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半年国内生猪市场分析回顾及后市展望

供稿:刘刘刘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2006年上半年国内生猪市场分析回顾及后市展望

      冯永辉(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信息与市场研究部)

      摘要:本文对2006年生猪市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回顾,重点对生猪存栏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估,认为截至2006年6月份,我国生猪存栏水平已降至正常水平,但猪群结构中,母猪存栏比重快速下降,后市生猪存栏水平将向正常水平以下转变。同时对生猪市场后市走势进行了分析预测,认为随着9月份天气转凉,肉类消费进入旺季,生猪市场有望回升,但涨至2004、2005年的高价位可能性不大。9月份以后,我国国内生猪市场猪价走势模拟1999-2003年的走势可能性将非常大,养猪效益将长期保持微利。最后,还对养猪户/场如何应对当前低迷期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生猪;猪价;生猪市场

      2006年上半年,我国生猪市场如前期所预测,进入亏损期,国内各地出现大量宰杀母猪的现象。当前,整个养猪行业的从业者,甚至上下游产业的相关人士均高度关注生猪市场的变化,讨论的焦点也纷纷聚焦在:当前(2006年6月份),我国生猪存栏究竟在何种水平?猪价何时能够上涨?涨至何种价位?远期生猪市场后市走势将会怎样?当前,养殖户/场应该如何市场低谷……,业内众多的专家、学者纷纷对这些焦点进行了分析讨论,见诸于各大报刊、杂志、网站,观点迥异,有的认为生猪市场存栏水平大幅下降,7月份猪价就将上涨,有的认为,生猪市场周期规律决定,低迷期还将持续半年以上……笔者通过对生猪市场的跟踪调查、对生猪存栏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估,并对后市的走势提出了观点,以飧读者,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 2006年上半年生猪市场分析回顾

      确定分析所用“样本”——外省输入上海生猪价格走势

      上海是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中心,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及文化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来自国内外各地的投资及人才,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消费水平高、消费人口多、需求旺盛、规模庞大的消费市场,是国内众多商品重要的终端消费市场。同样,猪肉作为该地区肉食品消费的主体,需求亦非常旺盛。是国内各大生猪主产区生猪外销所必争的重点市场。

      上海每年需从河南、山东、江苏等周边生猪主产区调入800多万头生猪,生猪入沪价格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不同阶段终端猪肉消费情况的变化,而且也反映了生猪供应情况,从而由此推断出各大生猪主产区生猪出栏、存栏处于何种水平。其价格的变化走势非常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对2006年上半年国内生猪市场分析回顾及后市展望所作的分析以此为“样本”。

      1 2006年上半年国内生猪市场分析回顾

     

     

      图1 2005年7月-2006年6月外省输入上海生猪价格走势

    1.1 生猪价格走势分析

      如图1,自2005年9月份外省输入上海生猪价格出现猛跌后,2006年2月份开始再次出现猛跌,并在3月份跌至低谷:三元杂交瘦肉型猪价格跌至6元/公斤附近,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则跌至5.6元/公斤以下。5月底前在端午节猪肉消费需求增加的拉动下,猪价虽有所反弹,但节日过后,需求回落,猪价便随之再次回落。截至6月份上旬,外省输入上海生猪价格仍然在成本线(三元杂交瘦肉型猪:6.6元/公斤左右)以下。

     

     

      图2 2006年5月底国内部分省、地区生猪收购价格

      如图2,据调查,5月中下旬前后,山东、河北、辽宁、吉林等生猪主产区猪价均跌至2.8/500g以下,浙江、福建等地虽在3.4/500g以上,但成本较高,猪价亦在成本线以下,亏损。

      如图1,从“几”字形的猪价走势中,我们不难看出:实际上,2006年上半年的猪价大幅下跌,并在低谷长时期维持低迷这一现象,其实已经在2005年9、10、11月份的走势中有了征兆,只是这一征兆在当时被多数人忽视。

