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试行)

供稿:刘刘刘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根据《北京市种猪遗传评估体系及产业化工程》项目和全市种猪联合选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参考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试行)》和北京种猪生产者联合会制定的“北京市种猪联合育种方案”及国内外联合育种经验,制定了本方案。

    一、主要技术内容

    ㈠育种目标

    ⒈总体目标:采用先进育种技术,加速遗传进展,使主要品种生产性能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市场和生产需要、利用现有配合力测定成果,筛选最优的杂交组合和高效的配套系素材,实现对优秀种猪资源利用的最佳配置。

    ⒉性状选育目标:

    ①种猪群体平均背膘厚根据不同品种品系之实际,在保证肉质的基础上,保持适当的背膘厚;

    ②达100公斤体重日龄:通过选育,使100公斤体重日龄高于品种平均水平的种猪群,平均每年缩短2天;

    ③总产仔数:5年内提高0.2~0.3头。

    ㈡遗传评估测定性状

    准确可靠的个体性能测定是遗传评估的基础,参与北京市遗传评估的个体性能测定分两种形式:一是以市种猪遗传评估中心指定专人负责对所属猪场进行定期的巡回抽测;二是参与遗传评估的各猪场指定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场所有测定猪进行测定。这两类测定数据都必须每月按期传送给遗传评估中心,及时进行个体育种值估计。

    根据国内目前猪育种的实际情况,并参照国外先进经验,从简单、实用、便于操作出发,将遗传评估性状分为以下两类,共计17个性状。

    l.遗传评估的基本性状。

    参与北京市遗传评估的基本性状有三个:

    ⑴达100kg体重的日龄;

    ⑵达100kg体重的活体背膘厚;

    ⑶总产仔数。

    2.遗传评估的辅助性状。

    考虑到目前国内种猪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猪育种的发展趋势,提出以下性状作为遗传评估的辅助性状,各场可根据条件进行测定,并按各场实际育种目标有选择地用于场内遗传评估。

    A.在生长发育方面增加三个性状:

    ⑷达50kg体重的日龄;

    ⑸饲料转化率;

    ⑹平均日增重。

    B.在繁殖性能方面增加五个性状:

    ⑺产活仔数;

    ⑻21日龄窝重;

    ⑼产仔间隔;

    ⑽初产日龄;

    ⑾断奶窝重。

    C.在胴体性能和肉质方面增加六个性状:

    ⑿眼肌面积;

    ⒀后腿比例;

    ⒁肌肉pH值;

    ⒂肉色;

    ⒃滴水损失;

    ⒄大理石纹。

    ㈢种猪测定数量要求

    参与北京市遗传评估的测定种猪数量,在50kg以前必须保证每窝有2♂和3♀,100kg测定结束时必须保证每窝有1♂和1♀。

    ㈣统一遗传评估方法

    用于种猪遗传评估方法较多,动物模型BLUP法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先进科学的评估方法,为此,国内外已开发出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如PEST、 MTEBV、mNESIS、GBS等,可用于场内和地区性的遗传评估。根据我国目前猪育种的具体情况,统一场内测定性状、测定方法及数据库结构,使用 GBS软件进行遗传评估。

    ㈤选择指数

    1.父系指数(SLI):SLI=100+25.0×(0 .45EBVage+1.83EBVfat)/SD

    其中:EBVage为达100千克体重日龄的估计育种值

    EBVfat为达100千克体重背膘厚的育种值

    SD为品种特异的标准差

    品种
    SD
    品种
    SD
    约克夏猪

    3.2

    杜洛克猪
    3.00
    长白猪

    3.43

    其他
    3.22

    2.母系指数(DLI):DLI=100+25.0×(6.18EBVborn+0 .45EBVage+1.83EBVfat)/SD

    其中:EBVborn为总产仔数的估计育种值

    EBVage为达100千克体重日龄的估计育种值

    EBVfat为达100千克体重背膘厚的育种值

    SD为品种特异的标准差

    品种
    SD

    品种

    SD

    约克夏猪

    4.43

    杜洛克猪
    3.56
    长白猪

    4.50

    其他
    4.43

    ㈥实现计算机联网与信息共享

    根据北京市种猪遗传评估的需要,建立统一的育种信息资源数据库,通过专业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实现信息共享,定期将各场育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动物模型BLUP法估计个体育种值,评定个体的种用价值和各场的生产管理水平,评定结果将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到各场,逐步建立以场内测定为主的遗传评估体系和良种登记簿,为北京市种猪联合育种奠定基础。

