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企业上市公司 2025 上半年业绩亮眼 猪周期低谷已过,反内卷或促进行业复苏

供稿:大师兄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近日,多家养猪企业上市公司陆续发布 2025 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成绩亮眼,让市场为之振奋。与此同时,行业专家普遍认为,猪周期低谷已过,而 “反内卷” 行动的推进,正为行业复苏注入新的活力。

    image.png

    上市猪企业绩飘红,量价齐升成主因

    7 月 9 日晚间,牧原股份(002714.SZ)发布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02 亿至 107 亿元,同比增长 1129.97% 至 1190.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06 亿元至 111 亿元,同比增长 882.95% 至 929.31%。基本每股收益同步跃升至 1.90 - 2.00 元 / 股,远超去年同期的 0.15 元 / 股。牧原股份解释业绩大增的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上升导致收入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相关销售数据显示,今年 1 至 6 月份,牧原股份生猪销售累积 3839.4 万头,较 2024 年同期的 3238.8 万头,同比增长 18.54%;销售收入方面,上半年为 708.68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560.22 亿元,同比增长了 26.5% 。在成本控制上,年初至今,牧原股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从年初的 13.1 元 / 千克下降到 6 月份的低于 12.1 元 / 千克。

    正邦科技(002157)在 7 月 10 日晚间披露业绩预告,预计 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1.9 亿元至 2.1 亿元,上年同期亏损 1.27 亿元;扣非净利润预计 5000 万元至 7000 万元,上年同期亏损 2.7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 0.0205 元 / 股 - 0.0227 元 / 股。报告期内,生猪养殖业务贡献显著,实现收入 40.7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34.59%。公司生猪销量 357.66 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 125.04%,其中仔猪出栏 200.6 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 128.19%;商品猪出栏 157.06 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 121.15%。受生猪市场行情变动影响,仔猪和商品猪销售价格有所回升,生猪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46 元 / 头,呈现 “量价齐升” 态势,推动公司养殖业务利润大幅提升。

    巨星农牧(SH 603477)7 月 14 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 2025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65 亿元到 1.95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其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 16.45 亿元,同比增长 73.45%;归母净利润 1.30 亿元,同比增长 193.91%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生猪养殖实现营收 15.2 亿元,生猪出栏 83.3 万头(同比 + 62.40%),其中商品猪出栏 81.7 万头(同比 + 63.31%),成本方面,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完全成本 13.38 元 / 公斤,1 - 3 月公司生猪完全成本分别为 13.5/13.26/13.46 元 / 公斤,成本稳步下降,2025 全年完全成本目标 13 元 / 公斤以内。

    温氏股份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43.31 亿元,同比 + 11.37%;归母净利润 20.01 亿元,同比 + 261.92%。2025 年第一季度销售肉猪 859.35 万头,同比 + 19.69%,肉猪综合成本 7.2 元 / 斤降至 6.3 - 6.4 元 / 斤,超预期完成季度成本目标,成本保持在第一梯队,预计 2025 年第一季度养猪业务盈利 24 亿元。2025 年肉猪销售目标为 3300 至 3500 万头,同比 + 9% 至 16% 。

    7 月 14 日晚间,大北农(002385.SZ)发布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 1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9 亿元至 2.5 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 1.56 亿元,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同比增长 221.87% 至 260.36%,预计基本每股收益为 0.04 至 0.06 元。从业务板块来看,种子业务表现十分亮眼,报告期内种子产品销量相比上年同期增长幅度较大,其中水稻种子销量同比增长超一倍,玉米种子销量同比增长超三倍,业务收入和利润较上年同期均明显增长。饲料业务方面,产品销量相比上年同期实现增长,公司强化经营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期间费用较去年同期呈下降趋势。养猪业务同样取得显著进展,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及参股公司生猪共计出栏 383.47 万头,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34.64%。公司不断改进生产指标,提高生猪养殖能力,优化种群,生猪养殖成本持续下降,且生猪行情价格在报告期持续稳定运行,综合作用下,上半年公司生猪业务实现盈利。

    新五丰同样尚未披露 2025 年上半年详细业绩预告,但一直以来在生猪养殖板块积极布局,致力于提升产能和养殖效率,其经营策略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行业复苏的趋势。

    猪周期低谷已过,下半年行情可期

    回顾过去几年,猪周期的波动让养猪行业历经起伏。自 2002 年以来,我国共经历了 6 轮完整的猪周期,如今已进入第 7 个猪周期。此前,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高位,给行业带来较大产能恢复压力。但从目前数据来看,产能去化取得一定成效。截至 2024 年 11 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080 万头,虽然仍高于农业农村部设定的 3900 万头调控目标,但已呈现出调整趋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 6 月,生猪价格已连续 4 个月上涨。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监测,7 月 8 日 - 12 日,16 省 (直辖市) 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 24.54 元,环比上涨 3.1%,同比上涨 35.4%,较上周涨幅扩大 4.4 个百分点。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表示,结合前期产能调减情况和当前猪价走势综合研判,下半年猪价总体将呈季节性上涨走势,行情明显好于上年同期。

    “反内卷” 助力行业复苏,多方受益

    近期,“反内卷” 成为多个行业热议的话题,养猪行业也不例外。在经历了长期的价格竞争和产能过剩后,养猪企业逐渐意识到 “反内卷” 的重要性。从行业层面来看,“反内卷” 能够稳定供应链与资金链。例如,企业间合理的竞争策略调整,避免了因过度压价导致的资金紧张局面,增强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稳定性。同时,“反内卷” 让企业利润修复,促进行业回暖。当企业不再单纯依靠低价竞争,而是通过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产能等方式,使得产品利润率回升,有助于行业早日摆脱周期性低谷。

    此外,“反内卷” 还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促进行业价值升级。一方面,它给行业内企业留出了更多资源用于研发;另一方面,迫使企业放弃单纯的价格竞争,走差异化路线,尤其是通过科研创新来实现差异化。例如,部分企业加大在智能化养殖设备、优质种猪培育等方面的投入,提升养殖效率和猪肉品质。并且,“反内卷” 促使产能优化与资源再配置,过剩产能、落后产能的退出,能够给优秀产能腾出更多市场空间,从而促使资源向先进产能集中。

    随着养猪企业上市公司 2025 上半年业绩的披露,行业复苏的迹象愈发明显。猪周期低谷已过,“反内卷” 行动的推进,将为养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凭借成本控制、技术创新等优势,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推动整个养猪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审核编辑: 大师兄)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