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场种猪育种工作实践

供稿:刘刘刘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作为猪群繁育体系塔尖的原种场,其职能及作用对于整个体系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其工作也是极其繁重的,育种工作对于原种场的持久、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实践生产中应合理高效开展育种工作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组建专业队伍,树立育种理念
      育种工作的开展与实践生产是密不可分的,而组建专业队伍和正确的育种理念是参与其中的场长、育种主管、技术员、饲养员能够完成各自职责的前提。
      1.1 聘任资深育种专家,本场育种技术指导为美国育种专家Socha博士。
      1.2 场长、育种主管应及时与育种技术员、岗位技术员、饲养员沟通育种工作方面相关的生产、工作情况,并及时做出调整。生产数据是猪群性能的直接体现,如出生重量、出生活仔数、断奶重量、断奶头数等相关数据直接反应育种工作的开展情况。
      2.应合理、严谨地在实践生产操作中开展育种工作
      2.1 收集育种相关数据要贴近生产 可安排与生产数据同时收集如出生重、出生活仔数、断奶重、断奶头数等育种数据,并严谨记录例如母猪的耳号、胎次、出生日期等能够准确将收集的数据对应到个体母猪,正确反应母猪本胎次成绩及繁殖性能。
      2.2 收集育种相关数据的环节,应尽量简捷 如断奶转群时测定断奶重,而不测定21日龄体重。保育猪转群时测定77日龄重量,保育期间不再测定体重。育成阶段在保证测定头数规模前提下非种猪不测定。
      2.3 严谨的记录数据内容 配怀舍数据收集包括发情配种记录。建立发情配种档案,尤其是对首次发情日龄和原种猪场种猪育种工作实践才永娟 贺佳伟 黄如渠湛江广垦沃而多原种猪有限公司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的记录。以及配种明细记录。要求准确无遗漏及时输入育种软件中,以保证后代血统无误。分娩舍数据收集包括母猪产仔记录。记录好总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弱仔、畸形、死胎、木乃伊和预产期与实际产仔时间的间隔。仔猪个体出生及生长情况。仔猪出生重、断奶重、断奶个体重,并计算出生窝重、断奶窝重、母猪的哺乳率。保育舍数据收集77天左右下床的个体重,并计算在保育期间的个体生长速度和批次料肉比。测定舍数据收集被测定猪的生长速度、达100千克体重的背膘厚、批次料肉比,有条件的猪场可用生长自动测定器进行测定,在此阶段还要收集一些遗传缺陷,并追踪其血统及时进行选配计划的调整,有遗传缺陷个体的全同胞不做留种对象考虑。
      2.4 固定采集数据人员、测定人员及用于测定的设备(包括电子磅称背膘仪等)。
      3.建立完善的种猪选育制度
      3.1 确定育种选育方向 根据品种制定明确选育侧重,杜洛克将猪达到100千克时的日龄和背膘厚度及EBV父系指数作为首选依据注重个体成绩。大白长白侧重繁殖性能的成绩、EBV母系指数为首选,从大群成绩整体考虑选留。设计父系指数的目的是选择终端父本所需的品种或品系,将其日龄和背膘厚度估计育种值综合在一起选种。设计母系指数的目的是选择商品生产的母系品种或品系,将其窝产仔数 (NB) 、日龄 (AGE) 和背膘厚度 (FAT) 等性状的估计育种值综合在一起选种。指数中的经济加权系数以性状的经济加权 ($) 和估计育种值的标准差为基础,指数的均数为100,标准差是 25,约克夏、长白猪、洛克猪种的父系和母系综合选择指数见表1-1。

