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乳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研究进展

供稿:猪猪侠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兽药

关键词:

    我要投稿

    全艳平赵玉军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110161) 近年来,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流行一种被称为断乳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mul-tisystemicwastingsydrome,pmws)的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断乳猪生长发育,且致死率很高,因而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国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从本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等方面的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简要病史 1991年,加拿大西部一农场首先发现一种发生于断乳仔猪的以渐进性消瘦,体重减轻,呼吸道症状及黄疽,组织学病变有间质性肺炎,淋巴组织增生,肉芽肿性肝炎和肾炎为特征的疾病。 1995年,法国布列塔尼约100个猪群中的8~13周龄猪,发生一种以多系统衰竭为特征的传染病,表现肌肉衰弱无力,下痢,呼吸困难,表现症状后2~8天内出现部分死亡,约有50%左右猪存活,存活猪生长发育不良。组织学检查发现,淋巴细胞坏死萎缩,多核巨细胞聚集。 1997年6月,日本toyama县一农场断乳猪表现生长不良,皮肤苍白,精神不振,腹泻等症状。组织病理学变化有:淋巴结病变,淋巴细胞减少,网状内皮细胞中检测出嗜碱性包涵体,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包涵体中有类圆环病毒颗粒,这些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pmws相似,对感染猪淋巴结pcr产物dna测序,表明病毒与圆环病毒同源性大于96.9%。 2000年,韩国报道了第一例pmws,特殊的病理变化是淋巴结、肝、脾发生广泛的肉芽肿性炎症,以上皮样巨噬细胞和多孩巨细胞浸润为特征,并在这些组织中成功地扩增530bp的圆环病毒dba片段。 2病原学 2.1主要特性 pmw的主要病原是猪圆环病毒(porcinecircovirus,pcv)。pcv在分类上属于圆环病毒科,其共同特征为病毒无囊膜,由单股环状的dna链组成。圆环病毒科包括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鹦鹉啄羽病病毒(pbfd)和pcv三种动物病毒及地三叶草侏儒病毒(scsv),椰树叶腐烂病毒(cfdv),香蕉簇顶病毒(bbtv)等植物病毒。 猪圆环病毒直径17nm,呈20面体对称,病毒衣壳蛋白为1条多肽链,分子量为36kd),dna长为1.76kb,病毒沉降系数为52s,浮密度为1.37g/cm3。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酸性环境及氯仿中可以存活较长时间,在高温环境(72℃)也能存活一段时间。据英国中央兽医研究所的数据表明,virkon s消毒剂在1:250稀释度时能有效杀灭圆环病毒。 1974年,德国学者tischer首先从猪肾传代细胞pk-15中检出pcv,该病毒可长期持续污染pk-15细胞,但不表现cpe(cytopathiceffect,细胞病变效应)。gills实验证明,传了9年的pk-15细胞在其142代培养物中仍存在pcv抗原,其污染来源还不清楚,但试验证明,培养用的血清和其它药物并未被pcv污染,pcv可能源于原始猪细胞。allan(1994)报道了在猪和牛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培养中复制了pcv。pcv在原代胎猪肾细胞。恒河猴细胞及bhk-2细胞中不能生长。在接种pcv的pk-15培养细胞物中加入d-氨基葡萄糖,可促进pcv复制,使得感染pcv的细胞数量可提高30%。 感染pcv的pk-15培养细胞内含有许多胞浆内包涵体,少数感染细胞内含有核内包涵体。胞浆内包涵体大多数分布于细胞核周围,大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均质。胞浆内包涵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形态较小,直径0.l~0.5μm,无膜包围,呈颗粒状,与胞浆的界限不明显。一些包涵体中有直径17士znm二十面体的病毒粒子,呈水紧密的聚合,偶尔形成类结晶状排列。这种小包涵体可能是病毒装配和成熟的场所。另一种包涵体形态较大,直径0.5~5.0μm,数量多,周围有膜包围,电子密度较大。这种大的包涵体是典型的自吞噬作用的结果。核内包涵体无膜包围,常与网状核仁或异染色质的凝集物有关,呈圆形,铃形或颗粒状,直径为0.l~1.0μm。 2.2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allan(1998)发表报告,他们从加拿大、美国、法国、西班牙、丹麦、北爱尔兰存在pmw症状猪群中,分离到了pcv抗原,制备了pmws分离株的pcv多克隆抗血清和单克隆抗体,还制备了多株传统的没有病原性的pcv单克隆抗体。通过对pcv核苷酸进行测序,发现从有pmws症状猪群体内分离的pcv抗原性相似,但与传统的持续污染猪肾细胞的pcv抗原性有很大区别。 morozov等(1998)报道了从衣阿华州有pmws症状的猪体内分离到pcv,将此pmwspcv与pk-15细胞污染的pcv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这两种不同来源的pcv基因序列存在很大的差异性,pcv全序列同源性为76%。在两个主要的开放读码框(orf1和orf2)中,orfi在两株pcv间相对保守一些,核苷酸同源性为83%,氨基酸同源性为86%。