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手机报:猪肉需求略升抵不过压栏 8月底猪价或稳定

供稿:刘君

点击:

A+A-

相关行业:

关键词:

    我要投稿

      【要点导读】

      > 26日:猪肉需求略升抵不过压栏 8月底猪价或稳定

      > 网友: 节前猪价稳定,节后或有震荡

      > 猪价:中秋节猪价破“8”或成奢望

      > 解读:养猪行业如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 要闻:雏鹰农牧:刚从“坑”里爬出 董事长迫不及待玩波段为哪般

      > 要闻:双汇月增千店计划曝光 猛攻低温产品市场

      (第三帧:)

      > 26日:猪肉需求略升抵不过压栏 8月底猪价或稳定

      -------------

      猪价形势:全国出栏瘦肉型生猪价格均价至15.11元/公斤,较去年同期15.72元/公斤跌3.88%;猪肉价格至22.25元/公斤,较去年同期24.25元/公斤跌8.25%;三元仔猪均价26.58元/公斤,同比跌21.36%;母猪均价1573元/头,同比跌9.67%。

      部分地区出栏瘦肉型猪价格(单位:元/斤)

      黑龙江 7.2

      吉林 7.3

      辽宁 7.3

      河北 7.5

      河南 7.5

      山东 7.3

      陕西 7.6

      山西 7.5

      甘肃 8.0

      上海 7.9

      江西 7.9

      安徽 7.7

      江苏 7.4

      湖北 7.5

      湖南 7.8

      浙江 7.9

      福建 7.8

      广东 7.8

      广西 7.6

      四川 7.6

      重庆 7.2

      海南 8.4

      养猪盈利:全国猪料比价为4.44:1,猪粮比价5.47:1,同比分别跌6.99%、16.42%。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至13元/头。

      饲料成本:全国玉米、小麦麸、配合料价分别为2.76元/公斤、1.99元/公斤、3.40元/公斤左右。养殖户拿到豆粕零售价3.95元/公斤,玉米、配合料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5.00%、3.34%。

      流通屠宰:全国“肉-猪”平均价差7.14元/公斤,同比跌16.30%。

      soozhu观点:今日全国生猪均价14.65元/公斤,较昨日跌0.07元/公斤,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15.11元/公斤,较昨日跌0.05元/公斤。今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呈现下调态势,辽宁、福建、广西等地区猪价下调0.1-0.2元/斤,大部分地区稳定。近几日一些地区猪价出现的小幅回调现象,让养殖户感到压力。7月份猪价快速上涨,养殖户压栏,天气渐凉,猪肉需求虽略有回升,但抵不过压栏导致的供应增加,8月底的猪价或因此维持稳定或局部下调局面。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操作,风险自担。

      > 更多地区数据,请登录搜猪网加入预警系统查看。

      ((第四帧:)-------------------------------------------------------------------------------

      (第五帧:)-------------------------------------------------------------------------------

      【soozhu新闻及观察】

      > 网友:节前猪价稳定,节后或有震荡

      -------------------

      自然:鉴于近期大家发现局部地区猪价在下降,有说屠宰企业有些压价的行为,这边分析说可能性不大,猪肉需求是略有回升,但是由于前期压栏积压了一批猪,整体趋势是会涨不动跌不下去,估计会在3毛左右。大家也不要指望节前能涨很多,需求就在那里。节前猪价稳定,节后或有震荡。

      戒:昨日与部分散户交流得知,他们疯狂补栏导致三元小猪达到500元头,买不到三元的就抢购土猪,土猪从70元头立马涨到200元左右,都想赌一把年前的猪价,希望年前的猪价不会让他们失望。

      兴发:受消费水平客观制约,中秋节前很可能达不到多数人的心理预期八元,那么压栏将成为很多养殖户的选择。因为前期亏损严重,加上玉米价格窜高,眼看着十一又到,能坚持的必将坚持。中秋过后一个星期内将是养殖户的观望期,这一阶段或会有价格上涨的可能,但因离十一太近了价格刚一上涨后将是出栏高峰期。在出栏高峰期猪价不会高价位运行。换句话说:如果中秋节前达不到八元,那么十一前不可能出现今年的高价。

