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旺季 猪肉价格首次月度下降 9月CPI涨幅有望持稳

供稿:刘刘刘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在消费旺盛的“十一”黄金周,猪肉价格却出现了降温的迹象。

      根据商务部门的数据统计,10月1-7日,全国精瘦肉和五花肉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下跌0.1%和0.3%。

      实际上,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猪肉价格相比8月份跌幅接近10%。国家统计局农产品价格处处长李永强告诉记者,“这是首次出现月度猪肉价格下降的情况。”而9月之前的数月内,尽管价格有短期下跌,但是整月来看猪肉价格一直都在上涨。

      同时,记者获悉,9月份的价格指数采集已经完成,有关部门正在加紧测算当月的农产品价格、消费物价。而根据花旗银行、巴黎百富勤、申银万国等机构的分析,由于9月份猪肉等农产品价格涨幅下降或者放缓,9月份的消费物价可能与8月份差别不是很大,略高略低都有可能。不过鉴于去年价格同比涨幅很低的原因,9月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仍将处于高位。

      这些机构判定,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继续提高存贷基准利率仍有空间。

    猪肉价格首现月度下跌

      根据商务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价格检测中心的监测数据,9月份的猪肉价格出现了月度环比下降的情况。

      根据农业部的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9月28日的猪肉、牛肉、羊肉、鸡蛋、蔬菜和水果价格均有所下降,水产品价格略有上涨。其中猪肉价格自9月 10日以来逐渐趋于稳定,每公斤在18.50元上下波动。牛肉和羊肉价格也在下降。而鸡蛋等部分农产品价格尽管仍在上涨,但是涨势趋稳。

      其他部门监测的结果也类似。不过,猪肉价格下降是否意味着整个物价在9月份开始趋稳,目前尚难以得出这个结论。分析人士认为,9月份的农产品价格比起8月份,无论是批发还是零售价格都趋下降,因此9月份CPI不会比8月份高太多,甚至可能比8月份低。

      花旗银行中国公司的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由于国家对于价格调控的力度加大,市场没有出现持续的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整个物价仍然是可控制的,预计全年CPI涨幅在5%以内。

      在过去的几个月,国家多个部门不断加大调控力度,严防物价快速上涨。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发出通知,再次要求各地加强价格调控,切实做好保障食品供应的工作,抑制价格总水平上涨,稳定后四个月的价格总水平,安定人民生活。

      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人士也指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对市场出现的异常波动,及时妥善处置。并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规范经营者和行业组织价格行为,坚决打击价格违法行为。

      [NextPage]

      国家发改委人士明确表示,“目前将严格控制政府调价的节奏和力度,年底前原则上不再出台新的政府调价项目。”

    年内仍可能持续加息

      不过,尽管9月份的猪肉价格环比有所下降,但是未来的整体价格仍难以大幅走低。

      李永强表示,由于成本和农产品生产周期的影响,农产品价格近期“涨不会涨到哪里去,跌也不会跌得太低”。

      8月份,全国CPI涨幅为6.5%,创10年多来的新高。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猪肉、食用油、鸡蛋价格涨幅较大,此带动食品价格,以及整个物价上涨较快。8 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9.0%,鲜蛋价格上涨23.6%,油脂价格上涨34.6%。

      而这种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否将逐渐过渡到整个物价的上涨,仍需观察。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目前企业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持续攀升,9月又比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达到65.6%,创下今年以来仅次于5月份的高点。

      从企业反映的问题来看,9月份反映问题的企业比重为24.9%,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价格上涨的比重占40%,比上月上升3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分析人士指出,9月份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攀升,反映出“当前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仍有可能出现加剧趋势,值得关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反映的是工业品价格,8月份统计局公布的涨幅只有2.6%,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8%。此价格比居民消费价格低3个百分点左右。

      不过多数分析机构认为,今年第四季度以及明年的整个消费物价涨幅不会很低,因此仍然预期央行持续加息。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年内仍有可能加息两次,每次上调27个基点。

      基于农业部公布的农产品价格指数,巴黎百富勤中国公司分析师秦红雨测算,9月份CPI涨幅为6.3%,有可能更低。她预计今年底和明年分别需要加息一次,每次加息27个基点。

      国家统计局将在近期核算公布9月份的物价数字,以及今年三季度的全部宏观数字。而央行、国家发改委将以9月份的物价等宏观数据,作为最后三个月的宏观调控的依据。

    (审核编辑: 刘刘刘)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