      被忽视的原因在于:当时多数人经验的认为,2005年9月份前生猪价格及养殖盈利已经维持了两年多的高水平,多数人认为其原因在于,近几年猪病增多,猪的死亡率上升,所以,生猪出栏并没有增加多少,即使猪价回落,也应该缓慢回落,不应该出现2005年9月份的猛跌。待2005年12月份猪价重新回升至成本线以上时,多数人更加坚定的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而忽视了9月份猪价猛跌所显示出的征兆:生猪存栏在经历了近两年的种猪旺盛补栏后已经开始释放式增长,后市必将供大于求,猪价下跌。12月份猪价反弹,原因在于春节前南方做腊肉、北方杀年猪,导致生猪需求较平时放大数倍,生猪的供应和需求同步大幅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掩盖了生猪存栏将呈释放式增长的事实。而2006年春节过后,需求大幅回落,生猪供应呈释放式增长的事实得到了显现和验证:猪价开始大幅下跌,并导致2006年上半年的低迷。

    1.2 生猪养殖效益分析

     

     

      图3 2005年1月-2006年6月我国生猪主产区养殖盈利变化趋势

      如图3所示,2005年1月-2006年6月份生猪养殖盈利情况显示,2005年1-9月份,河南、山东等地平均每出栏一头猪平均盈利为149.28元,远高于正常水平。10-11月猛跌至亏损,平均每头亏损52.34元,而实际上因为前期饲料成本过高,出栏的生猪每头实际亏损在100元以上。2005年12月-2006年1月,猪价反弹也拉动了盈利的回升,其间每出栏一头生猪盈利在42.26元,为正常水平。2006年2-6月份,随着猪价的快速下跌,亏损程度逐步加深,平均亏损83.4元/头。长期的亏损已经导致不少养殖户宰杀母猪、停止补栏,压缩存栏。

      2 调查部分地区生猪生产、市场变化情况

      2.1 一线养殖户:趁早卖了还能少赔点

      山东青岛——5月24日青岛胶州洋河镇的养殖户殷师傅对来村子里收猪的猪贩子开出了仔猪一块八一斤的价钱。殷师傅告诉记者,现在猪价实在太低了,继续养猪肯定赔钱。与其将它们育肥,不如趁早卖了还能少赔点。

      号称胶州“养猪大王”、胶州养猪协会会长的郑方玉也在不断缩减母猪存栏量,“现在我的猪场里只保留了150头母猪,去年这个时候栏里可养着320多头呢。”郑方玉说。“2004年的时候,猪市实在是太好了。”他向记者描述,“那时候生猪的收购价格是四块七一斤,生猪一般 150天就可以出栏,卖一头 200斤的出栏生猪纯赚就是200多元。现在生猪的收购价格一般在两块四一斤,价格几乎降了一半,而养猪所必需的主要饲料玉米的价格却从2004年的每斤三毛多一下涨到了七毛多。育肥一头 200斤左右的生猪需要混合饲料 600斤,混合饲料的平均成本因玉米行情的暴涨已经被拉升至了1元/斤。200斤的生猪售出价格是480元,而饲料钱就是600元。算上人力成本和养猪必需的防疫费用,现在养殖户卖一头猪就要赔上200元”。

      2.2 部分省、地区生猪、母猪存栏:转折期——母猪存栏下降速度快于生猪

      据调查,截至2006年3月末,山西省猪存栏577.4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5.1%。一季末湖南省存栏生猪3800万头,与去年同期差不多,但存栏母猪数下降5%。黑龙江哈尔滨市巴彦县和呼兰区两地生猪存栏分别比上年下降31%和增长1.2%;出栏同比增长20%和18%;可繁母猪分别下降11%和增长1.1%。截至3月底,黑龙江省生猪空栏率已经达到40~50%,望奎县生猪存栏同比下降18.4%,母猪存栏下降了23.5%。上海市生猪总存栏136.04万头,同比下降15.08%,母猪存栏下降15.58%,后备母猪下降30.91%。一季度辽宁大连市生猪饲养量为250万头,同比下降11.7%;存栏基础母猪180万头,下降11.4%,比2005年第四季度下降21.4%。

