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郊125万头存栏猪戴上"信息耳标"

供稿:刘刘刘

点击:

A+A-

相关行业: 食品深加工

关键词:

    我要投稿

      上海3月8日:日前,上海市郊125万头存栏生猪戴上了一种“信息耳标”,今后不管它们被运往哪儿,只要“读”一下耳标上的二维码,猪的档案便一览无余。

      据《解放日报》报道,小猪断奶之后,兽医便为其戴上“信息耳标”,由此小猪开始拥有身份证。这种耳标有一元硬币大小,公扣与母扣合上后便不能取下。耳标上印的二维码,都是唯一的号码,背后联结着相应的数据库。小猪不断长大,数据库也渐渐扩充,包括养殖场情况、猪的品种、吃过哪些饲料、生过什么病、打过几次疫苗等信息。在规模养殖场里,有驻场兽医录入信息;而在普通农家,则由乡镇专职兽医上门服务。

      生猪出栏后,“信息耳标”也一路跟随。上海市畜牧办有关人士介绍,市里订购了专门的识读器,今后只要带上便携式打印机,不管在哪儿,要出具生猪的检验检疫证明,就可像出租车打印发票一样方便了。屠宰场的挂钩上也将安装芯片,生猪被宰杀后有关信息就转移到了所在挂钩的芯片上。被分割成小包装肉品后,信息又延伸到一张张新打印出来的条形码上。这样,顾客买了小包装肉后,只要发现问题,就可通过条形码追溯到原来那头猪的信息,从而查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审核编辑: 刘刘刘)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