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再起波澜 价格下跌可能成为拉动CPI上涨动力

供稿:刘刘刘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春节过后,国内的猪肉价格连续下跌,很多地方的养殖户已经陷入亏损。由于猪肉价格对CPI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通货膨胀的敏感时期,猪肉价格的任何异动都会引来市场的额外关注。

      对于今年猪肉价格下跌的原因并没有一个很权威的解释,商务部的解释是,春节刚刚过后的季节因素是一个比较主要的问题,其次是由于去年猪肉价格降到低点后,相关部门启动了相应的收储措施,市场恢复到一个比较好的价格,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养猪大户的供给得到了比较充足的存栏数。上述解释虽然也是猪肉价格下跌的部分原因,不过更直接的导火索事件还是年初爆发的口蹄疫,一方面导致消费者减少了对猪肉的消费需求,一方面导致养殖户的猪肉大量提前出栏上市,加大了市场供给。

      在猪肉价格下跌的过程中,作为养猪饲料的玉米价格却稳中有升,这导致我国的猪粮比价(猪肉和玉米价格之比)已经连续4周低于6∶1的警戒线,猪粮比价连续低位运行也使得很多养殖户陷入亏损。按照有关规定:“当猪粮比价连续四周处于6∶1~5.5∶1时,根据市场情况增加必要的中央和地方冻肉储备。”以目前的猪粮比价看,已经达到了猪肉收储的条件,不过收储工作还尚未实施,原因可能在于有关部门认为现在的猪肉价格虽然有所下跌,但还在可接受范围内。按照有关规定,当猪粮比价处于9∶1~6∶1时,猪肉价格为正常价格;当猪粮比价在6∶1~5.5∶1时,生猪价格为轻度下跌;当猪粮比价在5.5∶1~5∶1时,生猪价格为中度下跌;当猪粮比价低于5∶1时为重度下跌。以目前看,应该还处于轻度和中度下跌之间。

      按照2009年出台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当猪粮比价连续四周处于6∶1~5.5∶1时,根据市场情况增加必要的中央和地方冻肉储备;当猪粮比价低于5.5∶1时,通过财政贴息的形式鼓励大型猪肉加工企业增加商业储备和猪肉深加工规模;当猪粮比价连续四周处于5.5∶1~5∶1时,进一步增加中央政府冻肉储备,同时要求主销区和沿海大中城市增加地方冻肉储备,还可以适当增加地方政府的活体储备;当猪粮比价低于5∶1时,较大幅度增加中央冻肉储备规模,若持续四周,将发放临时饲养补贴,限制进口,鼓励出口。

      有关部门之所以面对猪肉价格下跌还没有采取实质性行动,应该是还在观望中。前不久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去年6月份一度出现了猪肉价格比较低位的状况,后来启动了冻猪肉的收储,目前比那个低点还高将近11%。去年6月份,商务部等5部门的收储方案是,通过电子竞价招标筛选了140多家屠宰企业进行收储,确定了30多个库点存放冻肉,冻肉仍由入选屠宰企业(或库点)存储,国家给予一定补贴,实际上相当于国家出资扩大屠宰企业的库存流转规模。

      [NextPage]

      今年之所以还没有启动猪肉收储,另一个原因可能在于,由于今年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较低的猪肉价格对于减轻通胀压力有一定的帮助。从短期看的确如此。由于食品在我国的CPI构成中约占33%的比重,而猪肉在食品类构成中约占10%的比重,猪肉在整个CPI中的比重超过3%,猪肉价格的涨跌成为我国物价指数变动的重要因素,2007年的猪肉价格大涨拉动CPI连创新高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今年2月份,我国的CPI指数达到了2.7%,使得当月实际利率变为负数,国内的通胀预期再次高涨,而春节之后的猪肉价格大幅下跌,短期之内会使得CPI涨势有所回落。2009年6月,商务部等5部委实施猪肉收储时,当时的猪粮比价约为5.87∶1,考虑到今年的通胀压力,今年的猪肉比价跌破5.5∶1,也就是进入中度下跌区间时,或许才会触发猪肉收储。

