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了,不吃猪肉吃海鲜!

供稿:刘刘刘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8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正如此前人们预料的那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6%。从分类情况看,7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5.4%。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0%,油脂价格上涨30.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5.2%,鲜蛋价格上涨30.6%,水产品价格上涨5.4%,鲜菜价格上涨18.7%,鲜果价格下降12.2%,调味品价格上涨4.5%。今年1-7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5%。继6月超过4%之后,7月CPI同比增幅超出5%,创出十年新高。

      食品价格仍是导致CPI继续上涨的主要因素。据有关统计资料,今年6月份以来,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每500克新鲜去骨后腿肉平均价格为9.78元,比上月上涨12.3%。从这些数据看,通货膨胀已经朝着我们走来了。涨价了怎么办?水产品价格上涨5.4%,比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小了许多,那么不吃猪肉吃海鲜,人们可以想方设法通过饮食的调节来抵消涨价的因素。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食品类的连锁反映却是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传导开来。从有关资料来看,肉类、禽蛋和油脂仍处于上涨的通道中,对目前已在食品价格带动下上涨的CPI带来了持续压力。目前,粮食和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已逐步传导到下游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对此,央行在上周三发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警示,前期粮食和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已逐步传导到下游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因此有必要高度关注价格传导问题,防止价格全面上涨。

      从债券市场分析,通货膨胀对国债的负面影响会更大些,尤其在加息的预期背景下,中长期国债品种会否更趋边缘化,还有待于观察。但短期国债交投活跃预计将维持原来格局。而企业债券与上市公司股票有更多的“异曲同工”之处。从行业角度上看,通胀对稀缺性的有色金属等资源性行业影响不大。但是,对一些以粮食为原材料消费品上市公司和餐饮等服务业来讲,由于属于居民的必需消费品,成本压力有可能向最终消费者传导。因此通胀期间这些行业和企业具有明显的抗通胀压力。但由于通胀会降低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因此对制造业等下游行业公司影响要大一些。因而,通胀对债市的影响是有限的,通胀主要通过债券利息及交易活跃程度来影响债券市场的波动。

      由于目前的通胀水平已经使得居民的存款利率为负或接近负值。为规避通胀对居民金融资产的侵蚀,居民存款流向股市的规模不断增加。但是流入债市的资金是有限的。至于央行加息,虽然会对债市产生不利影响,但由于加息幅度有限,目前还难以与物价上涨抗衡,因此居民存款利率仍然为负或接近负值。因此,出现物价和利率齐涨的现象不足为奇。

      [NextPage]

      从目前的形势看,7月份的CPI数据创下今年新高,说明了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剧。因此,猪肉涨价了,我们可以选择吃海鲜,那么当海鲜也大幅度涨价了,我们还吃什么呢?我们也注意到,央行在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警示,有必要高度关注价格传导问题,防止价格全面上涨。

    (审核编辑: 刘刘刘)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