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 华中农业大学国家种猪测定中心内
    邮编: 430070
    联系人: 黄仁玉
    电话: 027-87287541
    传真:
    手机:
    邮箱: 812736069@qq.com

    027-87287541

    联系我们

    发酵床健康养殖之一

    发布时间:2013-07-18发布企业:武汉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气:2096

    第一章概论

    绿宏生物发酵床是根据华中农业大学健康养猪技术,采用微生态学原理、益生菌拌料饲喂及生物发酵床垫料饲养相结合的养猪方式,构建生猪消化道及生长环境的良性微生态平衡,以发酵床为载体,快速消化分解粪尿等养殖排泄物,在促进生猪生长、提高生猪机体免疫力、大幅度减少生猪疾病的同时,实现猪舍(栏、圈)免冲洗、无异味,达到健康养殖与粪尿零排放的和谐统一。

    第一节技术原理

    一、菌酵康II号作用机理

      将含有高单位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的菌酵康II号按一定的比例均匀拌入饲料喂养生猪,经特殊工艺加工的菌酵康II号进入生猪的肠道时,两种好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相互作用而产生代谢物质和淀粉酶、蛋白酶、纤维酶等,不但具有抗生物质功能(抑制许多细菌的生长,尤其是革兰氏阴性病原菌),而且还是乳酸菌繁殖时很好的饵料,促成生猪肠道的乳酸菌(厌气菌)大量繁殖,同时还耗去肠道内的氧气,给乳酸菌的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改善了生猪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对饲料的吸收率,大大减少生猪粪尿的臭味。同时有益菌在产肠道内代谢可产生多种消化酶、氨基酸、维生素(K、c、B1、B2、泛酸、烟酸、生物素、肌醇和叶酸等)以及一些其它代谢产物作为营养物质被机体吸收利用,从而促进生猪的生长发育和增重。

    二、绿宏生物发酵床作用原理

    利用由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丝状真菌四组微生物10多个菌株构成的菌酵康I号、锯木屑、谷壳、米糠、生猪粪按一定比例掺拌均匀并调整水分堆积发酵使有益微生物菌群繁殖,经充分发酵后,铺垫猪舍(40~100公分),在垫料中形成以有益菌为强势菌的生物发酵,使猪舍中病原菌得以抑制,无寄生虫卵、无大肠杆菌及其它致病菌,从而保证了生猪的健康生长。该生物发酵中的有益菌以生猪粪尿为营养保持运行,使生猪粪尿得到充分分解并转化为水分得到挥发,达到猪舍无臭、零排放的环保要求,猪舍垫料一次投入,可连续使用三年不用更换。

    第二节主要作用

    规模化养猪场采用绿宏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可以获得以下多方面的作用:

    1、彻底解决养猪对环境的污染 采用绿宏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后,由于有机垫料里含有相当活性的特殊有益微生物,能够迅速有效地降解、消化猪的粪尿排泄物。不需要每天清扫猪栏,冲洗猪舍,于是没有任何冲洗圈舍的污水,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出养猪场,真正达到养猪零排放的目的。
    2、改善猪舍环境 发酵床猪舍为全开放,使猪舍通风透气、温湿度均适合于猪的生长。猪粪尿在菌酵康I号 迅速分解下,猪舍里不会臭气冲天和苍蝇滋生。
    3、提高饲料利用率在饲料中按一定比例添加菌酵康II号,可相互作用而产生代谢物质和淀粉酶、蛋白酶、纤维酶等,同时还耗去肠道内的氧气,给乳酸菌的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改善猪的肠道功能,提高饲料的转化率,一般可以节省饲料12%左右。
    4、提高猪肉品质 猪饲养在垫料上,显得十分舒适,猪活动量较大。猪生长发育健康,几乎没有猪病发生,几乎不用抗生素药物,提高了猪肉品质,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猪肉。
    5、促进了生猪生长发育生长条件的改善,能够促进猪生长快、出栏早,一般可以提前出栏20—40天。