      不过从更长期看,本轮猪肉价格下跌反而有可能成为拉动CPI上涨的动力。因为养猪是一个生产周期较长的产业,生猪出栏约需半年左右时间,如果算上母猪补栏的时间,整个养猪周期将会更长,市场当期的价格变动对于整个产业资源配置具有滞后性。这类长周期产业的生产者总是根据上期的价格来决定下期的产量,如果上期猪肉的价格较高,养殖户就会加大补栏的力度,过度的供应将导致下期的价格下跌。反之,如果上期的价格较低,养殖户减少生产量,这样会造成将来的猪肉供应不足,从而使得猪肉价格再次大涨,这也就是长周期产业中所谓的蛛网理论。

      虽然就目前看,我国的生猪存栏数依然保持在4.5亿头左右的较高水平,但是如果猪价继续下跌,养殖户的亏损继续扩大,可能使得养殖户一方面加快生猪出栏的速度,一方面减少补栏数量,猪肉价格下半年的上涨风险还是不容忽视。由于下半年我国的CPI形势原本就不乐观,如果猪肉价格再次火上浇油,届时的通胀形势有可能大大超出预期。以此来看,如果着眼于下半年乃至明年的通胀压力,还是应该及早消灭猪肉价格上涨的隐患。

      随着猪肉价格的起落涨跌,猪肉产业链上也将形成不同的利润分配,对于相关上市公司而言,也会带来各自的投资机会和风险。

      在猪肉下跌的过程中,养殖类公司将会因为猪粮比价的不断下降,利润被不断挤压乃至陷入亏损,但也有一些公司会从中受益,比如肉制品深加工企业,因为肉价下跌缩减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利润空间,A股市场生产火腿肠的双汇发展[0.00 0.00%](000895)就是其中的代表公司。双汇发展今年的跌幅在16%左右,明显超过大盘平均水平,原因在于今年3月初,公司《关于香港华懋集团有限公司等少数股东转让股权的议案》被机构投资者否决,大股东和流通股东之间关于公司的资本运作方式出现了分歧。不过从公司基本面看,仍然是稳健成长的蓝筹公司,近期猪肉价格下跌也让公司短期获益,如果这一次机构投资者和大股东之间的博弈导致股价继续大跌,对长期投资者而言,反而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NextPage]

      另外,一些屠宰类公司也在短期内成为猪肉下跌的获益者,因为生猪价格的跌幅超过猪肉零售价格,这使得屠宰类公司的利润空间反而拉大。当然,从长期看,随着猪肉零售价格跌幅也逐渐增大,生猪和猪肉之间的价差逐渐缩小至正常水平,屠宰类公司的套利空间也会逐步缩窄。目前A股市场的屠宰类公司主要有高金食品[14.60 -2.67%](002143)、顺鑫农业[17.17 -1.32%](000860)和得利斯[18.59 2.37%](002330)等。

      不过,如果将来猪肉价格探底反弹,利润分配将会逐渐向上游和中游转移,在这个过程中,饲料业和养殖业将成为受益者。A股市场的饲料公司主要有新希望[12.29 -0.65%](000876)、通威股份[11.84 -1.17%](600438)、正邦科技[13.90 -1.35%](002157)和海大集团[35.88 0.99%](002311),其中海大集团主要从事水产饲料,从事猪饲料生产的主要是前面三个公司。在本轮猪肉价格下跌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养殖户开始进入亏损,所以生猪补栏积极性不高,这也降低了对猪饲料的需求,对相关上市公司也形成短期影响。不过将来的猪肉价格回升是大概率事件,随着养殖户再次开始积极补栏,对于猪饲料的需求也会大幅上升。另外,从饲料公司的成本来看,玉米价格近期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但是出现大涨的可能性不大,而随着进口大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豆粕价格还有下降空间。在需求上升、成本稳定的背景下,饲料业公司的长期增长还是值得期待。

      生猪养殖企业是本轮猪肉价格下跌最直接的受损者,但随着将来猪肉价格探底回升,这类公司也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A股市场的生猪养殖类公司主要有罗牛山[10.19 -1.83%](000735)、新五丰[10.68 0.00%](600975)和正邦科技等。其中尤以罗牛山更为引人关注,这家公司在海南拥有1万多亩的土地,有“海南地王”之称。另外,罗牛山还在近期正式成为ST东海A[7.44 -0.80%](000613)的第一大股东,后者是海南岛上从事酒店业务的公司,这样,罗牛山兼具海南地产和海南旅游两大最热门的概念,自然也就成为投资者热捧的对象,在今年的第一个月内,公司股价已经上涨一倍,在春节之后出现了20%的回调。随着将来猪肉价格上涨,公司还有可能在通胀概念中再领风骚。-

    (审核编辑: 刘刘刘)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