      > 更多网友观点,请登录搜猪网微论坛查看,或将您的观点编辑短信发送到:客服手机号(13381192001)。若您的观点被刊登在次日手机报中,您将获得50个搜猪币(可兑换礼品)。

      >猪价:中秋节猪价破“8”或成奢望

      ------------------------

      当前不管是网络上还是业内人士之间的沟通中,大家都认为中秋节前的猪价会上涨到8元/斤,都在呼吁“破8”有希望、有前景,当然这也是养猪人的共同愿望,但是近日的猪价看起来好像不如人愿。今日搜猪网数据监测系统显示,全国生猪均价14.65元/公斤,较昨日跌0.07元/公斤,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15.11元/公斤,较昨日跌0.05元/公斤。生猪价格开始呈现下滑趋势,我们了解到辽宁、福建、广西等地区猪价已经下调0.1-0.2元/斤,不少地区猪价是连续几天稳定,或者3-5天猪价略微下调0.1元/斤。猪价的下调让养殖户感受到彷徨失措,心存担忧。

      猪肉需求回升

      有些人认为,各大院校将陆续开学,并且中秋节即将到来,节日临近猪价或将破“8”。从需求这方面来说,各大院校陆续开学,学生食堂和周边小吃店的猪肉储备或采购量将增加。应中秋节日效应,餐饮行业的聚餐订单将增多,家庭猪肉采购也将增加。教师节宴请老师或多或少也将增加猪肉需求。由此可见,猪肉消费量是正在逐渐回升的,这对猪市是肯定性的利好。从需求这方面看,短期内猪肉需求是正在回升的。单从猪肉消费量这方面看,能决定猪价吗?当然不是。

      生猪供应也增加

      决定猪价的另一主要因素还有生猪供应。从生猪供应量看,7月份生猪价格快速回升,收猪人收猪活动困难,一方面是猪源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养殖户压栏所致。养殖户都希望猪能卖上好价钱,7月份压栏导致8月份生猪供应增加。到了8月份,养殖户就盼望中秋节前出栏,业内人士大部分看好中秋节前猪价,咨询猪价走势的养猪人士也增多了起来。

      供应和需求对决

      生猪供应量也在增加,猪肉需求也在增加,这两方面的对决到底谁胜谁负。这两方面来说,生猪供应量是变数比较大的。天气渐凉,猪肉需求增加,节日效应在短期内使得消费量有所增加,但始终来说,猪肉需求的增加是缓慢回升的。生猪供应量则是人为因素较多,节前猪价会掉的心理阴影使得大部分养殖户选择在8月底出售,一些养殖户卖猪供孩子上学的学费用等等原因。

      中秋节前猪价能破“8”吗?

      生猪需求抵不过供应短期内增加的幅度,后市猪价平稳或局部震荡的可能较大。中秋节破“8”成为了焦点。目前,据搜猪网数据监测系统显示,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15.11元/公斤,均价不到7.6元/斤,部分地区猪价距离8元/斤差0.1-0.3元/斤,一些地区如上海、海南地区,还有浙江、湖南等局部地区猪价已经达到8元/斤。本网认为,局部地区猪价或可能在8元/斤上,但到“8”的地区数量稀少,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难以破“8”,破“8”尚需时间。

      >解读:养猪行业如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

      为了探讨如何有效应对“猪周期”,促进全县养猪业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县物价局近期组织价格成本调查和监测人员,深入柏祥、中洲、筻口等乡镇10个农调户(大规模户1个、中规模户3个、小规模户6个),县城定点屠宰场以及县畜牧、统计等部门,对全县今年上半年生猪发展和养殖成本收益等情况进行了调研。情况表明,生猪存栏、出栏头数及平均重量增加,养殖成本刚性上升,收购价格持续走低,养殖亏损同比翻番。

