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焦点:提案建立食品安全体系

供稿:刘刘刘

点击:

A+A-

相关行业: 食品深加工

关键词:

    我要投稿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火热召开,专家代表也针对我国的热点问题纷纷献计献策,到目前为止,有关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提案又成了热门话题,众多代表谏言,究其目的无非是加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制度保障,究其方式则各有特点。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较大隐患,食品质量监管分为源头监管和流通领域监管。虽然我国食品源头监管由质检系统、流通流域归工商系统负责,但由于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大多规模小、流动性强,再加上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过于分散,多头管理现象严重,从而使得食品监管常出现监管的真空地带。第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还不完善,这样给一些非法小企业的食品准入以可乘之机。第三、食品安全监督执法角色不当,缺乏规范。第四、食品法规、标准的建设落后于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食品安全“年年高呼,年年出事”的境况。

    提案看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

      宏观查看今年人代会上有关食品安全的提案基本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一、,建立《食品安全发法》

      一个法制的国家必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食品安全更要有监管的法律保障,代表们提出原有的《食品卫生法》虽然做了很大的贡献,但过去的《食品卫生法》对于监管责任明确不够,对于违法犯罪分子的惩治力度也不够,缺乏这种震慑力和管理能力,现在要全社会共同关注这个,研究制定一部食品安全卫生法,让大家来共同遵守,对食品安全的整治、长效管理是非常有益的。

      代表们提议要尽快出台《食品安全法》解决这些问题,“在监管上,对食品安全监测的标准与要求,和所有不同部门的责任是什么,都要进行具体规定。”这样可以用法律的形式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明确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依法严肃追究刑事责任。加强对监管失职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在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中全面落实责任追究制。加大投入,搞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

    二、完善食品准入制度

      目前,我国国家质检总局对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已经正式实施, 政府将对企业实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强制检验制、合格食品加贴市场准入标志制三项制度,以更全面地保障食品安全.与老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的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被列入首批实施对象。我国食品标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构成。虽然现已制定和发布国家标准1000余项、行业标准1000余项,但由于标准制定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造成食品标准之间既有交叉重复,又有空白点。

      代表们提议应尽快完善和规范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在确保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提下,适当简化食品安全准入和许可的审核流程,实行属地核准制度,推行谁审批谁负责的责任制,逐步授予市级(或省级)行政机关食品安全准入和生产许可证核准、发放权限,真正解决目前审核、发证流程中环节过多、时间过长而市场准入制度推行偏慢的问题。

    三、建立食品安全检测结果公示制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外事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革广西区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何培嵩代表的提案代表了一部分代表的建议。

      她提出,由于我国没有建立起食品质量检测结果公示制度,致使公众对于食品质量的信任度不断下降,容易产生恐慌和猜疑,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应在条件成熟的城市逐渐建立食品质量检测结果公示制度,进而在全国各地全面推进。

      何培嵩认为,当前,广大群众对于食品质量的信心依然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广泛发动群众,把食品的检测信息及时公开出来,依靠群众监督市场。为此,建议逐步推广食品质量检测结果公示制度:一是实行网上公示。建立食品质量信息网,将食品质量检测的结果上网公示。二是实行媒体公示。将检测结果每周定期在报纸、电视台上予以公布。让老百姓看得明白,吃得放心。三是实行市场公示。该公示制度主要针对的是商场、超市、农副产品市场,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在市场公告栏或板报上将食品质量检测结果予以公布。四是保证检测结果公布的时效性。食品经营单位收到食品安全信息后,要在结果出来后马上公布出来,而不要在相关单位整改后才公布。五是改进食品检测的周期和频度。将定期检测与突击检测结合起来,使不法商家无法逃避,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六是建立食品质量检测问责制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客观公正。

    四、加强食品源头防范

      “事后惩罚,不如事前防范”。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代表们有这样一个共识。

      张燕代表说,要堵住源头,从原料上就要把好关,第一道防线松了,那么危害就可能长驱直入。所以应将原料安全列入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要明文禁止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如在饲料中禁止添加激素、抗生素等)。另外,对于一些“隐性”危害,老百姓没有识别能力,这需要国家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研究和监测工作的投入,科研应该在防范食品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姜德明代表说,应以食品企业数据库为基础,为每个企业建立质量档案数据库,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他建议,防患于未然,还应该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国家有关部门应统一管理,尤其是营养指标、农药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微生物及毒理指标等要统一。制定一批食品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并强制执行,使食品加工企业及检测机构有章可循。

      [NextPage]

      虽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百出,但在两会上众多代表的高度关注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食品质量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苏丹红”咸鸭蛋,“嗑药”的多宝鱼,致病的“福寿螺”等将彻底的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审核编辑: 刘刘刘)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