        6、变废为宝 垫料到期后形成生物有机肥,达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效果。
    7、省工节本、提高效益由于绿宏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有不需要用水冲猪舍、不需要每天清除猪粪;可节水90%以上、节约取暖能耗70%、节约防治疾病的成本80%,在规模养猪场应用这项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总之,绿宏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环保农业技术。是传统养猪模式的一场革命。

    第二章猪舍发酵床设计

    由于地域之间气候、养殖规模、养殖方式及习惯存在巨大差异,同时现有猪场在改造过程中受场地和设施的限制,不可能像新建猪场那样全新设计和建造。为适应不同区域资源及环境特点,避免千遍一律,因地制宜的推广应用绿宏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是保证项目取得技术、经济、社会效益三丰收的关键。本章将推荐几种成熟的设计模式,供各猪场在推广绿宏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中选用。

    一、地上槽模式

    就是将垫料槽建在地面上,垫料槽底部与猪舍外地面持平或略高,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须垫高50-100cm,保育猪50cm左右、育肥猪100cm左右,利用硬地平台的一侧及猪舍外墙构成一个与猪舍等长的长槽,并视养殖需要中间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圈栏,以防止串栏。

    优点:保持猪舍干燥,特别是能防止高地下水位地区雨季返潮。

    缺点:造价稍高。

    适应地区:南方大部分地区;江、河、湖、海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有漏粪设施的猪场改造。

    二、地下槽模式

    就是将垫料槽构建在地表面以下,槽深40-80cm,保育猪40cm左右、育肥猪80cm左右,新猪场建设时可仿地上槽模式,一次性开挖一地下长槽,再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单元,原猪舍改造时,适宜在原圈栏开挖坑槽。

    优点:冬季发酵床保温性能好,造价较地上槽低。

    缺点:透气性稍差,无法留通气孔,发酵床日常养护用工多。

    适应地区:北方干燥或地下位较低的地区。

    三、半地下槽模式

    也称半地上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一半建在地下,一半建在地上,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取用开挖的地下部分的土回填,槽深50-90cm,保育猪40-50cm、育肥猪80-90cm,长槽的建设与分隔模式同地上槽。

    优点:造价较上两种模式都低,发酵床养护便利。

    缺点:透气性较地上槽差,不适应高地下水位的地区。

    适应地区:北方大部分地区、南方坡地或高台地区。

    第三章垫料制作及发酵床养护

    垫料的制作和发酵床养护是绿宏式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决定了技术应用的成败。

    第一节垫料原料选择

    理论上所有的有机物料都能用来制作垫料,但从使用效率及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通常应选择碳供应强度大、供碳能力均衡持久以及通透性、吸附性好的材料作主要原料,如木屑、米糠、草炭、秸秆粉等;同时为确保垫料制作过程生物发酵的进程及效果,常选择其它一些原料作为辅助原料。

    一、原料的基本类型

    按原料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碳素原料、氮素原料和调理剂类原料等

    1、碳素原料。是指那些有机碳含量高的原料,这类原料多用作垫料的主料,如木屑、米糠、秸秆粉、草炭等。

    2、氮素原料。通常是指那些C/N在30以下的原料,并多作为垫料的辅料,如养猪场的猪粪、南方糖厂的甘蔗滤泥、啤酒厂的滤渣这类原料通常用来调节C/N。

    3、调理剂类原料。主要指用来调节pH值的原料,如生石灰、

    石膏以及稀酸等;有时也将调节c/P的原料如过磷酸钙、磷矿粉等归为调理剂;此外还包括一些能量调理剂,如红糖或糖蜜等,这类有机物加入后可提高垫料混合物的能量,使有益微生物在较短的时间内激增到一个庞大的种群数量,所以又俗称“起爆剂”。

    二、原料选用的一般原则

    垫料制作应该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首先确定主料,然后根据主料的性质选取辅料。无论何种原料,其选用的一般原则为:

    1、原料来源广泛、供应稳定;

    2、主料必须为高碳原料;

    3、主料水分不宜过高、应便于临时储存;

    4、不得选用已经腐烂霉变的原料;

        5、成本低。

    第二节垫料制作工艺流程及控制

    一、垫料制作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

    垫料材料的准备——垫料的发酵制作——猪进栏——猪的饲养及日常管理——猪出栏——垫料再发酵制作——猪进栏

    垫料的高度要求

    保育猪舍:40cm~60cm(冬天北方需80cm以上)

