;测量体温、观察猪群粪便、尿液情况;做好舍内温湿度、通风量控制,温度保持在25℃,湿度60%,通风量为50m3/h/头。引种第一周:主要做好猪群的调理,包括三点定位、猪群观察、温湿度、通风量控制等工作。控制采食量,少量多次,确保每头猪均衡采食,逐渐增加饲喂量直至自由采食,期间重点观察猪群粪便、尿液、有无呕吐物、躺卧姿势、被毛状况等;根据猪只大小合理调整饮水器高度,继续分批添加电解多维、人工补液盐、葡萄糖、阿莫西林、微生态制剂等;观察猪群恢复情况,测量体温、呼吸频率,实测数据第一周内猪群体温略高于正常体温,约在39.5—39.8℃之间。做好环控,加强卫生、空气质量控制,通过氨气测量仪、二氧化碳测量仪精确测量猪舍内空气质量,加大通风量,逐步降低舍内温度至22℃。健康种猪体质,合理的饲养管理,使本场种猪第4天采食量、饮水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加强隔离期生物安全控制: 人员:隔离场生产人员隔离期间不能外出;上下班必须洗澡更换衣服;上下班必须穿水靴,入舍脚踩消毒桶,消毒盆洗手消毒;下班前必须将水鞋刷洗干净;生产区工作服必须每天更换一次,每天下午下班后工作服用0.2%戊二醛浸泡消毒30min后清洗;更衣室内工作服用衣架悬挂,更衣室内紫外灯常开;猪舍缓冲间:猪舍缓冲间两道门不能同时打开;缓冲间内紫外灯常开;消毒桶(2%火碱)、消毒盆(0.2%戊二醛)内消毒液必须每天更换;人员进入缓冲间至少停留3min才能进入猪舍; 物品:隔离期间严禁物品进入隔离场;严格控制物品进出隔离舍,进入隔离舍物品必须经消毒处理; 车辆:隔离期外来车辆一律不准入场。加强隔离期消毒工作: 隔离舍:每天对隔离舍舍外通风口、湿帘、风机等消毒1次;舍内通风口、湿帘、风机处每天上、下午各消毒1次;每周一带猪消毒1次;消毒时保证消毒液浓度,用量保证0.1L/m2;消毒后30min内关闭风机; 场区内道路:每天对场区内道路、生活区到隔离舍道路消毒1次; 隔离场生活区:每周一对隔离场生活区、更衣室、洗澡间用三氯异氰尿酸钠熏蒸消毒; 值班记录:每天早晨、夜间人员加强对猪群的巡视,填写值班记录表。 检疫工作:隔离第7天,全群前腔静脉采血,分别检测布氏杆菌、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注射牛型、禽型结核菌素,48小时后观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全部阴性;采取鼻拭子检测甲型H1N1流感、粪拭子检测猪密螺旋体,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四、种猪进场后第二周
正常进入生产第二周,是猪只机能恢复的关键时期,综合考虑猪群的恢复情况,采血、采样检测对猪群的应激,我们将疫苗免疫确定在第15天进行,防止猪群在应激状态下影响免疫效果。第二周猪群仍然处于许多疫病零抗体水平,生物安全压力非常大!继续加强日常管理,坚持猪群观察,饮水添加多维、葡萄糖、微生态制剂等。环境控制:继续加强环控,精确控制舍内温度为21℃。生物安全控制:坚持严格按照制定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隔离饲养:发现被毛杂乱、精神状态不佳的猪一律隔离饲养,重点管理,做好详细记录。
五、种猪进场后第三周至隔离期结束
疫苗免疫试验:由于本次引种种猪在美国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伪狂犬等全为阴性,无免疫背景,在正常免疫前2天选择两栏共56头猪按不同剂量进行相关疫苗免疫试验,密切观测疫苗注射后30min内呼吸频率、体温、有无应激反应等,同时用监控全程记录免疫后2天内状况,观测2天内每头猪的体温变化、采食量、呼吸频率等,确定全群最佳免疫剂量。疫苗免疫过程中,做好预防应激准备,辅助人员做好猪群观察,每栏猪注射结束后观察30min无异常,进行下一栏猪免疫。全群免疫结束后,观测猪群体温、呼吸频率、采食量、饮水量。免疫期间饮水添加电解多维、葡萄糖,减少猪群应激,增强免疫效果。系谱档案整理、种猪分群:采用Herdsman育种软件,与美国合作方进行软件对接;根据种猪档案对猪群按出生日期、血统、品种等进行猪群调整,为以后精细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种公猪调教:对适龄种公猪开始人工采精调教。 电子饲喂站:对出生日期为6、7月份母猪进行电子饲喂站调教。 测定站:出生日期为9月份母猪、种公猪全部进入测定站,测定料肉比、日增重,测定结束后进行体长、体高、胸宽、胸深、眼肌面积等数据的测量,获得引种种猪的育种数据。诱情:每天上午对已达到5月龄母猪诱情1 次,记录发情母猪耳号、发情日期,为隔离结束配种做准备。
六、隔离期结束后猪群健康评估
2014年2月8日结束隔离后第二天,为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估,针对国内目前流行的疾病,全群采血,进行猪瘟、伪狂犬、蓝耳抗原抗体检测;随机粪便采样,检测传染性胃肠炎。检测结果为蓝耳阴性、伪狂犬野毒阴性、传染性胃肠炎阴性;猪瘟、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为99%。
七、成功经验分享
在精细的饲养管理、严格的生物安全控制的前提下,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1、健康种猪是隔离期成功的根本,前期考察、选种为隔离成功奠定了基础。
2、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为隔离成功提供了保障。引种前一年组建团队,并在国内外猪场培训学习。技术团队包括1名留学博士、9名硕士、3名本科。首席兽医师Dale Hendrickson(美国普渡大学兽医学博士)有在美国服务50多万头母猪经验;中慧集团技术总监张勇有着20多年养殖生产管理经验。
3、将本场申请为国家临时隔离场,减少了二次运输带来的风险和应激,生物安全控制更加严格,降低了淘汰率,可以提前为后续生产做好相关准备,做到了隔离生产两不误。
4、引种规模大,有利于加大种猪选育强度,确保种猪选育提高。2014年2月8日成功结束隔离,隔离期成活率100%。目前种猪已经进入正常生产配种阶段,生产性能优秀,6月份开始分娩,本批优秀种猪的后代于9月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