      以上各省数据均为截至一季度末的数据,而真正大量宰杀母猪是从4月份开始的,因此,可以预计,截至6月份,以上各地母猪、生猪存栏水平的下降幅度会更大。

      2.2 调查部分地区淘汰、宰杀母猪现象

      山东省——5月底,据山东省畜牧办对全省22个信息点的调查。2005年9~12月生猪价格出现暴跌时(图1),部分农户已经开始屠杀生产力不强的母猪。春节后,由于生猪价格持续下滑,农户大面积淘汰母猪,规模猪场也选优去劣,各种猪企业种猪销售出现困难,上半年全省能繁母猪数量及出栏生猪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减少,分别减少约8.6%、4.2%。

      重庆市——据重庆市农业局畜牧处称,今年一季度,重庆市PIC、洋三元等优良猪的收购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以上;4月份又在3月份的基础上下降了20%以上,而本地土杂猪下降的幅度则更大,5月底,收购价已跌至每公斤5元左右,散养农户每出栏一头肥猪要亏损170元左右;养一头母猪,全年要亏损500元左右。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重庆市养猪大县荣昌县能繁殖的母猪已降到了10万头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62%。4月份以来,该县农民每天宰杀母猪达200头左右。生猪生产遭遇“寒冬”,还连带影响到饲料兽药产业。据荣昌县调查,该县的数十家饲料、兽药生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跌入了低谷,生产和销售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下降了50%左右。

      3 种猪、生猪存栏水平(截至6月份)评估分析

    3. 1 评估指标说明

      种猪补栏指数:猪作为活体动物,每天都有淘汰的、出生的,因此很难适时跟踪并确定一个准确的“量”来表示种猪和生猪的存栏水平。而作为决定后市生猪供应的重要基础,种猪的补栏情况在判断预测生猪生产、市场变化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笔者通过将各地种猪补栏的积极性的高低进行“量化”:“1”为正常情况下种猪的补栏积极性,小于“1”说明补栏低迷,数越小,说明越低迷;同理,大于“1”说明补栏积极,越大说明补栏积极性越高。仔猪和种猪的价格可以一定程度上对此指数进行验证。

      生猪存栏水平:由上可知,“1”为正常情况下的生猪存栏,所谓正常情况也就是,生猪供应和需求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生猪存栏水平,反映在生猪价格上,此时的生猪价格应该处于成本线附近,因为远高于成本线说明供不应求,低于成本线说明供大于求,但受需求的季节性变化影响,有时在成本线以上(需求旺季:冬春季节),有时在成本线以下(需求淡季:夏秋季节)。大于“1”说明存栏水平高,后市猪价将下跌,小于“1”说明存栏水平低,后市猪价将上涨。因为生猪生长有一定周期,所以,反映在猪价上有一定的滞后性。

      3. 2 种猪补栏、生猪存栏评估分析

     

     

      图4 我国种猪补栏指数、生猪存栏水平变化模拟走势图

      由图4可知,种猪补栏指数和生猪存栏水平两条曲线趋势虽相同,但并不同步,后者要滞后于前者10-12个月,原因在于种猪补栏后需要4-6个月达到体成熟可以配种,配上后还需要近4个月的妊娠,产仔后还需要1个月左右断奶。