      一、情况综述

      (一)存栏、出栏头数及平均重量增加

      今年6月底,全县生猪存栏81.02万头,比去年12月底存栏80.62万头、去年6月底存栏80。86万头,分别增幅为0.5%和0.2%。今年1—6月,全县共出栏生猪75.26万头,比去年同期出栏73万头,增幅为3.1﹪。所调查的9个中、小规模户:6月底存栏1117头,同比存栏610头,增幅为83%;今年1——6月该9户共出栏510头,同比出栏360头,增幅为41.7﹪。一个大规模户:6月底存栏9878头,同比存栏9905头,减幅为0.3%;今年1——6月出栏9920头,同比出栏9835头,增幅为0.9﹪。今年受市场供大于求的影响,部分猪贩和屠宰商纷纷提高了收购门槛,不仅挑品质好的收,还对低于110公斤,甚至对低于125公斤的猪都不收,使肥猪出栏重量平均增加4.3﹪。

      (二)养殖成本刚性上升

      此次调查的三种类型养殖户:小规模平均每头总成本1897.27元,比去年同期1816.91元,上升了80.36元,升幅4.4﹪;中规模平均每头总成本1861.24元,比去年同期1742.77元,上升了118.47元,升幅6.8﹪;大规模平均每头总成本1711.39元,比去年同期1626元,上升了85.39元,升幅5.3﹪。造成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饲料的主要成份玉米、豆粕价格上涨,以及部份饲料价格上涨。现玉米2800元/吨、豆粕4000元/吨,比去年同期玉米2700元/吨,豆粕3850元/吨,分别上涨了3.7﹪、3.9﹪。“洪育”饲料3500元/吨,比去年同期3300元/吨,上涨了6.1﹪。二是人工成本继续上涨。目前农村大部分劳力外出打工,造成农村劳力紧张,雇佣养猪人员工资急剧上升。按成本调查规定的劳动日工价,由去年的80元∕天调为今年的90元∕天,仅上调12.5%,与实际用工工资上涨幅度相差较大。三是由于收购门槛的提高,即肥猪出栏平均重量的提高,直接增加了饲养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饲养成本。

      (三)收购价格持续走低

      根据生猪定点价格监测数据,全县上半年生猪收购价格逐月与去年同期对比情况,详见《附表》中“序号”为“(1)、(2)、(3)”行所列数据。附表:

      2014年1——6月全县生猪(良种)收购价、猪肉(精瘦肉)零售价及销售环节购销差价、差率分别与2013年同期对比表

      今年1月至6月平均出栏价格每500克5.93元,比去年同期平均7.05元,下跌了15.9%。今年上半年6个月中:价格最低的4月5.07元,比去年4月的6.10元(恰好也是去年最低价格),下跌了16.9%;价格最高点是5月的6.63元,与去年5月的6.67元相接近,但比去年上半年价格最高的1月8.63元,下跌了23.2%。造成今年来猪价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供大于求。随着去年下半年猪价回升,养殖户普遍积极补栏,特别是中、大规模养殖户一批批兴起,造成去年底至今年1——2月集中出栏,供应量大增。加之,今年大型加工企业进口猪肉,国家收储库存投放市场,又进一步增加了供应量。然而,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使猪肉集中采购大幅减少,酒店、餐饮行业需求萎缩。再说,家庭消费,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居民食肉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食用低脂肪的家畜、家禽、水产、野生动物所占比重在上升,食用猪肉所占比重正大幅下降。再加上,猪贩提高收购门槛,市场猪肉零售价居高难下,影响生猪正常销售,使本已低迷的猪市“雪上加霜”。

      (四)养殖亏损同比翻番

      今上半年,大规模户平均每头亏损342.89元,比去年同期亏损180元,增加亏损额163元,增大亏损幅度90.6%;中规模户平均每头亏损256.34元,比去年同期亏损122.44元,增加亏损额133.9元,增大亏损幅度109.4%;小规模户平均亏损443.72元,比去年同期亏损220.08元,增加亏损额223.64元,增加亏损幅度101.6%。三种规模户亏损的额度和幅度,综合平均比上年同期基本上都翻了一番。

