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担心原材料成本上涨助推通胀

供稿:刘刘刘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我们并不过于担心2008年的整体通胀压力,因为只要食品价格基本稳定,多年的实证经验表明,生产率的高速增长能轻松消化两位数的成本增长。

      对于通胀前景,有些分析师认为,随着能源、原材料成本及薪资水平的不断上涨,通胀压力将持续增加。这种观点对于市场的含义在于:中国人民银行将不得不加大升息力度,从而显著放缓实体经济的增长。基于以下理由,我们并不太担忧这一可能性:

      首先,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升幅对消费物价的传导力度比想象的要弱得多。回顾以往经验不难发现:来自能源、原材料和薪资的成本压力并非新鲜事。在过去4年9个月期间,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原材料以及煤炭的价格每年涨幅在10%~18%之间,但成本传导至消费品价格都非常有限,而消费品出厂价格的年均涨幅仅为0.4%。

      其次,成本向价格的传导之所以微弱,原因在于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极其强劲。过去7年,中国的名义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为19%,所以平均5%~10%的原材料和能源成本增长往往不会形成价格压力。

      另外,能源/原材料成本增加向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传导之微弱,乃全球性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国外学术研究表明,油价上涨100%,最终在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分别只能引起CPI指数上涨1%和0.5%。如果用同样的计算方法,我们估计这一传导在中国内地仅有1.5%。这意味着,即使成品油价格再涨20%,CPI指数也只会上升30个基点,大大低于近几个月因猪肉涨价而出现的CPI 300多个基点的上涨。换句话说:对于通胀,猪肉比油价重要十倍!如果早点认识到这一点,石油定价机制的改革恐怕不至于长期迟滞。

      第四,目前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度增长目前保持在24%~25%之间,处于合理的可持续水平。这个速度大大低于此前的峰值(如2004年第一季度的48%)。因此,大部分受投资增长推动的主要原材料价格可能会继续走高,但增幅将不大可能超出过去4年的年均10%~20%的水平。

      [NextPage]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5月以来,CPI指数加速上涨的源头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因为核心通胀率自那时起一直保持在1%左右的水平。因此,只要食品价格稳定,同比基数效应将足以带动2008年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CPI指数的下降。

      有两个理由可以让我们对食品价格前景不至于过于担心,一是秋粮收成状况良好(意味着稳定的粮食价格);二是近几个月的生猪存栏量已经大幅增加(8月份同比增加了15%),这意味着供应层面的强劲回应可能导致明年的猪肉价格下降。农户养猪利润率从去年年中5%左右已经提高到现在的60%以上。

      总之,我们并不过分担心能源、原材料和薪资价格的持续上涨会进一步推高CPI指数。相比之下,我们相信,这些成本的增幅很可能与过去数年的情况类似。我们认为,继续稳定食品价格应是比担心其他成本推动通胀更重要。(作者为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审核编辑: 刘刘刘)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