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如何提高二胎母猪繁殖性能?技术措施有哪些?

供稿:猪猪侠

点击:

A+A-

相关行业: 种猪

关键词:

    我要投稿

    1、严格执行后备猪开配标准,其中开配不低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140KG,具有优秀的体型及膘情。

     

    2、杜绝强配后备猪。坚决不配无静立反射表现的,以此改善一胎断奶猪发情状态。

     

    3、控制一胎母猪仔猪的初生重,一胎猪怀孕后期料量控制在3.2KG/天,最高不超过3.4KG/天。

     

    4、一胎怀孕母猪产前两周使用微生态制剂调理肠胃,临产前可增加使用青料。

     

    5、尽量减少人工助产一胎母猪,减少子宫炎症,若有助产的,分娩过程中可多吊一瓶甲硝唑,产后跟踪护理到位。

     

    6、增加一胎母猪哺乳期饲料营养,按其日采食量的3-4%比例全程添加黄豆粉,高峰期料量确保不低于6.0KG/天,并维持10天以上,减少掉膘现象。

     

    7、控制一胎哺乳母猪带仔数,产后10天内带仔数为11头,10天后带仔不少于10头,断奶前不控料。

     

    8、一胎断奶猪分栏集中饲养,或放进定位栏进行攻料,确保足够攻料量,推迟发情或发情异常需推一个情期再配;

     

    9、加强优化力度,对不符合种用要求的一胎断奶猪坚决淘汰。


    (审核编辑: 猪猪侠)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