      二、问题分析

      (一)市场风险加剧。从1985年国家取消生猪派购,放开市场以来,生猪价格一直出现了明显的周期性波动。按照猪价从最低点到最高点为一个周期,已经历了八个大的周期性波动。分别是1985——1991年、1991——1996年、1996——2000年、2000——2003年、2003——2006年、2006——2009年、2009——2012年、2012年至今。上世纪,周期较长,一般延续5——8年,本世纪呈现周期缩短趋势,为3——4年一个周期。从波峰看,1985、1988、1995、1997、2001、2004、2007、2011年为高效益年。此轮周期从2012年进入低谷至今,猪价一直在下降通道运行,就在市场预期价格底部已基本确立的时候,生猪价格又出现反复。有人说,猪行现在越来越没有规律性。又比如,每年一般5——6月猪价较低,10月较高,春节后有一个上涨期。但人们都没意识到2013年和2014年春节后,猪价下跌更多。岳阳县去年上半年与今年上半年猪价下跌的情况,正是这种出乎预期的反映。自去年上半年平均出栏价跌至7.05元∕500克,猪粮比价为5.21:1,处于“黄色预警区域”,到今年上半年平均出栏价进一步跌至5.93元∕500克,猪粮比价为4.43:1,一直跌入“红色预警区域”。胜奇畜牧有限公司养殖场长杨洋反映,他从事养猪业十多年,也多次遇到过猪价下跌的情况,但像这次持续时间之长,下跌幅度之大,还是头一次遇到,并且下跌的态势还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像他这样规模的养殖场,生猪每50公斤主产品生产成本达740多元,每出栏一头肥猪平均亏损340多元,市场风险太大了。

      (二)成本刚性难控。今年上半年玉米、豆粕价格,“洪育”饲料价格如前所述,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而玉米价格2800元∕吨,相比今年初的2560元∕吨,累计上涨9.4%。加之农村劳力紧缺,人工成本大幅上升,再加上成品油价格上涨(今6月底0#柴油比去年同期每升提高0.42元,97#、93#汽油,通过油品升级和自然调整,累计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63元、0.60元),使得生猪和饲料运输成本相应增加。特别是当前规模化养殖,对环境治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治污成本上升。此外,还有土地流转等成本费用呈刚性攀升,确实难以控制其强劲上涨的势头。

      (三)“中间笑、两头叫”。这句话比较形象说明了当前“猪市不顺”的情形。猪肉销售者(中间环节)连接着生猪生产者(养殖户)和消费者(居民)。目前的问题是:中间环节差价过大,收益较多,所以称“中间笑”。而生产环节出现了严重的“猪贱伤农”,消费环节出现“肉贵伤民”,这两头叫苦连天,所以称“两头叫”。“猪贱伤农”的问题,前面我们已作了分析,下面再分析“肉贵伤民”问题。这里所说的“肉贵伤民”,不是说今年肉价绝对高于去年,而是说,在今年猪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居民没有真正感受到市场肉价随猪价下跌而相应下跌的实惠。

      1、肉价跌幅明显小于猪价跌幅。今年1——6月平均肉价,对比去年同期平均肉价跌幅仅5.7%,而今年1——6月生猪平均猪价,对比去年同期平均猪价下跌了15.9%,其肉价下跌幅度小于猪价下跌幅度10.2个百分点。

      2、销售环节购销差价(差率)大幅上升。销售环节购销差价(差率),即:猪肉零售价格与生猪收购价的差价(差率)[以下简称:“购销差价或购销差率”]。2014年1——6月销售环节购销差价(差率)与去年同期对比情况详见《附表》中“序号”为“(7)”至“(12)”行所列数据。其中:2014年1——6月平均购销差价5.19元,购销差率87.5%,对比2013年同期购销差价4.74元,购销差率67.2%,其购销差价上升了0.45元,购销差率上升(扩大)了20.3个百分点。