    二、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

    本方案的技术路线是以产肉性能和繁殖性能的个体育种值评估为核心,采用先进的遗传评估系统,提高选择的准确性。通过采用人工授精等技术,逐步实现场间遗传材料的交换;建立起场间良好的遗传联系,实现北京市种猪遗传评估,开展联合育种,提高种猪质量。

    此项工作首先在本市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条件,且积极性较高的种猪场实施,逐步扩大范围,实现全市种猪的遗传评估。遗传评估中心设在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

    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各参加单位需在统一领导下,从各个方面密切配合协作,对各场主要技术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学习遗传评估的方法和软件应用,了解国内外养猪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㈠品种范围

    对北京市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大白、长白、杜洛克及皮特兰等几个品种的种猪进行联合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

    ㈡联合育种核心群的建立

    在现有种猪群的基础上,经过系谱分析和生产性能初步测定后,各场每个品种选择四个以上血缘,至少60头以上(四胎以内)基础母猪和8头以上基础公猪组成联合育种核心群,其生产性能应与扩繁群有较大的差别。

    ㈢核心群种猪更新

    为加快遗传进展和缩短世代间隔,核心群母猪的选择根据个体测定成绩优胜劣汰,公猪利用6~12个月更新,更新母猪来自各育种场经场内测定的优秀母猪或中心测定站测定的优良种猪的同胞或半同胞;更新公猪主要来源于经过中心测定站测定性能十分优秀的公猪,部分来自于各育种场经场内测定的优秀公猪。

    ㈣基因交换

    为使参与联合育种场种猪在一定时期达到一定关联,由专家组根据遗传评估结果统一制定优良精液流向,各参与联合育种场不允许拒绝提供或使用,各参与联合育种场每年必须使用经过测定站测定的本品种优秀公猪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使用场至少提前一周提出需要精液的时间和份数。

    三、各年度工作进度计划

    1. 2002年:遗传评估中心进入正常运行,发布并实施遗传评估方案、操作规程、数据管理办法等;对有关人员进行选育技术培训;育种场进行技术改造,增设种猪性能测定舍,引进仪器设备,重点场开展性能测定;组建猪人工授精中心,开展猪人工授精技术研究,引进仪器设备和技术,开展人工授精技术试验示范。

    2. 2003年,组成各品种(系) 选育核心种猪群,依据各场遗传评估结果,引进优良遗传素材,开展选种选配;对核心群种猪繁殖后代种猪进行各项性能测定,对测定技术进行研究应用;开展人工授精技术研究,筛选出猪人工授精稀释液配方,在种猪场和商品猪场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优良遗传素材,建立场间遗传联系,联合育种测定场扩大到20 个;根据测定评估实际,对评估方案、操作规程、数据管理办法等进行修改、完善。

    3. 2004年,在北京建立起种猪遗传评估体系,种猪场自留种猪开展性能测定,全市种猪场由现在的47个发展到60个,年产种猪规模由20万头发展到40万头;种猪生产性能达到总体目标提出的要求,良种推广普及面达到90%以上;人工授精体系基本建成,人工授精普及率达到30%以上;形成大约克夏、长白母系猪,大约克夏、杜洛克、皮特兰父系猪,杜长大、皮杜长大商品猪饲养技术规范。

    ⒋ 2005年,进行项目总结,完成各专题科研报告和项目验收。

    ⒌ 2006及以后,将种猪联合选育作为常规育种技术在全市实施,并根据实际育种工作和市场需要,对本方案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

    四、承担单位

    该项工作由北京市农业局畜牧兽医处主持,北京市遗传评估中心统一组织,郊区县有关种猪场、种猪性能测定站、人工授精站参加,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为技术依托,共同开展北京市种猪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

    北京种畜遗传评估中心

    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

    二○○三年四月三十日

    (审核编辑: 刘刘刘)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