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奶牛乳脂率的方法
举报牛奶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营养食品之一,其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人体蛋白组成相似。乳脂作为牛奶的主要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分析了影响奶牛乳脂率的因素(遗传、生理、环境、日粮、疾病、饲养管理方法等),从科学选配育种、合理的日粮搭配、适当的饲料添加剂、提高饲养管理水平4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奶牛乳脂率的措施和途径,以期为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牛奶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营养食品之一,其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组成比例与人体蛋白相近。乳脂是牛奶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乳脂中含有几十种脂肪酸,比其他动植物脂肪更富有营养价值,且消化和吸收比较容易。乳脂中含有人体必需的亚麻油酸、磷脂类及多种脂溶性维生素等,特别是脑磷脂、卵磷脂及神经磷脂,对人脑及神经细胞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此外,乳脂中的部分短链脂肪酸还具有特异的生物学活性。
乳脂率作为衡量奶牛生产性能的主要指标,除了受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多种营养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牛奶的产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目前我国牛奶的乳脂率却显著降低,因此,提高奶牛的乳脂率成为当前奶牛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在分析影响奶牛乳脂率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奶牛乳脂率的措施和途径,以期为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及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1、影响奶牛乳脂率的因素
1.1 遗传及生理因素奶牛瘤胃发酵类型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不同品种奶牛采食量不同而造成的,并致使其乳腺吸收率及血液供应量也不相同,从而造成了乳腺合成乳脂的前体物质在量上的差异,进而影响奶牛的乳脂合成能力,即造成了奶牛在乳脂率上的较大差异。例如娟姗牛乳脂含量较高(5.2%),而荷斯坦牛乳脂含量较低(3.6%)。此外,同品种内个体间也存在着差异,如荷斯坦牛其乳脂率的差异可在2.6%~6.0%之间。
在乳汁的所有成分中,乳脂的合成相对而言是比较稳定的,但是乳脂率会随着各种生理因素的改变而产生变化。乳脂率会随着产奶量的变化而上下浮动,一般来说乳脂率与产奶量成反比,即产奶量低时乳脂率高,产奶量高时乳脂率则低;乳脂率随着泌乳期的不同阶段而变动;随年龄和怀孕次数的增加,乳脂率和无脂固形物的含量会随之下降。各养殖场在进行选配育种时,忽视了乳蛋白率及乳脂率的含量,仅以产奶量为首要选择因素,结果造成了新品种奶牛所产的牛奶乳质稀薄、浓香味渐消,且干物质减少。
1.2 日粮营养因素日粮的营养和非营养因素均能对奶牛乳脂率产生影响,其中营养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研究发现,为了满足泌乳奶牛的能量需要,一般情况下需要饲喂以高精料为主的日粮,而当日粮中的谷物含量增加时,奶牛乳脂率会显著降低。可以看出,导致乳脂率降低的主要营养因素有2个:①饲喂的高精料日粮中纤维较少、淀粉较多,或其中有效纤维含量不足;②日粮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1.3 温度高温会严重影响奶牛的乳脂率,当温度达到30℃以上时,奶牛会产生热应激反应,造成采食量、产奶量显著下降,并且乳脂率也相应降低。
1.4 乳房疾病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乳腺组织受到微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其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及细菌学的变化,甚至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从而危害奶牛的健康。尤其是由大肠杆菌、乳链球菌、巴氏杆菌等引起的乳房炎,会导致乳汁呈水样,乳品质明显下降,乳脂及乳糖含量明显降低。据有关资料报道,奶牛乳房炎会给奶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5 挤奶时间一般在相同环境因素下,早晨挤出的牛奶乳脂率较低,中午较高,晚上则达到最高,但相对来说早晨产奶量较高,晚上产奶量较低。
2、提高奶牛乳脂率的措施和途径
2.1 科学选配育种选配育种应注重对奶牛品种和个体的选择,这是奶牛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饲养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大部分是由荷斯坦牛与当地黄牛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产奶量高,但乳脂率较低;而娟珊牛的产奶量虽然比荷斯坦牛低,但其单位体重产奶率却高于荷斯坦牛,且乳脂率高。因此,为了培育高乳脂率的奶牛品种,可引进娟珊牛与我国黄牛杂交,同时也可与中国荷斯坦牛进行杂交,从而提高乳脂率。
2.2 合理的日粮搭配
2.2.1优化日粮中精粗饲料的比例:饲料中精粗饲料的比例是影响挥发性脂肪酸的组成及瘤胃发酵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精料比例较大时,瘤胃pH值降低,不利于作为合成乳脂的主要碳源———乙酸的发酵。此外,采食过多精料会导致奶牛厌食和出现酸中毒现象,若将精料分为多次进行饲喂,并不间断饲喂粗料,即可降低这种危险性。因此奶牛日粮中,应以优质青干草等粗饲料为主,不能过分饲喂精料,在充分供给粗饲料后,能量的不足再由精料供给。饲喂方式上,也应先粗后精,尽量将精料的投放做到少量多次,绝对避免让奶牛一次摄入大量的精料。据报道,奶牛饲料中粗纤维占15%~17%、精料占40%~60%、中性洗涤纤维占25%~28%,该配比既能使牛奶的乳脂率保持正常水平,又不影响奶牛的产奶性能。此外,还应改善精料品质,有研究证实,饲喂碾压籽实可缓解奶牛高产时乳脂率下降的情况。