      当前(截至2006年6月份)我国生猪存栏水平是高于还是低于正常水平,是当前业界普遍关注并争论的焦点,因为准确的存栏可以推算并预测出后市生猪行情的变化,何时能上涨,将涨至什么价位?这都是业内、业外人士非常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高,有人认为低,各自的判断不同。但笔者认为,要想准确地判断当前的生猪存栏水平,首先必须明确两点:第一,生猪存栏是变化着的,有时高有时低,并非保持持续上涨势头,因为生猪市场已经放开20年左右了,市场基本是靠供求关系调节的,既然价格有涨有跌,那么存栏就应该有高又低;第二,不同阶段的生猪价格是判断生猪存栏水平的准确与否的主要依据。明确这两点后,若要准确判断当前的生猪存栏水平,我们还需要“三步走”:第一步:找出并论证近几年中生猪存栏水平的“1”点,作为“参照物”;第二步,判断评估2005年存栏水平;第三步:判断论证当前(2006年6月份)的存栏水平。

     

     

      图5 1996年1月-2006年1月全国活猪平均价格、猪料比价走势

      第一步:找出并论证近几年中生猪存栏水平的“1”点。由图4不难看出,2003年非典前的2月份和2005年的2月份左右为“1”点。如图5,2003年2、3月份以前我国生猪市场已经在盈亏线附近小幅震荡了近4年,一直未出现大涨大跌,说明市场供求关系较为稳定,存栏量变化不大,基本维持供求平衡,2003年2月份,春节前育成猪已经出栏,3月份仔猪补栏,因此存栏较为合理,此时的生猪存栏水平应为“1”点。

      2003年上半年遭遇非典疫情,省际间交通受阻,产销区隔离,猪价大跌,主产区大量宰杀母猪、仔猪,这一突发事件导致母猪、生猪存栏在短短数月便大幅下降至远低于正常水平,并长期无法恢复,产生深远影响。直到2005年2月份左右才真正恢复。非典过后,随着需求的回升,供求矛盾显现,猪价开始回升,并在2004年春节过后,我国第一次禽流感发生以前,猪价并没有向之前几年那样,春节过后需求回落猪价回落,而是继续保持上涨,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生猪供应、存栏水平仍远低于正常水平。但受非典后人们心理上留下了惨痛阴影,种猪的补栏虽已恢复,但积极性并不是特别高。但春节期间我国发生第一次禽流感后,猪肉替代禽产品效应导致猪肉需求上涨,生猪、仔猪、猪肉价格开始狂涨,种猪补栏开始进入多年不遇的旺季,此时已经有部分业外投机商看好生猪市场,投建猪场,在非典期间遭受惨痛损失的部分散养户重操旧业,种猪、生猪存栏开始快速恢复。但期间受“玉米霉变”事件及猪病影响,猪只死亡率明显增高,生猪存栏恢复受到影响。2005年2月份左右,第一批大量集中补栏的种猪产仔、断奶,存栏快速升至正常水平,而猪价也在2004年9月份达到历史高点后逐步回落,2005年2、3月份的猪价保持在成本线以上,但出于下缓慢下滑期,证明此时的存栏水平应该在“1”点。

      第二步:判断评估2005年存栏水平。2005年9月份以前,猪价一直在平稳下滑,但仍保持高价位、高盈利,所以种猪的补栏仍非常积极、旺盛。如图4,2004年4月-2005年8月,种猪补栏指数在“1.2”以上维持了近一年半,如此旺热的补栏种猪,为生猪生产提供了异常强劲的增长动力,导致生猪存栏长期保持释放式增长势头。虽然10月、11月发生猪价暴跌,但只有部分地区维持了不到一个月的宰杀母猪,并没有对种猪、生猪存栏造成根本性的影响。因此,可以推知,2005年底我国的生猪存栏量应该是近几年的高点,图5显示,生猪存栏水平在近“1.4”远高于“1”。

