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5年影响生猪行业的十大事件

供稿:李洁

点击:

A+A-

相关行业: 生猪

关键词:

    我要投稿

      1、 金锣收购“黑蹄猪”事件


      重要等级:★★★★★


      2015年3月18日,央视《焦点访谈》曝光生猪检疫监管漏洞,在河北、山东部分地区,检疫监管流于形式,甚至在检疫票据猫腻,其间有疑似口蹄疫病猪流入山东德州金锣。


      事件被报道后,最先反映并采取行动的是动物卫生检疫部门,严格检查病猪、康复猪情况,不给此类猪盖章发证,导致部分达到出栏日龄的猪无法出栏上市。其次,大型屠宰企业也加强检查,停收存在安全隐患的猪,只收健康的好猪。这导致市场上可出栏、能出栏的猪数量大幅下降,屠宰企业不得不连日上调收购价。


      自3月18日金锣收购“黑蹄猪”事件后,猪价进入持续上涨通道,5月10日涨破14元/公斤大关,意味着生猪市场基本告别亏损;6月30日突破16元/公斤,则意味着养猪人丰收季节的到来;7月7日突破17元/公斤,带来的不再仅仅是喜悦,而开始点燃生猪市场久违的激情;7月31日突破18元/公斤,激情演变为了疯狂,关心猪价、预测猪价的业内和业外的人士陡然增多,猪价再次成为社会的焦点;在18元/公斤以上保持了40天后,9月10日跌破18元/公斤。


      2、 福建病死猪事件,生猪检验检疫加强


      重要等级:★★★


      4月初,媒体公布了两起非法收购病死猪肉的案件。犯罪分子加工病死猪肉贩卖到各地,牟利数千万元。目前这些不法者已锒铛入狱。


      福建发生病死猪肉事件发生后,并被各大媒体报道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这也再次的将相关的主管责任部门地方动物卫生检验检疫和屠宰企业推向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位置,这是继3月18日金锣黑蹄猪事件后,一个月内第二次发生类似事件。而福建病死猪肉事件的后续处理及其对市场的影响也基本翻版了金锣事件,短期内加强生猪检验检疫和对屠宰企业的检查,导致可出栏的生猪减少,对猪价有助推作用。但福建病死猪事件和金锣黑蹄猪事件相比,对终端消费的打击更大。因此其对猪价的助推作用得到了消减。


      3、 “僵尸肉”引社会关注,海关加大查处力度


      重要等级:★★


      “70后”猪蹄、“80后”鸡翅……有的比一些年轻人年纪还大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宵夜摊、餐厅。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严重过期,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品后居然摇身一变成为“卖相”极佳的“美味佳肴”,威胁着百姓的食品安全。


      6月份,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成功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初步估计全案涉及走私冻品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包括冻鸡翅、冻牛肉、冻牛猪副产品等10万余吨。


      4、 9月猪价分水岭现象连续第3年出现


      重要等级:★★★★


      9月10日猪价跌破18元/公斤,之后一路下滑至11月20日左右至16元/公斤上方附近,70天下跌了12.8%。

      自2013年开始,连续三年出现5-8月份上涨、9-11月下跌的淡旺季猪价倒挂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冬春季仔猪成活率低导致5-8月份出栏肥猪少,夏秋季仔猪成活率高导致9月份后肥猪出栏量大。


      5、 11月中旬,全国大面积降温降雪天气


      重要等级:★★★


      2015年11月9日,从北到南的降温已经让部分地区猪价出现回升,至11月中旬,北方普降大雪,更是加剧了屠宰企业的收购难度,助推猪市正是吹响反攻号角,至2015年12月31日,生猪均价涨至16.69元/公斤的价格、较高的养殖盈利水平圆满地结束了2015年的生猪行情。


      2015年的中国生猪市场总结一句话概括为:猪市告别最坏的时代、快速进入最好的时代,最佳盈利状态有望持续至2016年底。


      6、 生猪存栏低位,能繁母猪存栏连续28个月持续下滑


      重要等级:★★★★


      根据农业部畜牧业司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2月份全国生猪存栏比去年同期减少9.0%,环比11月减少1.1%,连续两个月环比回落;能繁母猪存栏同、环比分别下跌11.4%和0.7%,连续第28个月持续下滑。


      生猪存栏低位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滑反映出了我国生猪市场供应相对紧张以及产能恢复较缓慢的行业现状,同时,生猪存栏低位,市场猪源紧缺,为2015年生猪价格的大幅度反弹奠定了基础。


