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应激,管理复产风险

供稿:猪猪侠

点击:

A+A-

相关行业: 生猪

关键词:

    我要投稿

    通过前面发的文章,我们已经知道“六大窗口期”造成的猪群应激是非瘟感染风险的主要来源。那么如何管理应激,管理复产风险,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

     

    猪的一生是应激的一生   

    出生、剪牙、断尾、保健、疫苗免疫、断奶、转群、运输、环境变化、换料、营养、疾病、限位、怀孕、分娩、泌乳、配种、高温等让机体感到不适,出现非特异性全身反应的因素都叫应激源。主要由两大神经内分泌系统带来的免疫、代谢、炎症的变化:

    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应激启动机制,内脏供血减少,躯体活动相关的器官供血增加,便于逃跑;

    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合成代谢减少,分解代谢增加,保证机体营养供给,长期高度应激则会导致免疫、代谢、炎症的变化,继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应激是窗口期非瘟爆发的帮凶

     

    1)应激本身是帮凶:窗口期应激源多且数量集中,且应激源不可避免,分娩、发情、配种、断奶、转群、免疫都是为了正常生产不可避免的缓解,但是由于此阶段与人员接触频繁发情鉴定、人工授精、接产助产、赶猪、注射等,窗口期各阶段间隔时间短,所以造成了应激源长期存在且强度高的局面,这会改变对免疫、代谢、炎症状态改变较大,为非瘟病毒定值营造环境。

     

    应激和非瘟的关系

       破坏黏膜免疫,氧自由基破坏生物膜通透性,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导致黏膜缺血性损伤并通过分泌糖皮质激素,抑制黏膜上皮细胞再生。

     

      糖皮质激素提高,干扰素水平降低,提高ASFV特钟意的受体CD163表达

     

       IL-1TNF-α等细胞因子加速病毒体内复制

     

       改变代谢,降低采食量,营造ASFV喜欢的细胞内酸性环境

     

      应激抑制干扰素的分泌,促进促炎症因子的分泌,加速ASFV的复制

     

    2)应激还会带帮凶:应激环境下,其他疾病如流感等病毒趁虚而入,特别在天气寒冷的冬天,圈舍温度和空气质量不佳的情况下,加重了环境应激的作用,为非瘟二次爆发营造环境。

     

     

    管理应激,管理复产风险

     

    1. 环境:三度一通是指温度、湿度、密度与通风状况(也就是所谓空气洁净度)。冬季特别要注意就是就是防贼风,圈舍刺激性气味的降低。

     

     

     

    2. 饲养管理:限位栏饲养或者小圈舍饲养,相当于增加了物理隔离,让“轮椅上的杀手”可趁之机的同时,也可以减少斗殴等现象;配种、查情、分娩、断奶、转群、打疫苗,规范操作流程,减少人员不断进出和猪接触次数。

     

     

     

    3. 营养调控:

     

      提高营养浓度:应激较集中时期,采食量低且饲料消化率也下降,需提高饲粮能量、钙和氨基酸的浓度

      饲喂模式:改多餐为一餐饲喂模式。可以减少母猪喂料应激和人员进出猪舍的次数,降低冷空气进入和猪群应激。选用优质原料,定期清理食槽、料车和料线管道中残留的发霉变质饲料残渣。

      在六大窗口期添加奥茵美1kg/t,连续使用7-10天。

     

     

    抗应激剂在复产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1.提高应激中枢阈值

     

    阻止信号到达下丘脑或交感神经,让机体识别不了应激。

     

     

     

    2.阻止应激通路传递

     

    抑制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保护黏膜、降低病毒靶位点CD163表达。

     

     

     

    3.减轻猪群应激症状

     

      改善代谢状态,增加采食——防止ASFV在细胞内酸性环境复制;

     

      增加淋巴细胞数量,促进干扰素的分泌和抗炎性因子的分泌——降低CD163表达和细胞间扩散;

     

      消除氧自由基——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细胞完整性。

     

    小结

    应激其实就是平时猪场见怪不怪的一些东西,能造成猪群亚健康状态,平时感觉不强烈,但是在其他疾病到来的时候,帮着外来疾病给猪加一刀,厚积薄发,一招搞垮猪群。

    所以尽量减少应激源,提高应激中枢阈值,减轻猪群应激状态,才能让猪群平稳度过疾病高发期,特别要注意窗口期这种应激源频率高和强度高的阶段。


    (审核编辑: 猪猪侠)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