      第三步:判断论证当前(2006年6月份)的存栏水平。如图1、图3、图4,猪价、养猪盈利在2006年2月份快速下滑,进入低谷。宰杀母猪的现象也继2005年10月、11月后再次拉开帷幕,正如前文所说,截至3月末,国内部分省份、地区生猪存栏、能翻母猪存栏同比有升有降,但2005年同期生猪存栏已经在正常水平以上,而且能翻母猪存栏比重较高,很多母猪是2004年出生的初产母猪,因此3月末生猪存栏、母猪存栏仍高于正常水平。3月份后,猪价深跌至谷底,并一直维持至6月份未有大幅上涨,其间国内各地普遍宰杀母猪。据调查淘汰宰杀母猪的多是散养户,一些散养户集中的地区甚至出现卖母猪排队,屠宰场数月来只宰杀母猪(母猪收购价格低、利润高)的现象。规模猪场是在有计划的调整筑群结构,压缩存栏。因此,3月份后生猪、母猪存栏开始大幅度下降。

      据前文中“上半年山东全省能繁母猪数量及出栏生猪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减少,分别减少约8.6%、4.2%。”分析,因去年同期高于正常水平,山东是我国北方养猪主产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省份,因此可以推知,当前我国生猪存栏水平应该已经逼近正常水平“1”点。从猪价判断,目前猪价远低于成本线,虽有需求低迷因素,但生猪供应也不可能太少,否则猪价不可能这么低。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生猪存栏已经逼近正常水平,但仍在正常水平以上。

    4 综合剖析猪价下跌原因

    4.1 供应因素

      综合上面对种猪、生猪存栏水平的评估,显而易见,生猪存栏、出栏呈释放式的增长对猪价下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深入分析,2004、2005年种猪、生猪补栏的旺盛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第一,今年我国生猪规模养殖虽有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大幅增加,但因国情决定,畜牧业仍是在8亿农民从事的各种职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散养仍是养猪业的“主力”;第二,正因为此,我国养猪业迟迟没有实施“市场准入制”,任何人、任何时机都可以毫无门槛的进入养猪业,这导致了行情好时“一拥而上”,行情差时纷纷退出。从而导致生猪存栏、出栏大起大落,猪价暴涨暴跌。

      但这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国家不可能为了保护大型规模猪场的利益,而制定市场准入制,设置门槛,杜绝散养,因为这样就会导致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不利于农民增收。目前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下去,我们只能寄希望与市场经济自身的调节和整体国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4.2 消费需求

      我国猪肉消费呈以下几大特点:(1)主体性:猪肉在我国肉类消费中占主体地位,生猪市场自改革开放后就已进入市场,经过20多年的市场经济杠杆调节,其供应和需求基本进入平稳期,生猪市场相对已较为成熟。因此其消费和供应均在一定的范围内互相拉动,互相制约,互相调节,任何一方出现较大变化,市场便会很灵敏的反映出来。因此,总的来说,需求相对变化较小。(2)季节性:受传统消费习惯影响,虽然总体上猪肉消费的总量上变化不大,但我国猪肉消费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即冬春季节消费旺,夏秋季节较淡。据有关统计,前者比后者需求强1/3左右。主要因素为:冬春两季节日较多,南北方有杀年猪、做腊肠、备年货的习惯,另外,冬春季节寒冷,人们饮食结构中肉食品较多。(3)替代性:在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牛羊肉、禽肉以及禽蛋、水产品等均有互补、互替作用,如冬春季节天气寒冷,水产品生产淡季,肉类消费就会增加,夏季水产品生产旺季,且天气炎热,蔬菜水果供应充足,则肉类消费就会较少,互相替代。再如,禽流感导致禽肉、禽蛋消费大幅下降,水产品、猪肉和牛羊肉消费就会增加。

      因此,春节过后进入肉类消费淡季为猪价下跌起到了推动作用。即使春节过后国内禽流感疫情对禽产品打压较大,替代作用对猪肉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支撑,但供求关系仍呈明显的供大于求,猪价下跌。