    育肥猪舍:60cm~80cm(冬天北方需1米以上)

    母猪舍:宽3米,高1米(保证每头母猪有2个立方的垫料)

    垫料的比例示图

    原 料

    谷壳

    锯末

    鲜猪粪

    米 糠

    菌酵康I号

    比 例

    20-40%

    60-80%

    5kg/m2

    3kg/m3

    200-300g/m3

    比 例

    20-40%

    60-80%

    10kg/m3

    200-300g/m3

     

    说明:如果没有谷壳时.可使用花生壳、玉米秸秆、玉米芯、稻草等代替。

    二、过程调节及控制

    影响垫料制作过程的因素很多(见图3-1到图3-6),但最重要的有水分、通透性(氧气)及温度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关联,概括表述为:通透性调节是基础,水分调节是关键,温度调节是保证。

    水分不同物料因理化特性存在差异,适宜发酵的水分含量是不一样的,同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水分偏低或偏高,会导致堆体温度急剧上升,或形成“烧白”,或发酵温度居高不下;水分过低或过高时,往往会不升温,即无发酵温度产生。关于垫料发酵的水分控制和调整,应遵循以下一般原则:

    1、南方地区适当调低,北方地区适当调高;

    2、雨季适当调低,旱季适当调高;

    3、低温季节适当调低,高温季节适当调高;

    4、陈料熟料适当调低,鲜料适当调高;

    5、低C/N适当调低,高c/N适当调高。

    总之,应根据地域、气候、物料及配方的特点,摸索相应的最适水分含量,并在堆制过程中,仔细观察物料的水分变化及其对堆制过程的影响,及时采取调整措施,确保发酵的正常进行。

    通透性堆制过程中,通透性即物料的供氧状况是通过温度和气味来反映的。堆制温度的异常变化或有臭味、异味产生就说明物料的通透性发生了问题。通过翻堆或强制通风,不仅可以提供堆体生化反应足够的氧气,而且还能将热量带走,避免堆体温度过高导致微生物失活,同时随着热量散失还可带走大量水分。

    温度堆体的温度变化是反映发酵是否正常最直接、最敏感的指标。由于它与水分、通透性以及其它各项控制因子都有极其密切的联系,所以它又是一个最复杂的因子。对垫料堆制温度变化的要求可概括为:前期温度上升平稳、中期高温维持适度、后期温度下降缓慢。堆制前期的温度变化一定要处理好“快”与“稳”的关系,即发酵起温要快,但温度上升不能过快,要尽可能的平稳;堆制中期高温维持的温度值和时间都要适度。

    正常堆制发酵的温度主要通过翻堆和强制通风来调控,一般遵循“时到不等温、温到不等时”的原则,即在堆肥前期,即使发酵起温缓慢甚至不起温,48小时后必须翻堆或通风,避免堆体形成厌氧环境,在堆体中后期,一旦温度超过设定值,必须及时翻堆,不能等达到规定时间后再翻堆。

    三、垫料质量标准

    通常经过7-10天的发酵过程,堆体温度开始下降,表明发酵过程基本完成,垫料即可入垫料槽,构成发酵床。

    垫料是否符合要求,通常可通过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来判断。

    (一)定量标准

    1、c/N下降到30以下

     2、堆体温度下降到40℃以下 3、有效活菌数达到2亿个/克以上

     4、粪大肠杆菌数在100个/克以下

     5、蛔虫卵死亡率在98%以上

     6、水分含量在40%以下

     7、pH值在7.2左右

    (二)定性标准

    1、发酵过程温度变化正常

    2、发酵堆体应布满菌丝,物料疏松似面包状

    3、发酵料散发曲香或泥土清香,无恶臭或其它异味

    4、发酵结束时堆体温度应明显下降.

    评论已有0条评论
    • 用户名
    • 密码
    最新评论

    首页-关于我们-注册登录-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7 sooz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猪网(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话:400-060-1221 邮箱:soozhu@soozhu.com

    主办单位:搜猪网(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42523号-2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