      7、 全国约有500万养殖户退出,PSY同比提高6.5%


      重要等级:★★★★


      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介绍了今年畜牧业生产形势。从全年来看,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供给比较充裕;市场消费不旺,畜产品结构性问题有所缓解;“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追求质量效益的氛围正在形成。畜禽生产规模化水平提高较快,全国约有500万养猪户退出,其中主要是中小规模散养户,奶站兼并整合步伐明显加快。疫情平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国平均每头能繁母猪提供出栏肥猪数同比提高6.5%,生产性能有新提升。生猪等畜禽养殖效益实现扭亏为盈,对农牧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受国家加大生猪养殖领域的环保整治要求以及生猪养殖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2015年全国约有500万养猪户退出,这也令生猪产能恢复较为缓慢。


      8、 2015年6月生猪养殖扭亏为盈


      重要等级:★★★★★


      从月度盈利来看,1-5月份处于亏损区域,从1月份开始亏损持续加深,3月份亏损最为严重,之后随着猪价的上涨,亏损持续缩小,并于6月份实现扭亏为盈,7月份便迅速突破150元的机会成本线,达到338元,8月份达到年度盈利最高点428元。之后直至年底12月份,头均盈利长期保持在400元附近,盈利非常稳定且可观。


      9、 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郑州、漯河检察场通过验收,郑州检查站启用


      重要等级:★★★


      2015年8月21日,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郑州、漯河查验场通过国家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验收组验收。9月6日,质检总局致函河南省政府,正式批准河南进口肉类口岸郑州、漯河查验场为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即日起可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口肉类。10月26日,装载3.032吨澳大利亚冰鲜牛肉的华航CI0054航班从澳大利亚飞抵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这是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获批后首次直接进口肉类产品,标志着我国首个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内陆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正式启用。


      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郑州、漯河检察场通过验收,郑州检查站启用,漯河检查站在2016年初也开始启用,将国际市场大批肉类产品运抵河南,这可以极大地提高通关时效,降低进口成本,有利于丰富百姓餐桌,有利于进口肉类产品进入内陆地区。


      10、 3.0版猪价调控预案发布


      重要等级:★★★★★


      2015年10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四部联合发文,对2012年5月份发布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2012年第9号公告)进行了修订。因首版调控预案在2009年1月份发布,故此版调控预案被称为3.0版猪价调控预案。


      3.0版猪价调控预案依然将猪粮比价作为核心指标,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作为辅助指标,将猪粮比价5.5:1和8.8:1作为预警点,低于5.5:1进入防止价格过度下跌调控区域,高于8.5:1进入防止价格过度上涨调控区域。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分别或同时启动发布预警信息、储备吞吐、进口调节等措施。此3.0版猪价调控预案的最大亮点是取消了前两版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补贴政策。


      总结:纵观以上 “十大”事件,都或多或少的从不同方面影响着生猪市场。这其中,有些事件以简单直观的方式影响着猪价,比如金锣收购“黑蹄猪”事件、福建病死猪事件、降温降雪天气、9月猪价分水岭等等;还有些事件贯穿全年的始终,真正决定着猪价的好坏,并且可能还会影响着以后的猪价,比如: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养猪户大量退出市场;另外还有一些事件,更多的是影响着养猪人的心态,比如:2015年6月生猪养殖扭亏为盈;更有一些事件,通过影响猪肉进口或者收储、放储的方式,可能会在今后的某一时间段内影响着生猪市场行情。当然,不管以上事件通过何种方式对生猪市场产生影响,都值得并且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若能为广大养猪人在今后预测猪价或者决策时提供参考则最好不过了。


      对于广大养猪人来说,2015年生猪养殖走出亏损,进入了最好的时代,并且综合考虑影响生猪行情的多方面因素,搜猪网认为,生猪市场良好的盈利状态有望保持到2016年底。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说:“假如2013年、2014年是生猪市场历史上“最坏的时代”,那么2015年8月-2016年底将有望是“最好的时代”,而现在全体养猪人正处其中。”



    想关阅读:

    搜猪网年报:2014年生猪市场变化及风险预警

    冯永辉深度解读3.0版猪价调控预案

    2016年搜猪网年报发布(白皮书)-2016生猪预警年会



    (审核编辑: 李洁)

      回盛股份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