      3.2 建立育种核心群
      3.2.1 规模化原种猪场一般种猪群年更新比率为30%左右,通常是在2胎~5胎的原种群中挑选同窝仔数多,且无遗传疾患、体型外貌符合要求并生长速度快的留做后备种猪进行补充。
      3.2.2 组建育种核心群。首先对现存种猪群的血缘进行分析,将生产性能相对较低或头数较少的血缘转入扩繁群;其次对已有繁殖及生长性能等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生产性能的高低或选择指数进行排队,在保证血缘的情况下,将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体型外貌符合品种要求的种猪选入联合育种核心群。
      3.2.3 育种核心群的数量要根据本场原种猪的规模选择1/3~1/4的猪群(一般不少于50头)组成核心群。核心群内公母猪比例维持在1∶5,以保证公猪数量和质量。
      3.2.4 对测定数据不全的群体,拟先根据血缘、体型外貌及繁殖记录等进行组建基础群,然后按核心群管理方法进行配种、繁殖记录及后代生长性能测定,最后依据测定成绩评估排序,在保证血缘的情况下按要求组建新一代核心群。核心群与扩繁群的管理核心群选育采取一年一世代,新的核心群组建后,上一世代的核心群种猪除去淘汰部分性能较差的外,其余的将转入扩繁群,补充扩繁群的淘汰更新。目前核心群选育均采用“闭锁-开放”相结合的管理方法,一是允许世代交替,即对核心群中性能表现特别好的种猪,允许再留至下一世代,与后代一起共同组成新的核心群,更叠比例不超过25%。二是允许导入外血,在核心群近交增量过大或有优秀外血情况下,适当引入外来血缘,丰富核心群遗传资源。
      3.3 采用有效简洁选留后备猪方法及阶段性选留对后备猪选育意义重大 哺乳阶段对公猪阉割率应有明确的数值前提保证测定数量规模,挑选30日龄断奶重8-8.5千克以上公猪留下,并对出生重在1.8-2.0千克个体进行跟踪。保育阶段侧重本胎次母系指数优秀的后代进行跟踪并记录77日龄转群重成绩优秀个体的耳号(37千克以上)。对于猪群100千克测定时应根据终端指数、母系指数、校正达到100千克的日龄、背膘厚度以及之前的转群体重,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按比例选留后备公母猪,所有选留对象都必须经过测定,并运用育种软件计算综合指数,指数越高说明进展越快,指数在100以上才可作为选留对象,且同窝数不能太少,全同胞中没有遗传缺陷性状并且一定要结合现场根据本品种外貌特点对体型的进行评分育种主管场长应对决定最终选留数量及个体,具体步骤如下:
      3.3.1 测定初生重。现在进口杜洛克初生重为1.7千克(初产)和1.8千克(经产)最新培育的杜洛克初生重2.0-2.5千克也不稀罕。初生重大是向体大快长方向育种的必然结果。优秀的种公猪的后代的初生重往往落在1.8-2.5千克之间。
      3.3.2 28日龄初选。28日龄断奶重在8.0-11.0千克,身高体长无单睾、隐睾,毛色符合本品种特点:金黄-大红-棕红-棕-深棕(接近黑色,此毛色在初生时带条壮斑纹)都属正常。
      3.3.3 77日龄选种。选择77日龄个体重在37千克以上的个体,骨架高大,身材修长伸展而无厚重之感。将有疝气、包皮过大、耳血肿、蹄匣过长、两蹄叶大小不一、母猪阴户异常的个体淘汰。
      3.3.4 5月龄测试成绩。生长猪5月龄时测定其背膘、眼肌深度、体重,通过Herdsman软件得到其终端指数成绩并参考其背膘(9-11毫米)、眼肌深度(50-60毫米) 、28日龄个体重、77日龄个体重、达到100千克的日龄结合外观评定,此时的后备公猪应具有的外部特点是:身高体长、背阔肉厚、深胸圆肋、四肢宛如立柱四蹄蹋地有力,眼大额阔、鼻直口宽、一对下垂小耳、精神充沛泡沫满口,雄狮般的气宇轩昂、稳重矫健无与伦比。后备母猪眼大有神、口鼻清秀、脸腮圆润而不臃肿、颈清秀而不单薄、腰身修长有力而不下塌、腹线紧收排列7对奶头整齐,臀宽而丰满阴户大而下垂、四肢有力步态轻盈。
      经过近3年的不断选育,我场猪群生产性能有了显着提高,2009年6月,经农业部种猪测定中心(广州)测定,杜洛克公猪(耳号180)生长性能指数达126.81、30~100千克饲料报酬为2.08,综合指数128.1获得本届测定种猪第一名;2010年12月,在广东省秋季种猪拍卖会上我场大白公猪(耳号330)饲料报酬为2.15、综合指数134.05获得第二名,充分显现了我场种猪选育取得的成果。
      3.4 坚持核心群更新工作可加快遗传进展 核心群公猪每年50%更新率,母猪群根据情况25%-30%更新率,首先对病残生产性能下降以及无效生产日期超过20天的母猪进行淘汰,另外根据本场群体终端指数、母系指数成绩水平对公猪、母猪进行淘汰。
      3.5 针对育种工作种猪选育反面开展奖罚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考核体制将配种工作、育种工作、管理工作与劳动收入挂钩的合理奖惩制度,具体如数据的采集的准确性及阉割的公猪体型鉴别能力、测定种猪的熟练度及种猪等级鉴别等,制定细致奖罚方案,在原种猪场突出育种目标的实现。

    (审核编辑: 猪猪侠)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