orf2可变性相对较大,核苷酸同源性为67%,氨基酸同源性为65%。用pcr和原位杂交方法还可检出pmwspcv在各种感染组织中dna丰度。结果还表明,pmwspcv可感染多种组织和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 用感染pcv的pk-15细胞接种猪,可以回收病毒,根据病毒抗原的出现及抗体的产生,表明猪感染了pcv,但没有发现临床症状和病变。说明来源于pk-15细胞的pcv是非致病性的。各国对pcv和pmws的一系列研究表明,pcv在猪体内长时期演变过程中,产生了有病原性的变异株,后来被称为pcv2(域pmwspcv,pcv-like),相应 地将没有致病性的持续污染pk-15细胞的这种毒株称为pcv1(或nppcv,pk-15pcv)。混合感染。 pcv2pmws的主要病因,但不是唯一的病原。pmws症状的出现需pcv和其它因子共同作用。在对无菌猪接种pcv实验时,没有发现pmws的临床症状,可能是接毒量小,扑杀时期过早或许是无菌猪饲养在无菌环境中,没有暴露出表现症状的重要的环境因子,利用pmws患猪的组织乳剂或细胞培养分离继代的病毒接种仔猪,出现pmws的特征病变。说明由于细菌、病毒的二重感染,常使pmws的症状复杂化,严重化。 krakowka(2000)的实验表明,猪细小病毒(ppv)在pmws中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因子。对悉生菌猪鼻腔单独接种pcv1pcv2,ppv或混合接种pcv1/pcv2,pcv1/ppv,pcv2/ppv。利用免疫化学方法检测在研究pmws的疾病发展过程中病毒抗原的分布,病毒血症,鼻腔和眼的分泌物和粪便中病毒dna。所有接种单一致病因子的猪,和混合接种pcv1/pcv2,pcv1/ppv猪(除1头外),都未表现;临床症状,但表现一过性病毒血症。感染后35天,显微镜下观察肝脏、心肌有炎性细胞浸润。一头接种pcv1/ppv猪在接毒后2周出现ppv病毒血症,淋巴管炎,肉芽肿性炎症。4头接种pcv2/ppv猪都发生pmws,表现出pmws特征性症状:沉郁,厌食,黄疽,粘膜下层水肿。一头猪在接种后27天濒临死亡。其余三头接种后27~30天内因病重被捕杀,剖检可见淋巴结缩小,肝脏有斑点,除脑组织外,所有组织都存在广泛的血管肉芽肿,巨噬细胞和组织细胞中可见嗜碱性胞浆包涵体,pcvz抗原广泛分布于巨噬细胞内,ppv抗原散在分布。在眼、鼻分泌物和粪便中检出了pcv2抗原。还可见肝细胞坏死,胆汁显著淤积。研究表明,pmws在悉生动物中需要pcv2和其它感染因子,如ppv,才能表现出完整的疾病症状。 2.3病毒基因型 不同地区pcv2流行的基因型略有差异。pcv2基因型因地域不同又有许多小分支,从法国分离的pcv2基因序列与其他地区分离的pcv2差别最大,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从台湾分离的pcv2与加拿大的分离株略有差别,从美国分离的所有pcv2同源性很高。我国对本病的报道很少,郎洪武等用elisa方法在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猪场均检测了pcv2抗体。曹胜波等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在河南、江西、湖北、广东等省检测到了pcv2,因此pcv2在我国已广为流行。实验表明,我国猪群pcv2阳性率21.4%~33.3%,我国流行pcv毒株与欧洲毒株同源性高于美洲和台湾毒株,与法国分离的一个毒株(af20311)同源性最高。 3流行病学 3.l致死率 pmws多发生于516周龄的猪,发病率3%~50%。法国madec(2000)报道,法国一农场发生pmws,11~13周龄受害最严重,从断乳到屠宰致死率达11%。调查表明,pmws是~种慢性、进行性高致死率的疾病。英国养猪协会(theuknationaipigassociation)人员称,pmws已成为断乳仔猪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疾病。为了控制hc(猪瘟)和fmd(蹄疫),英国屠杀了25万头猪,另有30万头因pmws死亡。一些农场主报道,其致死率超过40%。 3.2传播途径 猪对pcv具有较强的易感性,可经口腔、呼吸道途径感染。aiian(1996)证实少数怀孕母猪感染pcv后,在妊娠早期(胎儿产生免疫能力前)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胎儿持续感染和病毒及抗原的不同分布。用pcv经口感染试验猪后,其他未接种猪的同群感染率达100%,感染猪可从鼻液和粪便中排出病毒。 3.3pcv流行情况 pcv广泛存在于许多国家猪群中。血清学调查表明,德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猪群中pcv抗体阳性率分别达到85%,55%,86%,92%。由于pcv污染细胞不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一直未被发觉,有实验表明pcv可能流行了许多年。magar(2000)报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1985年、1989年、1997年从加拿大一屠宰场采集的血清样品进行pcv1pcv2抗体检测。每年都有pcvi、pcv2阳性血样检出,且pcv2血清阳性数大于pcv1阳性数。pcv2是加拿大猪群中主要pcv2流行株。gresham(2001)报道,英格兰和威尔士猪群pcv感染率达18~20%。但苏格兰未见报道。 4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以多系统进行性功能衰竭为特征。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不佳,有的发热,被毛粗乱,生长发育不良,进行性消瘦;有的贫血,皮肤苍白,肌肉衰弱无力,还表现出咳嗽、喷嚏、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体表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例可见皮肤、可视粘膜黄疽,下痢及嗜睡。 最显著的病变是全身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及下颌淋巴结肿大到2~5倍,有时可达10倍。