      3、县城生猪屠宰交易:猪贩、屠商利益空间较大。岳阳县城关镇仅有一农定点屠宰场(机械化),是隶属县商务局管理的公有制企业。目前的运营模式,主要是实行“四统一”:统一提供代宰加工服务,统一屠宰检疫,统一瘦肉精检测,统一收取屠宰环节规定的税费。近两年,年屠宰量2万多头,今年1——6月共屠宰10660头,比去年同期10400头,增长2.5%。统一收取的税费,从2013年9月1日起,每头税费由57元调为56元。其中:地税16元、检疫费4元、瘦肉精检测1元、屠宰加工服务费32元、屠宰管理费3元。当前,生猪屠宰交易主要运营方式和过程是:猪贩收购生猪并运送到定点屠宰场的猪栏寄存→猪贩与屠商在猪宰杀前,到屠宰场猪栏,按每头猪的质量面议白条肉批发价→屠宰场在早上3点半上班杀猪→猪贩与屠商交易结算时,猪头不计秤归猪贩所有,猪内脏和脚不计秤归屠商所有→屠宰场向猪贩收取规定的税费→屠商将批到的白条肉和付产品运到市场摊位零售。下面再看调查时点5月26日,屠宰场猪贩与屠商交易一头毛重100公斤生猪的经营情况:当时,生猪平均收购价每公斤13元,议定白条肉批发价每公斤21元,生猪出肉率按70%计算,得白条肉重70公斤。市场猪肉平均零售价每公斤24元。另外:猪头计25元、内脏计130元(肚子40元、大肠30元、肝、舌、心等60元)、猪脚140元。

      猪贩出售一头猪获纯收入=白条肉批发值+猪头值——收购成本值——统收税费=70公斤*21元/公斤+25元——(100公斤*13元/公斤+运杂费30元)——56元=1470+25——1330——56=109(元)

      屠商销售一头猪获纯收入=白条肉零售值+付产品值——批发值——摊位等杂费=70公斤*24元/公斤+130元+140元——1470元——50元=430(元)

      以上说明:今年上半年农户因猪价持续大幅下跌,每出栏一头猪亏损三四百元,而市场肉价却维持小幅下跌,猪贩和屠商每销售一头猪,合计稳赚五百元以上。

      三、对策建议

      (一)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但仍需完善必要的政府调控。近几年国家对生猪养殖业扶持力度加大,养殖规模由最初散户为主,发展成规模养殖为主;养殖户也由单纯的农民,发展成城乡多元投资人。养殖户跟风暴增,导致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局面,这只能通过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自由竞争,优胜劣汰,逐步实现供求平衡。此时,政府切不可鼓励新上规模,逆向干预市场。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引导市场主体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和科技创新,着力提升标准化、生态化养殖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今后,政府决策部门一方面应准确做出预测,把握好收储时机,制定灵活实效的收储预案,准确综合研判气象、畜牧、统计、价格等部门有关数据,及时发现市场苗头性和趋向性问题,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避免价格跌入谷底后再实施低效性收储操作。另一方面,国家不能单一地依靠收储来调控市场,还应在提升国内生猪品质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国内深加企业需求,并适当控制进口,努力拓展出口,促使生猪养殖业良性循环发展。

