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不是通胀的“带头大哥”

供稿:刘刘刘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8月中旬(8月11日-20日)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显示,相比8月上旬,猪肉

      和鸡鸭成为价格变动最大的食品品种。其中,猪后腿肉和五花肉,价格都比上旬上涨了2.8%。从国家统计局的监测来看,从6月中旬开始至今,猪肉价格已经上涨了70日(8月31日《中国经济周刊》)。

      猪肉和蛋类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引发了一些人士对通胀预期的担忧。一些细心的媒体发现国家发改委8月份出台了四份关于稳定物价的文件,被解读为对通胀的预警。特别是一些人士拿2007年那次通胀说事,把通胀的责任全部推到了农产品涨价上。

      把农产价格上涨说成是通胀的“带头大哥”,笔者无论如何都不能赞成。

      农产品价格为什么会上涨?每次农产品价格上涨之前,都是由于市场调节不力造成农产品生产过剩,价格下跌,谷贱伤农后导致产量减少,供给下降导致的。2007年猪肉价格暴涨的前期,就是因为生猪养殖不赚钱,才导致存栏下降,供给不足,最终导致了价格的疯涨。另一个原因是,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种子、饲料、柴油率先涨价,逼迫农产品不得不涨价。

      农产价格到底该不该涨价?回答这个问题不用笔者赘言,只需引用张五常先生的观点就可以了:“主要的物价上升是农产品之价,是好现象:农产品相对非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是反映着大量农民转到工业去的必然后果,而如果这相对价格不升我们无从协助农民的生活改进。”

      由于4月份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对猪肉消费造成大的影响,同时,2007年末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养猪的政策,出现生猪存栏相对过剩的局面,进而造成价格下跌。当前的猪肉和鸡蛋价格上涨,应属于恢复性上涨。

      农产价格上涨用不用担心?如果真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了通胀,笔者认为也不用过度担心。因为,农产品是一个非常弱势的产业,也是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农产品价格上涨后,利润空间必然增大,受利润诱惑和驱使,农产品生产能力马上就会上升,农产品供给很快就会大幅增加,农产品价格就会随之下降,通胀很快就会下来。农产品价格不像垄断经营的水电气价格,只能涨不能跌。同时,经过2007年后在政策鼓励下,已经上马了一批生猪养殖能力,市场不是像2007年那样没有供给,而是供给充足,根本不必担心价格长时间上涨。

      一些人士不把矛头指向房价,反而给农产品价格戴上通胀“带头大哥”的帽子,实在有失公平,也开错了药方。

      当然,由于农产品价格占CPI权重的三分之一,农产品价格上涨不排除推高CPI,进而提高通胀率。笔者为此开出三味药:第一味药,在农产品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之际,必须严格控制政府定价和指导价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比如:垄断性经营的水价、电价、气价等,防止物价的全面上涨,也算让利于农业农民吧。第二味药是,严格农产品市场管理,使得农产品涨价的利益大头落到生产者腰包,特别是农民手中。合理确定农产品生产、仓储、运输和经销各个环节的利润。坚决防止农产品上涨利润被中间商盘剥。第三味药是,农产品涨价可能给城市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带来一定生活负担,因此,国家财政要加大对这这些群体的生活补贴。

      中国农民收入相对偏低,如果农产品涨价能够真正惠及农民,恐怕更是好事。

    (审核编辑: 刘刘刘)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