切面硬度增大,呈均匀的苍白色,集合淋巴小结也肿大。发生细菌感染,则淋巴结可见炎症和化脓病变,使病变复杂化。 肺肿胀,有散在、大而隆起橡皮状硬块,有黄褐色斑散布于肺表面。严重的病例,肺泡出血,部分病例尖叶和心叶萎缩或固质化。脾中度肿大,是肉变。半数病例肝脏无明显异常,其他病猪表现不同程度的虎班状外观,并伴有轻度或中度萎缩,有的病例肝肿大肾脏水肿,苍白,被膜下有白色坏死灶,盲肠和结肠粘膜充血或瘀血。据报道,有的病例发生肝、肺、肾肿大,有广泛的肉芽肿性炎症。 5 组织学变化 淋巴结的皮质及副皮质区显著扩张,有单枚巨噬细胞。组织细胞浸润,有时还散布着大量的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结基质常增生或有嗜酸性细胞浸润。淋巴滤泡有由组织细胞、类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淋巴细胞集聚形成的肉芽肿。 肺泡内有单核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浸润,肺有多灶性肉芽肿或弥漫性间质性肺炎。部分病例支气管、血管周围发生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浸润。 肝脏最常见门静脉周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窦状隙内单核炎性细胞聚集,肝细胞坏死。慢性死亡病例,由于黄疸而使肝小叶周围纤维化,肝细胞坏死、消失,单核细胞弥漫性浸润。 肾脏有多灶性间质性肾炎,主要在皮质部发生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少数病例有肾盂炎,急性渗出性肾小球肾炎。 心脏多有各种炎性细胞浸润,轻度或中度的多灶性心肌炎,胃肠肌层有不同程度的肌炎。 6 诊断 本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有一定特征性,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猪圆环病毒易与其它病毒、细菌混合感染,确诊本病需实验室诊断。 6.1 电镜检查 支气管淋巴结提取物负染后见到类圆环病毒颗粒(17nm),在支气管淋巴结的超薄切片中,见到包涵体,由直径约为20nm的电子致密性颗粒组成,呈晶状排列。 6.2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 iif是一种比较特异的血清学方法,将病料接种pk-15细胞,用兔抗pcv高免血清与细胞培养物中的pcv反应,可对pcv进行检测和定型。试验时可用pcv1和pcv2两种高免血清分别与pcv的细胞培养物反应,虽然这两种血清与pcv反应时会出现一些反应,但同型抗原与抗体反应时,血清的稀释效价要高于异 型反应。 6.3 原位杂交试验(ish) nawagitgul(2000)研究制备了能区分pcvi和pcv2的探针。根据pcv2的orfi和orf2的有义链和反义链合成核酸探针。在42℃和58℃,orfi反义链探针与感染细胞中pcv1和pcvz,都杂交。在58℃时,orf2反义链探针和pcv2核酸杂交,不与pcv-l核酸杂交。orfi和orfz有义链探针只与pcv2核苷酸结合。反义链探针产生的信号比有义链强。研究结果表明,orfi反义链探针适合检测两种类型的pcv(pcvi和pcv2),orf2反义链探针可区分pcvi和pcv2。 6.4 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 walker(2000)取道以分离的pcv-2细胞培养物作为抗原,以pcv2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作为竞争性反应物,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作对照,c-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99.58%和97.14%,c-elisa可用于大规模猪群的pcv快速诊断。 6.5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根据pcvdna的核音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反应,可直接检测组织病例及其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核酸,是一种快速简便特异的方法。ouardani等建立了一种简便的多重pcr法,可对pcv进行检测和定型。该方法设计了2套引物,是根据pcvdna的2个开放读码框的核昔酸序列设计的。第1套引物有2对引物,其中1对引物扩增orf2上488bp,可检测pcv1pcv2,另1对引物只扩增pcv1的orf2上的375bp;第2套引物也有2对引物,其中1对弓!物扩增orf1的646bp,可检测pcv1和pcv2,另1对弓i物只扩增pcv1orf2上的425bp。这2套引物都可以对pcv进行检测和定型。 7 防治措施 本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抗生素对pmws患猪无效。但抗生素的使用和良好的饲养管理,有助于控制二重感染。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供应用。主要采取的对策是: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减少环境应激因素,如温度变化、贼风和有害气体。实施严格创生物安全措施,防止pcv和其他感染因子的混合感染。用早期发现疑似猪进行检查、淘汰。避免从疫区引进猪只,严格控制来访者、车辆、货物进入猪场。 pmws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但对其发病机理、传组源等问题还不完全清楚,许多问题急待解决。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且pmws已在我国广为流行,应引起我国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及早开展pmws的研究和调查。


    (审核编辑: 猪猪侠)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