      (二)加强各部门职能联动,创新市场化服务体制机制。建议财政、商务、畜牧、统计、银信、物价、环保、宣传等部门,既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又要整体联动,为促进养猪业良性发展创新市场化服务体制机制。1、政策和舆论导向服务。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调出大县奖励,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生猪保险、生猪良种补贴等政策的同时,加大宣传引导,稳定生产。有关部门既要指导养殖户保持能繁母猪数量,防止恐慌性宰杀,又要引导他们合理调整生产结构,充分利用价格低迷时期,淘汰劣种母猪,更换优质猪种,优化猪群结构。同时,还要防止养殖户认为大跌必大涨,短期盲目扩张规模,导致恶性循环。2、市场信息化服务。畜牧部门要坚持和完善养殖信息发布制度,准确及时发布存栏、出栏、外销量等数据信息和生产发展预测预警信息。商务部门加大屠宰企业白条肉批发(出厂)价格、市场零售价、定点屠宰量,病害、死猪无害化处理等信息。物价部门适时发布生猪生产成本收益、生猪及仔猪价格、玉米批发价格、生猪购销价格预测预警等信息。3、养殖技术和防疫病技术服务。畜牧部门组织专业技术力量下乡下点,加大养殖技术和防疫病技术知识培训、加强现场指导,加强责任分片包干和防治绩效奖罚机制。4、市场监管服务。商务、物价、工商、技监、环保等部门要加强定点屠宰行业管理,生产环保治理和市场管理。重点打击垄断市场、垄断价格、欺行霸市,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饲料,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生猪防治病药品,打击销售病死猪等行为,清理整顿生猪定点屠宰、生猪流通环节税费和生猪进销差率。设置适当的生产环保门槛,并加强生产环境治理监督检查,关停限期整治仍不能达标的养殖场,创造良好的生产、流通、消费环境。5、疏理融资渠道服务。加快建立生猪养殖信用担保和养殖业发展风险防范机制。建议适当降低养殖户抵押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同时应积极探索试行生猪养殖发展风险基金制度,尽可能帮助养殖户畅通融资渠道,渡过难关。

      (三)科学控制成本,提升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水平。控制成本决不是简单直接的减少成本,而是在科学合理的必要投入下,通过实现高、优产出,从根本上控制或降低成本。1、从调查户看,大、中规模户生猪养殖成本明显低于小规模户和散养户,所以走适度规模化养殖之路,是节约成本的途径之一。2、在选择饲料上,并不是价格越低越好,而是注重合理的性价比,主要在饲料功效上,环保安全上见高低,从而体现成本控制的程度。3、对有实力的养殖户,推广搭建“农超对接”“农贸对接”,实现养殖户自繁、自养、自销“一条龙”生产经营,减少中间环节,从总体上节约成本,提高利润空间。4、发展生态养殖模式。根据地形区位条件,发展“猪——沼——果(菜、粮)”“猪——沼——渔”等种养综合利用模式,循环利用资源,自然改善生态环境,自行防控疫病,提高整体效益。5、打造特色品牌。保持养猪业长期稳步发展的源动力,关键在于质量的提升与成本的控制。要提升质量,必然要付出更多的成本。通过付出更多的必要成本,提升猪肉品质,努力打造优质的地方特色品牌猪肉,以实现优质优价高效。

      (四)深化生猪市场调研,合理调节购销利益分配。1、建议省物价局明确合理调节生猪购销利益的政策。针对当前各地市场猪肉购销差价(差率)比较普遍或不同程度超出正常水平的现实问题,省物价局可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顺价销售,控制毛白差率”政策的规范性文件,即在生猪收购价继续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基础上,暂按市场生猪实际平均收购价,顺加不超过60%(当市场收购价回升到14——16元/公斤时,顺加不超过55%;当收购价回升到16元/公斤以上时,顺加不超过50%)的购销差率(毛白差率)确定市场统装白条肉零售价格;定点屠宰场出厂(批发)价按确定的市场零售价每公斤减2元核定。以合理压缩销售环节非正常收益空间,平抑市场肉价。2、建议县政府明确商务局加强定点屠宰市场的管理,并督促指导定点屠宰场担负起严格执行猪肉“顺价销售”政策,平抑市场肉价的职责。并明确废除当前由猪贩和屠商相互垄断操控猪肉批、零价格的运营方式,改为:定点屠宰场明确一名责任心强的专人,负责对生猪购销的来源、去向、收购价、批发价、零售价,数量、质量等进行详细登记,建立台帐;负责按政策核定批发(出厂)价、统装白肉零售价;并负责每日做好批发(出厂)、零售价格全面公示,向猪贩、屠商做好宣传解释工作。3、建议县政府进一步降低定点屠宰环节的费税标准。一是按省物价局湘价费(2014)28号文件精神,迅速取消屠宰管理费项目(3元/头),二是按省政府湘政发(2008)9号文件关于“继续清理生猪生产和屠宰加工环节的不合理税费”精神,将地税标准降为10元左右,使统收税费每头控制在50元以内,减轻生猪销售环节税费负担。4、县物价局加强生猪“顺价销售,控制毛白差率”政策的宣传、执行的管理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不执行“顺价销售”政策,垄断价格、哄抬价格、短斤少两,牟取暴利等行为,开创良好的市场价格秩序。

