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种粮?警惕人力资源断层

来源:粮油市场报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们筑起了一道道粮安防线,如:18亿亩耕地红线制度,中央、地方专项储备粮制度,产销区足够粮食储备量制度……不一而足。在这诸多防线中,笔者总觉得少了一道线,那就是拥有一定数量和技能的熟练的现代粮食生产者(种植者)。

      社会发展趋势和走向,愈来愈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恰恰农业领域似乎例外,从业者多为70后、60后、50后。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断层、短板。造成这一现象,因素多多。

      比较效益的驱动力 从经济效益角度考量,人们觉得种粮是一个不合算的差事。以水稻为例,从下种到收获归仓,历经平整田地、育苗栽植、施肥灌溉、除草施药、收打归仓等环节,支付农药、种子、肥料和雇工等诸多费用。与农户攀谈可知,现请人插秧一个工200元(还 不算管饭花费),犁耙田100元/亩,机械收割80元/亩,种子、农药、化肥、抽水等200元/亩左右,一亩田直接成本也得700元左右,而一亩田收打稻子一般1000斤上下,按当前市价1.20元/斤,刨去各项成本开销,一亩地净收入也就三四百元。其中几个月的辛勤劳作等间接成本还忽略不计,前提条件还是顺风顺水的正常年景。如若天不作美,遭遇孬年景,很可能半年辛苦白忙活。趋利避害,择优向上,两利相较取其重。不愿种田、不愿待在农村,外出从业打拼,自然成为年轻人之流向与选项。

      抗御风险的弱质力 相比其他行业,农业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脆弱性依然客观存在和显现,从根本上改观尚需时日。在现有科技条件下,农作物的种植、生长、丰产丰收,从根本上还依然取决于自然条件,此其一。其二,农作物生产种植还有一个漫长的自然生长周期,市场却是瞬息万变,稍纵即逝。农作物的生长期往往赶不上市场变化的 节拍。虽说订单农业可化解这一风险,但其涵盖范围与力度毕竟有限。这也是现实生活中“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或“谷贱伤农”“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等现象频现之因。从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和市场变化的适应性、耐力性来看,农业生产的弱质性特点可见一斑。

      城市化、工业化的助推力 随着产业中西部转移对接,劳动力流向也趋向多元化、多样化,东南西北中,范围更广更深。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经过数年摸爬滚打,或华丽转身,步入白领,或成功创业,晋升老板,或小有积蓄,行囊渐鼓,不管何种类型的,最终的生活走向与归宿是:一、二、三线城市买房置业、结婚成家,脱离农村、农业、农民,融入城市,转换为市民。农村留守的自然就是老弱病残妇等“弱势”群体。

      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弱质化,与农业生产本身的内在特点和要求不相匹配,也带来诸多影响:粗放经营,田地拣“好”的种,“差”的撂荒抛荒;长期实践积累的耕作经验和技术传承后继乏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迟缓;劳动生产效率低下等。

      农业机械化日趋普及和推广,客观上减轻了劳动强度,但机械也只是生产工具,还需人力操作发挥作用。再者,并非所有地方适合机械化作业。现实是,一方面,农业生产离不开足够量劳动力;另一方面,劳动力持续弱化和不足,且这一态势还在持续着。

      经济学告诉我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三要素中,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自然条件是不可抗拒,耕地面积有底线把控,农业科技日渐普及,惠农政策频频出台,恰恰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没引起应有重视,成为盲点和短板。若干年后,谁来种粮,不能不引起重视,培养造就一定数量与质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应该是一道防线与保障。


    (审核编辑: 钱涛)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