2.2.2注重粗饲料的质量和加工方式:由于体积较大的粗饲料有促进奶牛胃肠蠕动和增加饱腹感的作用,因此在日粮中必不可少。粗饲料中以青干草、牧草、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为高,其中牧草以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混合搭配饲喂比单喂禾本科或豆科牧草的效果好,能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并可增加牛奶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此外,奶牛的乳脂率也受到粗饲料加工细度的影响,若粉碎过细,使粗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在瘤胃发酵形成的乙酸的比例降低,从而降低了牛奶乳脂率。有研究表明,适宜的加工长度为3~4 cm。
2.3饲料添加剂
2.3.1补充脂肪:有关资料表明,当日粮中脂肪含量在5%~6%时,奶牛对养分的利用率最高,而在一般奶牛日粮中,脂肪含量仅为3%左右。因此,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数量的保护脂肪酸或油菜籽,可有效提高乳脂率,但添加量不宜过高,整个日粮中脂肪含量总体应控制在5%~6%。
2.3.2补充维生素:奶牛的生长、泌乳等都离不开维生素的重要作用,奶牛的维生素营养主要由瘤胃合成的VB5(烟酸,又称尼克酸)、VB12所供给,但并不能完全满足奶牛的需要,因此VB5和VB12也需要在饲料中进行补充,以发挥奶牛的生产潜力。如泌乳早期应在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VB5,可提高纤维的消化率,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提高乳脂率和产奶量。
2.3.3补充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利用率,促进机体物质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据报道,在妊娠牛的干乳期日粮中添加Cu、Se、I、Cr等微量元素,添加组奶牛的产奶量比不添加对照组高出7.4%,乳脂率也稍有提高,从3.40%上升到3.56%。此外,其他诸如稀土、复合微量元素添加剂、麦饭石等补饲效果也较好,如饲喂添加了复合矿物质营养添加剂日粮的奶牛,其受胎率提高17.3%,乳脂率提高0.14%。
2.3.4添加双乙酸钠:有报道表明,为了保证高产奶牛摄入充分的能量,应限制粗饲料的摄入水平,这种情况下,在日粮中适量加入双乙酸钠或乙酸钠可促进有机体电解质的平衡,刺激肾、肝和肠黏膜功能,从而达到提高乳脂率的目的。
2.3.5添加缓冲剂:改变瘤胃内环境及瘤胃发酵可通过在日粮中添加缓冲剂来进行,在有效纤维含量低的日粮或碳水化合物发酵率、谷物含量较高的日粮中添加缓冲剂,能够提高瘤胃液pH值、减少消化紊乱,从而达到提高乳脂合成的目的。碳酸钙、碳酸氢钠(小苏打)和氧化镁等化合物是目前饲料中常用的缓冲剂。有研究发现,缓冲剂的添加效果与日粮条件、泌乳阶段等综合因素相关。如为了弥补营养负平衡,高产奶牛泌乳早期的高精料日粮中要适量添加小苏打;泌乳后期日粮中粗饲料可以满足奶牛营养所需,就不需要添加缓冲剂。此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干乳期奶牛饲料中禁止使用碳酸氢钠缓冲剂。
2.4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2.4.1预防热应激:对于奶牛在30℃以上高温出现的热应激反应,要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为奶牛提供凉爽舒适的生活环境。环境温度的改善可通过建造遮阴棚、在棚舍内安装风扇和添加喷淋设施来实现。
2.4.2预防奶牛乳房炎:由于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复杂且影响因素诸多,其预防工作具有一定难度。乳房炎的预防要在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的基础上,把握好各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日常管理中保证牛舍环境清洁及牛体尤其是应保持乳房的卫生;坚持对乳头进行药浴,应采用应激性小、杀菌力强、作用时间长、性能稳定的药液(如0.5%~1.0%碘附、0.3%~0.5%洗必泰溶液等)来浸渍乳头;定期进行DHI测定和隐性乳房炎检查,及时治疗隐性乳房炎检测结果呈“++”以上阳性反应的牛只;隔离饲养发病牛只,对于患慢性病的奶牛要及时淘汰。
2.4.3规范挤奶方法:正确的按摩和挤奶操作是提高奶牛乳脂率和产奶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挤奶前用热水擦洗乳房,能够引起血管扩张,增多流向乳房的血液,从而起到促进乳脂合成的作用。由于奶牛乳房不同部位所产生的乳汁的乳脂率各不相同,乳腺泡中乳脂的含量为10%~12%,而乳导管中的乳脂含量为1.0%~1.8%,乳池中的乳脂含量仅为0.8%~1.2%。因此进行挤奶操作时,应尽量将乳腺泡内的乳汁挤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乳脂率(0.2%~0.4%),还有助于提高产量(10%~20%)。此外针对不同的牛群,可对挤奶时间进行适当调整,逐渐减小因时间关系而造成的差异和变化。
2.4.4加强干乳期的管理:产奶牛干乳期不仅是胎儿迅速生长发育营养需要较多的阶段,也是为下一个泌乳期能更好、更持久地生产乳汁做必要准备的阶段。由于干乳期奶牛乳腺分泌活动停止,因此该期间要改善母牛营养状况并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如在干乳中后期(干乳10 d以后)对奶牛进行乳房按摩,这样可有效提高下一个泌乳期产奶的乳脂率。
2.4.5适当给予运动:舍饲奶牛运动量较少,应适当加强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加强代谢,而且还能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有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奶牛日行走3~4 km,乳脂率可提高0.12%以上。
3、小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及营养要求也逐渐提高,以乳脂肪为原料的奶油、干酪等乳制品的大量生产和食用,则对乳生产者提供高乳脂率鲜牛奶的质量提出了高要求。因此提高牛奶的乳脂率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提高牛奶的乳脂率主要是从遗传因素、日粮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在具体实践应用中,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奶牛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改善和提高。无论是采取哪种技术措施,都必须在科学饲养方式和合理日粮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应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0
-
0
-
分享
- 还没有人点过赞,赶紧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