      >要闻:雏鹰农牧:刚从“坑”里爬出 董事长迫不及待玩波段为哪般

      ------------------------

      近几个月,猪肉价格快速飙涨,雏鹰农牧再度成为市场明星,近期股价上涨五成,机构造访骤然增多。让投资者不解的是,公司前脚抛出14亿的融资计划,后脚旋即公布大股东不超过5%的减持计划。雏鹰农牧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刚从“坑”里爬出

      董事长迫不及待玩波段

      8月7日,雏鹰农牧披露了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2亿元的定增预案,拟以每股不低于9.28元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6379.31万股,用于公司在吉林省洮南市“年出栏400万头生猪养殖加工一体化项目”的部分养殖场及补充流动资金。

      让人始料不及的是,8月8日,雏鹰农牧控股股东侯建芳宣布,计划自8月6日起的未来半年内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总股本4.8%的股份。

      侯建芳的动作相当迅猛。8月19日,其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共减持公司股份3038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24%(为原定减持比例的68%),减持均价10.45元/股,套现3.17亿元。

      “这是什么套路?一边增发,一边减持。”公司的股东难免犯嘀咕,各路机构对此同样心存疑问。公司最新披露的投资者调研纪要显示,公司高管如此解释减持原因:一是个人资金需求,年初时侯建芳融资认购了公司非公开发行的8000多万股股票,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另外,近几年侯氏家族承诺每年有2000万的慈善捐款,主要依靠公司股权分红来捐赠;第三,侯氏家族自上市以来持股一直都在55%以上,公司股权结构并不理想,也借此机会释放给一些对公司支持的投资者。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私底下公司高管与机构人士交流得更为直白,“侯总之前参与定增,是因为市场在炒作公司圈钱。侯总一怒之下自己拿钱增发,也把自己坑进去了。”这位高管透露,这次减持也是侯建芳想让自己轻松点,他每年支出1亿多,还要慈善捐款。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1月底侯建芳曾动用8.2亿资金,全额认购雏鹰农牧首次定增,认购价为9.54元。以昨日雏鹰农牧11.57元的收盘价来看,侯总早已从“坑”里爬了出来,甚至有20%的浮盈在手。

      生猪产能迅速膨胀

      过剩风险恐压“雏鹰”

      “定增和减持看似矛盾,实际上是在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金证券》记者接触的券商研究员直言。这两年猪肉价格持续低迷,中小规模户(500-5000头)养殖户的资金链已有断裂,而最近两个月中大规模户(5000头以上的大型企业,如雏鹰)同样面临资金紧张问题。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已达到58.96%。

      业内人士分析,按照目前这个架势,公司实际控制人侯建芳不会参与此次定增,雏鹰农牧肯定要寻找外部的“白衣骑士”。“现在比较有利的是,行业有进入景气周期的迹象,而且定增相比现价有两成的折价,对机构投资者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这位研究员称。

      当然,产能也是比较大的“卖点”。据了解,公司2013年生猪销量达到156万头,产能达到300万头。本次定增募投项目新增产能400万头,如果完全达产,则公司产能将比2013年增长133%。另外,今年8月8日,雏鹰农牧还公告,公司拟与北京艾亿新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000万元设立北京雏鹰新融生物资产管理公司(下称新融生物资产),其中公司占注册资本的60%。