      此外,据调查,因为近两年猪病明显增多,身处生产一线的广大农村居民对猪肉质量了如指掌:“猪肉越来越不好吃了……猪有***病,不要吃……都是饲料喂大的,饲料里面不定加了多少药,不能吃……今年过年咱不割猪肉了,多割些牛肉、羊肉吧,吃草的,安全……要吃还是吃咱自己不用饲料喂大的猪——香,还安全……”这些话虽是广大农村居民随口说说而已,但反映了近几年猪肉安全问题确实在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以及饮食结构等。

      4.3 生猪屠宰加工企业、销售商“割断”生猪——猪肉链

      笔者在《中国畜牧杂志》2006年第二期《2005年我国生猪、家禽市场分析回顾及2006年走势预测》一文中曾对近几年“生猪-猪肉间价差的变化走势”进行过分析,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与生猪购销和屠宰环节利益分配严重失衡,而生猪养殖作为整个产业链的主体,风险最大而利润最低,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形势在近两年变得日趋严峻。屠宰环节的高盈利以及生猪购销、屠宰、销售环节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条件,导致了“注水肉”“病死猪”等“问题猪肉”所带来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如2005年当10月份活猪价格暴跌至6.98元/kg,部分地区甚至跌至6元/kg以下时,猪肉价仅下跌至12.34元/kg,价差不仅没有缩小,反而上升至5.36元/kg。此时养殖环节头均盈利-80元左右,而购销、屠宰环节增值盈利空间仍保持在近300元/头。

      因此不难看出,猪贩子、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包括众多的私屠滥宰点)、猪肉销售商“割断”了“生猪——猪肉链”,在猪肉价格并没有大幅下跌的时候,因为“信息不对称”,养殖户缺乏与猪贩子、屠宰企业讨价还价的条件。导致后者通过各种手段压低收购价,导致“猪贱伤农”事件屡屡发生。

      第二部分 2006年下半年(6月份以后)生猪市场走势预测

    1 生猪供应(存栏水平)分析预测

     

     

      图6 2006年6月份后我国种猪补栏指数、生猪存栏水平变化模拟走势

      通过前文“生猪存栏水平评估”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的推断出,2006年6、7月份生猪存栏即将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如图6,种猪的补栏已经从2005年10月开始处于低迷状态,甚至接近于停滞,连着数月的低迷和淘汰母猪,生猪存栏水平开始大幅下降。2006年9月份以前,受需求疲软影响,猪价将难有根本性上涨,种猪补栏指数仍将难达“1”。所以,9月份以前生猪存栏水平将进入“1”以下,并且,短时间内不会恢复至“1”以上。

    2 生猪需求(猪肉消费)分析预测

     

     

      图7 1998-2002年全国活猪平均价格走势

      如图7,选取1998-2002年全国活猪价格走势作猪肉需求季节性变化规律分析,原因在于:由图5以及上文分析可知,这5年是近10年来我国生猪市场相对平稳的时期,供应和需求在长期的“博弈”后,猪价的波动呈现出了一定的规律,而这个规律更多的是受季节性需求的影响。如图可知,这5年中猪价均是每年2月份(春节)价格最高,之后开始下跌,5月份(盛夏来临)左右跌至谷底,并维持至7、8月份,9月份左右有了明显上涨(即将入冬),之后保持相对较高价位至春节过后开始下跌。

      由此分析可知,2006年9月份,随着“中秋、国庆”的来临,猪肉需求会有一个明显的回升,且国庆过后,天气转冷,需求仍将保持一定的水平。

      3 2006年下半年生猪市场走势预测

     
      图8 1997-2003年全国活猪平均价格及猪料比价走势

      综合分析下半年猪肉需求以及生猪存栏水平的变化可知,需求将小幅回升,而存栏已经降至稍低于正常水平。因此,假如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话,9月份猪价上涨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涨幅不会很大,而且,国庆过后会小幅回落,春节前再次上涨。远期后市走势极有可能模拟1999-2003年的猪价走势。原因是:结合图5、图8,可知,1999-2003年的猪价走势是在经历了1996、1997、1998年的长期盈利后,同样跌入了谷底,并在谷底维持了近一年的时间,也出现了大量宰杀母猪的现象。因此,在没有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前提下,生猪市场的波动主要靠供求关系来调节,而供应和需求的博弈带来了长期的稳定,波动较小。当前的行情波动与其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尽管各种环境、条件不同,历史也不会完全重现,但均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供求关系变化仍有其规律可循。

