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养猪场应该适当取舍2

供稿:猪猪侠

点击:

A+A-

相关行业: 疫苗

关键词:

    我要投稿

    1.4、猪场管理混乱

    猪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相应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猪场设备落后,猪舍设计不合理,母猪和保育猪同在一个猪栏,外加管理人员粗暴对待猪群,这不但不利于环境卫生的管理,而且猪群易产生外源应激和内源应激。在管理粗放、环境卫生较差和外部应激、内部应激刺激下生活的猪群,感染疾病的机会较大。

    1.5、不按疗程治疗

    养猪场在生猪市场价格不理想的情况下,为了节省开支,不及时用药,错过了最佳用药时间,还有一些养猪场在病情好转之后就停止用药,这两种情况的结果往往都是治疗无效。实际上,任何一种药物都有1个半衰期,当药物浓度降低到不能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时候应该补充药物,否则,病原微生物在药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继续繁殖生长,逐渐产生耐药性,有些还会产生变异,增加了今后治疗的难度系数。

    1.6、乱用抗生素和激素

    目前,猪场发病不是单纯的一种或二种病,通常是一起感染几种疾病。因此,在选择治疗药物的过程中,应对症用药,并配以敏感抗生素。有的兽医专业水平不高,不清楚病原体,不同的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果根据个人主观想法随意搭配注射药物,治疗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兽医治疗心切,随意增加用药剂量和抗生素,对其不敏感的病原菌不但不能被消灭,而且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将会增大猪病治疗的难度系数。大剂量使用激素类药物在猪场中也较为常见,任何药物都有其使用的标准剂量,实际生活中,治疗人员常常主观臆断,胡乱搭配或者随意增加用药剂量,这些都会导致治疗无效的结果。

    1.7、疫苗免疫失败

    当天气变化或自身腹泻时,病原微生物特别容易入侵机体内部,进而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免疫能力降低。此时注射疫苗,通常会以失败告终。此外,一些企业为降低投资成本生产质量较差的疫苗、兽医专业水平较低和猪场使用疫苗不规范等都会造成免疫失败,最终感染疾病的时候常常治疗结果无效。

    2、防控策略

    2.1、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

    为避免或者降低猪群发生继发性感染引发各种疾病,在猪幼崽断奶前7d和后7d,在猪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可溶性粉配以七清败毒散粒,防止黄白痢、呼吸道疾病;在母猪生产前7d和后7d内,在猪饲料中添加板青颗粒配盐酸林可霉素和硫酸霉素,防止母猪产前产后感染、无乳综合症。

    2.2、增强饲养管理

    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能大大降低猪群疾病发生概率,节省治疗药物和保健药物的费用支出。长途运输和天气变化等是养猪场中最常见的外在应激源,养猪场全面制定转群计划,最大程度的降低转群、注射疫苗等各种应激源。

    2.3、增强消毒防疫意识

    养猪场应增强消毒防疫意识,定期消毒,最好酸碱消毒剂交替使用,避免病原体的抗药性和产生变异,减少病原侵入猪群。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控制各种传染病,猪群发病后,及时隔离,实时观察,严格控制可疑猪,有效治疗病猪。

    2.4、实时进行免疫监测

    养猪场的检测重点是免疫抑制性疾病和流行性疾病,例如,猪瘟和伪狂犬病等。每年保证对猪群进行2次的病原检测,制定合理的养猪场防疫计划,掌握猪群抗体变化曲线,确定合适的免疫时间,免疫过早,由于母源抗体的干扰造成免疫失败;免疫过晚,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生长,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2.5、规范用药

    选取兽药时依照药物自身特性、作用机理、用途、用药方法、疗程和适用症状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保证合理用药,合理搭配其他药物,严格按照药物疗程进行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药敏试验,结合药敏结果选择适当的药物;如果条件不允许,应该选用猪场内不常使用或者还没有用过的药物。

    3、结语

    我国养猪行业若想持续稳步发展,增强管理能力非常必要,而疾病的防控更需要科学管理。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养猪场应该适当取舍,权衡利弊,对于治疗经费较高、传染性强和危害较大、治疗后经济价值不高、治疗过程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病猪应该放弃治疗,及时处理,避免疾病蔓延。在日常的猪场管理中应该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营养供给,提高主体自身免疫能力,控制卫生,结合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应激源侵入机体,有效控制疾病,增加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审核编辑: 猪猪侠)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