      新融生物资产具体干吗?公司方面解释,新融生物资产将为生猪养殖行业产业链内各类企业提供交易平台、中间服务、专家指导、融资安排等服务,最核心的是,这家公司将把河南等地的万头猪场组织起来,为其提供兽药、保险、饲料、资金等多方面支持,公司从中赚取15元-20元/头的托管费用。

      在与机构人士交流时,公司高管透露,“今后几年董事长工作重心会在新融生物资产,计划3-4年达到生猪产能1000万头的规模,2018年公司自养和托管生猪出栏规模各达到1000万头。”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生猪行业将逐渐整合,规模越大、产能越大,更有利于抢占市场份额。同时,未来生猪养殖行业将是微利行业,只有走量才能保证利润。但行业公司摊子铺大了,风险也随之剧增,最为明显的就是产能过剩风险。这将直接导致市场持续低谷、养殖业持续亏损、龙头企业资金出现大窟窿。

      > 要闻:双汇月增千店计划曝光 猛攻低温产品市场

      ------------------------

      双汇集团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会持续实施每个月新增1000个冷鲜肉零售店的计划,并大力推进低温肉制品,未来将取代高温肉制品现在的地位,成为经营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

      双汇发展此前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净赚21.97亿元,同比大增30%。双汇发展上半年实现收入210.43亿元,同比增长3.63%。

      上述人士说,按照高管会议新确定的策略,今年下半年双汇的业绩比上半年会更好。

      冷鲜肉的利润率要远高于冷冻肉

      以雨润食品为例,今年上半年,其冷鲜肉的毛利率为6.4%,冷冻肉的毛利率则为-4.2%。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企业要做大规模,充分利用产能,很有必要加大冷鲜肉的销售占比。相关人士说,生鲜品原来占双汇销售额的比例不大,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所占比例已经接近肉制品。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双汇发展生鲜冻品实现营业收入81.77亿元,超过高温肉制品77.6亿元的营业收入和低温肉制品45.95亿元的营业收入,但与高、低温肉制品的总收入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双汇目前在全国有2万多个销售网点,在超市、大卖场还设有另外约7000个销售点,相关权威人士透露,为了进一步做大规模,今年下半年每个月计划新增1000个销售网点,并持续到明年。

      为了支持生鲜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双汇芜湖、南宁工厂预计今年将投产,另外还在西安、昆明新建工厂,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可以投产。双汇单个新建工厂的年屠宰能力在200万头左右。

      未来双汇的另外一个业务发展重心是低温肉制品

      相关人士说,目前在香港等发达地区,火腿肠一类的高温肉制品几乎绝迹,消费者需要品质更高的培根、切片等低温肉制品。国内低温肉制品此前发展程度有限,主要受制于冷链物流的不配套,销售集中在大中城市,但是现在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低温肉制品可以进一步深入到二三线城市以及更低线的县、市,发展的潜力很大。今年上半年,双汇肉制品业务创利约为16亿元,其中低温肉制品贡献了约5.4亿元,只占三分之一左右。相关人士说,未来,低温和高温肉制品在业绩中所占的比例要调过来,即低温肉制品占三分之二,高温肉制品只占三分之一。

      在低温肉制品的开发上,双汇的一条路线是推出美式热狗、培根、火腿切片等西式低温产品,另一条路线是生产中式的生鲜预制产品,比如配好菜的红烧肉、排骨等。上述相关人士说,国内的餐饮连锁店、机关与学校食堂和餐厅、酒店等对上述低温肉制品有很大的需求,双汇将安排专人对这些渠道进行推广。

      在内部组织架构上,双汇第一次设立了公共营销事务部,其中单设了低温产品推进的部门,希望引导消费潮流,进一步扩大低温肉制品的消费群体。相关人士说,在低温肉制品领域,双汇会与荷尔美、雨润面对面竞争,但是双汇除了做存量,也希望做增量,将整个低温肉制品市场做大。


    (审核编辑: 刘君)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评论)
        加载更多