      因此,笔者认为,本轮猪价低迷、亏损期维持至9月份的可能性非常大,从2005年10月份算起,亏损期在10个月左右,基本和1998-1999年的亏损期一致。2006年6月份后的猪价走势模拟1999-2003年的走势可能性将非常大,养猪效益将长期维持在微利水平。2004年、2005年的好行情近几年再现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部分 养猪业从业者如何因应生猪市场变化

    1 必须合理、有计划的淘汰母猪

      行情低谷期,假如保持高的存栏,而且存栏结构以育肥猪、仔猪为主,不仅饲料消耗量大,成本高,而且销售价格会非常低,亏损会很严重。因此,必须趁机合理的、有计划的淘汰生产性能差的母猪,优化猪群结构。

    2 趁机补栏质优价廉的后备母猪

      淘汰生产性能差的母猪,停止仔猪、育肥猪的补栏,尽可能保持低的存栏。但此时猪群结构应以后备母猪和生产性能好的母猪为主,不仅成本低,而且保存了相当的生产能力,后劲十足。这样可保证行情好转的时候,迅速提高生产能力,不至于,行情好的时候反而无猪可卖。因此,建议当前趁机补栏质优价廉的后备母猪。

    3 抓好饲养管理、疾病防治

      越是行情差的时候,越应该注意饲养管理、疾病防治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疾病防控方面是重中之重。否则出了问题不仅增加亏损程度,而且还有可能错过去即将上涨的后市机遇。

    4 降低饲料成本

      因为饲料成本占了总成本的70-80%,因此行情低谷期,饲料成本的控制显得非常重要。随着夏天的到来,各地青绿饲料资源丰富,建议在保证饲料营养平衡的基础上,可增加猪适口性较好的非常规饲料、各种蔬菜、青绿牧草,降低饲料成本。

      5 主动出击,收集市场信息,拓宽销售渠道

      在前文分析中可知,生猪产业链利益分配严重不合理,“生猪——猪肉链”被生猪屠宰企业、猪肉销售商“割断”,原因除了资源、实力方面的差别外,很大一个因素是两者信息不对称,大部分养殖户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只能等猪贩子前来收猪,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和条件。因此,建议养殖户主动出击,收集市场上方方面面的有关信息,尽一切可能拓宽销售渠道,摆脱制约因素。

    总结

      2006年,我国生猪市场在一阵阵的母猪惨叫声中走过了上半年。2004、2005年近两年的“养猪热”导致了种猪、生猪存栏大幅上涨,随之而来的生猪出栏呈释放式增长。最终导致了生猪市场的供大于求,2006年上半年猪价暴跌,长期低迷,全国各地养殖户/场纷纷淘汰、宰杀母猪,调整猪群结构,种猪补栏、存栏水平快速下降,导致生猪存栏、出栏量逐渐减少。截至2006年6月份,我国生猪存栏水平已降至正常水平以下,母猪存栏比重快速下降。随着9月份天气转凉,肉类消费进入旺季,生猪市场有望回升,但不可能大幅上涨,2004、2005年“全线飘红”的市场行情很难再现。9月份以后,及2007年甚至以后几年,我国国内生猪市场猪价走势模拟1999-2003年的走势可能性将非常大,养猪效益将长期在“微利-亏损”交替出现的状态,保持微利。

    注:本文写于2006年6月中旬,南方高热病爆发初期。

    (审核编辑: 刘刘刘)

      回盛股份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